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沙戰争半年,以色列突然撤軍,到底怎麼回事?

作者:深度問題研究室

近日,加沙戰争半年之際,傳出了以色列國防軍從戰區“大規模”撤軍的消息,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世界輿論的廣泛關注。

但真相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這“大規模”撤軍的神秘面紗。

加沙戰争半年,以色列突然撤軍,到底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是,這次所謂的“大規模”撤軍,其實并沒有那麼“大規模”。

實際上,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的真正大規模撤軍過程,是從今年1月初到2月期間逐漸進行的。

尤其是在2月初,以軍就已經開始從加沙南部汗尤尼斯地區撤離部分兵力。

在本輪加沙戰争爆發後,以色列動員了“國戰”級别的兵力,現役部隊和預備役兵員規模迅速膨脹。

然而,随着戰争的推進,以軍發現北線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隻是牽制作戰,于是将主力轉向加沙。

在加沙戰場上,以軍投入了包括現役和預備役部隊在内的龐大兵力,甚至包括了教導和訓練機關。

加沙戰争半年,以色列突然撤軍,到底怎麼回事?

然而,盡管以軍投入了如此多的兵力,戰鬥程序卻嚴重拖後,現役部隊折損嚴重,預備役兵力也不可能長期使用。

是以,從1月初開始,以軍就開始從加沙北部釋放兵力,并開始了預備役兵力的複員。

到2月初,以軍在加沙的兵力已經大幅減少。

這次所謂的“大規模”撤軍,其實主要是從南部的汗尤尼斯撤回了部分兵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撤軍并沒有撤掉太多兵力,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姿态的表示。

加沙戰争半年,以色列突然撤軍,到底怎麼回事?

那麼,為何要有這個政治姿态呢?

據悉,在撤軍前不久,美國總統拜登與以色列總理内塔尼亞胡在通話中發生了嚴重沖突。

拜登警告内塔尼亞胡必須改變在加沙的戰鬥方式,否則将重新考慮對以色列的支援。

是以,有分析認為,以色列的撤軍可能是受制于美國的态度變化而進行的暫時性調整。

然而,這次撤軍并不意味着加沙的安全狀況會有所改善。

相反,以軍留在加沙的兵力雖然減少,但他們已經轉變了戰略,從“鐵壁合圍”發展到了“囚籠戰術”。

加沙戰争半年,以色列突然撤軍,到底怎麼回事?

在這種戰術下,以軍平時縮在烏龜殼内避免被打擊,同時又能随時出動機動兵力進行清剿作戰。

這對加沙的群眾來說,無疑是一個更加嚴峻的考驗。

總的來說,這次以色列的“大規模”撤軍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撤退,而是根據戰争形勢和國内外壓力做出的政策性調整。

加沙的戰争遠未結束,艱苦的鬥争才剛剛開始。

而我們作為旁觀者,也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這場戰争的真相和本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