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作者:汽車K線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作為一衆造車新勢力中“最低調”的存在,零跑汽車卻“悄無聲息”間交出一份令資本市場眼前一亮的财報。

每每提到中國造車新勢力品牌,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蔚小理”,以及後來居上的華為問界,甚至是高調釋出首款車型小米SU7的小米汽車。與它們的高調營銷相比,零跑汽車則顯得“存在感”不足。

回顧整個2023,零跑汽車能引起行業關注的無外乎兩件事而已。

一是去年9月,零跑汽車攜旗下首款全球化車型C10和被稱為“四葉草”的中央內建式電子電氣架構亮相德國慕尼黑車展;二是Stellantis集團投資并成為零跑汽車重要股東,同時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成立合資公司。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兩件事看似并無關聯,實則都為零跑汽車日後開拓海外市場做足了鋪墊。然而,這絕非零跑汽車2023年的全部。

從3月25日,零跑汽車釋出2023年财報看,對比蔚來、小鵬,“蔚小理零”中最後一個釋出财報的零跑汽車雖然表現低調,但頗有些要“悶聲發财”的味道。

銷量穩增,虧損收窄

2023年,零跑汽車在産品戰略和企業經營上均取得了重大轉變。

一方面,通過推出增程版的C11和C01,零跑汽車成功從純電動擴充到“純電+增程”雙動力布局。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圖檔來源:零跑汽車官網」

這一政策使得零跑汽車在2023年實作了14.4萬輛的新車傳遞,在《汽車K線》的新勢力傳遞榜單中位列第3,同比增長近30%。

盡管未能達到全年20萬輛的銷售目标,但在競争激烈的汽車市場中,這一成績仍然值得肯定。而且零跑汽車年度目标完成率達到72.08%,“蔚小理零”中僅次于“開挂”一般的理想汽車。

進入2024年,零跑汽車延續去年的勢頭。剛剛結束的3月,零跑汽車傳遞1.46萬輛,同比增長超136%,一季度累計傳遞達到3.34萬輛。不論是單月還是季度資料,零跑汽車都穩居新勢力傳遞排名前3。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除此之外,零跑汽車的産品結構在2023年發生了顯著變化。

據零跑汽車披露,去年C01和C11兩款車型的傳遞量分别達到2.5萬輛和8.07萬輛,增幅顯著,且占整體銷量超73%。

主銷車型随之從售價5萬~9萬元的T03變為15萬~21萬元的C11,零跑汽車的平均單車售價提高約5000元。

增程式技術的引入,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續航裡程的需求,也為企業經營帶來了新的機遇。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雖然目前零跑汽車尚未實作盈利,但其2023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35.2%,達到167.5億元,創曆史新高。

同時,經過連續三年增虧後,零跑汽車在2023年的淨虧損收窄17.47%,從2022年的51.09億元減虧至42.16億元。

《汽車K線》認為,這表明零跑汽車在調整和優化自身業務模式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

總體來看,2023年通過調整産品戰略和拓展市場,零跑汽車不僅提升了自身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争力,也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後發先至,毛利轉正

近日,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由于自己是工程師出身,使得零跑的企業文化“比較落地、比較踏實”,“前期零跑看起來節奏比較慢,但我們越走越快,趕上甚至超過競争對手”。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在《汽車K線》看來,正是這種低調、務實的風格,才讓零跑汽車在競争激烈的2023年成為繼理想汽車之後第二家跑出“生死線”的造車新勢力。

筆者還清楚記得去年8月零跑汽車中期業績電話會上,包括朱江明在内的公司管理層,多次表态要力争下半年實作毛利率轉正。

财報顯示,2023年零跑汽車毛利率達到0.5%,順利完成目标。這也許得益于零跑汽車堅持全域自研實作的降本增效,否則Stellantis集團也不會看上這家造車新勢力。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在3月25日舉行的全年業績電話會議上,零跑汽車聯席總裁武強介紹到,過往5年零跑汽車研發投入大約47億元,從零跑的産出規模來看,基于堅持8年的全域自研帶來的技術優勢,轉化為成本優勢,實作高效技術降本,進而拉動毛利率逐年轉正。

另外還有很值得注意的一點,零跑财報中提到由于電動汽車銷量增加導緻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增加,2023年銷售成本較2022年增加16.6%,達到166.66億元。

如果今年随着産品規模化程度提高,以及全年業績電話會議中武強提及的第3輪降本在今年順利實作,那麼2024年的全年毛利率很有可能達到零跑所期望的5%~10%。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圖檔來源:零跑汽車2023年業績公告」

除了毛利率首次轉正外,零跑汽車還首次實作經營現金流轉正,從2022年的-24億元到去年的10.82億元,同比增加超145%。截至2023年底,零跑汽車在手資金充裕,達到193.9億元。

加上零跑汽車資産負債率從2021年起便維持在40%~60%這一合理區間(2021年42.28%,2022年57.14%,2023年56.07%),種種迹象表明,零跑汽車在經曆首款車型S01折戟、越過資本寒冬之後,已經走上了穩中向好的上升通道。

全域自研成全球化戰略基石

朱江明在回顧造車之路時表示,一旦進入量産階段,就沒有任何退路,不容得後悔。

S01的失敗讓他深刻認識到産品戰略的重要性,于是零跑汽車開始聚焦“品價比”,緻力于在10萬~20萬價格區間内提供高品質産品。

為實作該目标,零跑汽車積極推進“降本”和“全域自研”,這些努力在去年的業績提升中得到展現,也為全球化戰略奠定了基礎。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在全年業績電話會議中,朱江明透露,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将加速其全球化程序。

通過輕資産模式,零跑汽車能夠快速推進在歐洲及全球主要市場的布局。

Stellantis集團的銷售網絡和售後管道,為零跑汽車提供寶貴的海外市場資源,甚至有可能成為零跑汽車的海外生産基地。這将有助于零跑汽車實作本地化生産和朱江明所期望的全球規模化生産。

對于一直習慣于做跨國汽車公司“代工廠”的中國車企,這是曆史性的一步。

此外,零跑汽車自主研發的三電核心零部件已經具備對外供貨的能力。公司正積極與其他主機廠洽談三電外供合作,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

零跑汽車:後發先至

興業證券在研報中對零跑汽車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态度,認為中長期内混動及純電将會共存,看好零跑汽車增程及純電的雙動力布局;同時看好其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零跑C10、T03産品相比目前歐洲競品具備成本優勢。

有機構分析師認為,零跑有望在2024年實作27.9萬輛汽車銷售,其中出海0.5萬輛;有望實作284.97億元收入,歸母淨利潤為-39.61億元,給予“增持”評級。

Views of AutosKline

從S01的挫折中走出,零跑汽車似乎在“悄無聲息”間,快速成長。盡管期間面臨産品品質、電池續航等方面的種種質疑,但2023年的财務資料表明,零跑汽車以穩健的經營政策,成功實作了業績與戰略的“後發先至”。

然而,随着汽車市場競争加劇,消費者對于産品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接下來零跑汽車在推行企業戰略的同時,還需深挖“内功”,以滿足使用者的更高期待。不知即将在本月亮相北京車展的全新車型C16能否将零跑的品質提升一檔。

若能如此,一年後,零跑汽車或許會給投資者帶來更多驚喜。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内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風險大,投資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