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生壞種嗎?你相信這世界上有人出生就攜帶犯罪基因嗎?”這個文案被無數短視訊用作開場白,且視訊下方都貼着#超雄綜合症 的标簽。
普通人共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普通女性性染色體為XX,普通男性性染色體為XY,超雄綜合症患者性染色體卻為XYY。
在網際網路上,超雄綜合症被認為是:“高大、智力低下、情緒不穩定、暴力、天生殺人犯”。在無數讨論中,有網友稱,明知胎兒是XYY染色體還堅持生下孩子的母親,主動選擇成為“殺人犯的幫兇”。
網友們煞有介事地分享超雄綜合症的故事,比如南韓綜藝吃自己眉毛的男孩、新聞裡犯罪的未成年、同小區某個住戶的行為異常的孩子......在學術研究中,超雄綜合症的發病率高,約每1000名男性中,就有1名超雄綜合症。
當超雄綜合症走入大衆視野,孕婦在産檢時就會得知自己的腹中孩子是“XYY”染色體,随後陷入糾結與迷茫。社交平台上,每一個主動選擇生下“XYY”染色體孩子的母親,總會得到一部分網友的謾罵。
我們好奇,“XYY”染色體是否和犯罪基因劃等号?我們又能否根據基因,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無數孕婦,同樣想找到答案。
作者:冬禾
2022年的某個下午,醫院給熊依然打去電話,告訴她幾天前做的無創DNA檢測結果。醫生在電話裡說:“你的胎兒染色體異常,表現為多了一條Y染色體,這被稱為超雄綜合症。”
熊依然在當地縣城的産科上班,工作近十年,從未聽說過這種情況。科室主任翻出厚厚的醫學書,将關于超雄綜合症的内容念給熊依然聽。
科室主任還未念完書上的内容,就被熊依然打斷:“主任你就實話告訴我吧,你遇見過這種情況嗎?你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病嗎?”
主任還有兩年退休,他放下書,搖了搖頭。從業幾十年,他從未見過XYY染色體。
超雄綜合症确診者的染色體 圖檔來源于網絡
懷上這個孩子,熊依然和丈夫都沒有做好準備。28歲時,熊依然與丈夫進入婚姻,備孕一年多,期盼的孩子仍未到來。
他們在醫院将能做的身體檢查都做了,查出來身體情況一切正常,為了懷孕,熊依然連續幾個月去醫院做排卵檢測,這能幫助她更加精準受孕。
花了兩年時間備孕,熊依然終于生下了第一個來之不易的寶寶。然而,第二個孩子來得卻讓她措手不及。
某個早上,她正将護膚品抹在臉上,突然感受到一陣刺痛,上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懷上第一個孩子時,她檢查了護膚品的生産日期,并沒有過期,隻能忐忑地拿出測孕棒,果然懷孕。
正常的産檢包括B超檢查、唐氏篩查、四維排畸檢查,可以檢查出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是否畸形、是否患有先天性心髒病、唇腭裂、腦脊柱裂等嚴重疾病。
熊依然在唐氏篩查這一步時,檢測出孩子染色體異常。在一般的産檢程式裡,除非孩子檢測出相關問題,極少母親會主動帶孩子進行基因檢測,而熊依然剛好“中招”。
超雄綜合症究竟是什麼?當地醫院的醫生無法解答這個問題,熊依然隻能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得出的關鍵詞卻是“天生壞種”和“犯罪基因”。
電視劇《隐秘的角落》
有網友表示,超雄綜合症生下來就帶着犯罪基因,後天的教導完全沒用,如果一定要生下來,那就是選擇做罪犯的母親。
另一些網友回複道,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母親選擇将超雄生下來。評論裡繼續“科普”道:“超雄胎兒在孕婦肚裡會分泌某種激素,讓孕婦特别愛他,堅持要将孩子生下來。”
後來的熊依然回憶初查超雄綜合症資料的态度時,十分淡然:“他們都太不理性了。”可是在剛得到超雄綜合症這個結果時,她流了一晚上的眼淚。
網上關于超雄綜合症的資訊并不多,大部分是綜藝片段、營銷号講故事,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湖南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是當地有名的醫院,熊依然和丈夫決定挂專家号,去那裡問診。
全球關于超雄綜合症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5年。英國遺傳學家雅各布斯在《自然》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她檢測了197名精神疾病患者的染色體,共有12人染色體異常,其中7人染色體為XYY。
