天天看點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象視汽車

2024-04-10 07:00釋出于廣東汽車領域創作者

上汽出事了,這次出大事了。旗下新能源品牌智己,惹上了汽車圈乃至整個網絡頂流——小米和雷軍。

小米連發三條微網誌,指名道姓強硬地要求道歉。結果上汽智己隻能公開道歉,真是惹得一身臊,被啪啪啪打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1. 惹誰不好偏惹小米

4月8日晚,上汽智己釋出了新車智己L6。

也許因為與小米SU7是直接競品,或者方面想蹭小米汽車的熱度,在L6釋出會上小米意外成了主角。

整場釋出會,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數次提到了“雷總”,暗裡沒少“陰陽”小米SU7,明裡更是直接将其作為對标産品,把L6與SU7在三電、零百加速、底盤以及配置等方面作了全面對比。

但是,在其中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進而引發軒然大波。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智己在釋出會上宣稱,小米SU7 頂配的Max版車型,采用了前IGBT後碳化矽的電驅,而智己L6則采用了前後雙碳化矽電驅。

智己意有所指地暗示,在這方面L6勝過了SU7。

但是,小米汽車産品經理潘曉雯火速對此進行了否認,表示SU7全系全域碳化矽,不僅前後電驅都是碳化矽,就連車載充電機(OBC)和熱管理系統的壓縮機都用了碳化矽。

關鍵參數名額都能搞錯,智己引發了小米強烈的不滿情緒。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2. 智己低頭公開道歉

事情發生之後,小米公司發言人的微網誌上出現一篇長文,指出了智己的錯誤之處,質疑智己“是其專業能力缺失,還是有意造謠抹黑”。

并且,小米要求”智己公司立即公開澄清,并向被其誤導的公衆正式道歉”,

同時,小米還指名道姓地将矛頭直指上汽,表示“上汽集團是中國汽車工業領軍企業,我們非常尊重。智己公司這樣行為,和上汽集團聲譽無法比對,我們作為同行也無法了解”。

顯然,小米方面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随後,智己劉濤發文緻歉,稱“由于産品資訊的調研結果有誤……我誠摯地向小米汽車和大家緻歉”。

對此,小米并不買賬,釋出第二篇長文稱“不接受個人輕描淡寫的非正式道歉”,并“再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公開澄清”。

但仍未等到道歉,小米就釋出了第三篇長文,下了最後通牒,稱“如果得不到智己公司正式公開道歉,我們會采取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4月9日淩晨,智己汽車終于低頭,在其官微上釋出了公開正式的道歉聲明。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3. 上汽惹得一身臊

事實上,自從小米新車上市以來,智己劉濤就多次明裡暗裡“碰瓷”SU7。

例如,劉濤曾公開質疑,小米三年時間就從平台開始造出一台整車,似乎質疑其為何速度這麼快;還有看到SU7上市後巨大流量後,他表示“流量不一定代表真理,真理常常不掌握在流量手中”。

直到這次釋出會,劉濤終于被自己的行為反噬,偷雞不成蝕把米,惹得一身臊。

這個風波,不僅讓他自己以及智己汽車丢臉,而且還對上汽集團的品牌形象,造成很大損失。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其實,劉濤這些操作也無可厚非,很多車企包括小米汽車,都這樣幹過,隻是他沒有把握好尺度,而且犯了低級錯誤,還惹上了不該惹的營銷大師——小米,是以導緻自己被啪啪啪打臉。

劉濤為何三番五次地“碰瓷”小米?

或許是因為銷量太差,希望通過小米擷取流量,提升産品影響力和提振品牌銷量。

從銷量來看,智己這幾年都不溫不火,智己L7、LS7銷量頹靡,智己LS6稍好,但去年智己整體銷量才3.83萬輛,被其他新勢力遠遠甩開。

上汽惹誰不好,偏偏要惹小米雷軍?結果惹得一身臊

的頹勢,也反映出上汽集團在新能源中高端領域的不力現狀。

作為上汽中高端電動“雙子星”的另一個,飛凡汽車的現狀比更加不堪。2022年到2023年,飛凡銷量分别為1.45萬輛、2.15萬輛,今年月銷量更是降至幾百輛。

早前,有媒體報道,飛凡汽車本部預計将裁員70%,剩下的員工也要面臨降薪。而且,“輕資産戰略”下,飛凡高階智駕團隊已遭“團滅”,被整合到上汽乘用車體系内。

飛凡每況愈下,智己又爆醜聞,上汽新能源業務進入多事之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