1966年,她調研了315名男性患者,發現其中有9名XYY男性,是患有精神障礙的罪犯。她将這一結果釋出在雜志《柳葉刀》上,并得出結論:相較于普通人,攜帶XYY基因的男性更容易成為罪犯。
這個結論并不被學術界認可,因為雅各布斯第二次調研取樣的315名患者中,有305人是罪犯,253人為人格障礙精神疾病者,且樣本量極其有限。
縱然如此,如今大家提到超雄綜合症,仍會拿出這50多年前、并不科學的結論佐證自己的觀點。
在國内,超雄綜合症被更多人知道來自于2012年的新聞。
賈沛然犯罪 圖檔來源于網絡
少年賈沛然的繼母回憶,她才進入這個家庭時,賈沛然表現得可愛乖巧,和普通小孩無異。
在之後的相處中,她遭受賈沛然的毆打、下毒、被偷竊搶劫财物,甚至被賈沛然用刀威脅。無數的教導失效後,繼母離開了這個家庭,不久後她得知了賈沛然犯罪的消息。
故事中的主人公賈沛然尚未成年,卻犯下重罪。一些傳言開始出現,稱他為“超雄綜合症”。事實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賈沛然為XYY染色體确診者,但仍舊無法阻擋,10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上充斥着《回顧天生惡種賈沛然:超雄綜合症......》的文章。
讓超雄綜合症引起更大範圍傳播的,是去年南韓電視台播出的一檔育兒綜藝《我金子般的孩子》。綜藝裡的一名男孩,在節目中将自己的眉毛和睫毛扯下來吃掉、對生母暴力出手、對外婆惡語相向。外婆被氣倒時,大人們忙着搶救,男孩則安心待在自己房間。
國内短視訊作者,簡化故事内容,傳播綜藝切片。故事的簡單處理,将輿論引導為一緻的口徑:男孩成為超雄确診者的典型人物。
但節目中并未給出孩子确診“超雄綜合症”的資訊。
《我金子般的孩子》裡的男孩 圖檔來源于網絡
在一個讨論超雄綜合症的文章下,一個網友分享了《我金子般的孩子》裡這個“超雄”小孩的故事,點贊達到兩千多,另一位網友反駁道:“雖然但是那個節目好像沒說小男孩是超雄。”原釋出評論的網友表示驚訝:“因為我看視訊下面都說他是超雄,是以就以為他是了。”
大多網友在分享故事時,通常是“我家孩子班上有一個超雄小孩,特别暴力,經常撕東西,大吼大叫”,或者“我小區裡有個超雄小孩,會毆打流浪貓流浪狗”......但實際上,對方孩子是否基因有問題,他們也并不知情。
網際網路的傳播似乎并不那麼需要“科學”、“證據”,在短視訊、圖文的推動下,關于超雄綜合症的偏激結論,以比細胞裂變更快的速度,傳播到每一個端口。
早在2015年《攻擊性和暴力行為》期刊就稱,沒有證據表明XYY患者必然會變成反社會或異常的個體。兩位意大利學者寫到:
現共同确認的XYY基因型相關特征隻有一個:超過常人的身高。
熊依然在湖南湘潭先去挂号了一個普通醫院的遺傳科,醫生給出的建議模棱兩可:“有些寶媽會選擇留下這個孩子,有些寶媽不會,這主要看你們自己。你們也可以再去找上級醫院、專家咨詢一下。”
意識到對方給不出有用建議後,熊依然挂号了中信湘雅的教授。教授表示前一天下午一個國防科大的學生來這裡做基因檢查,才發現自己是XYY,這二十多年的人生,他似乎并未受到“超雄綜合症”的影響。該男生除了長得比較高大外,并沒有網上傳的滿臉痘印、面部不對稱等特征。
教授表示孩子的生育能力、智力可能會受影響,但即使正常基因的小孩,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熊依然的丈夫懷疑孩子是遺傳他,他在醫院花了七百元進行抽血檢查,結果他的基因一切正常。
之是以會形成XYY的基因,是因為精子在分裂時發生錯誤,導緻活性精子與卵子結合時,含有兩個Y染色體。基因正常的父母有可能生出XYY染色體的孩子,帶有XYY染色體的父親,生出的孩子也可能是正常基因。
根據統計,XYY綜合症的診斷中位年齡為17.1歲,診斷率為18%。絕大部分超雄綜合症,這一輩子,也不會察覺自己基因有問題。
他們和正常人幾乎無異。
電視劇《隐秘的角落》
得到醫生較為肯定的回複,熊依然和丈夫決定将孩子生下來。丈夫始終相信後天教育,在熊依然檢測出胎兒是XYY時,就一直鼓勵她:“隻要孩子是健康的,不管他生下來是什麼樣的人,隻要我們後期好好培養,一定能将他教育好。”
當确定要生下超雄孩子後,熊依然就不再在網上檢視超雄相關的資訊。在醫院裡她做了四維産檢,讓醫生仔仔細細檢查了孩子的每個部位,顯示都是正常的。
臨近臨産期,熊依然找算命師傅算了一個好日子,到醫院告訴同僚們今天自己要生育,請他們給自己插好尿管、打上全麻,就躺在了手術室。第一胎姐姐出生的時候熊依然初為母親,止不住地流眼淚,到第二胎時她已經非常平靜,隻叮囑醫生一定要仔細檢查孩子身體有沒有問題,包括生殖器官。
醫生告訴她,孩子生下來像熊依然,白白淨淨的,眼睛又圓又亮。
熊依然的孩子近照
孩子出生後,熊依然仍然擔心。教育第一個孩子時她采取放養狀态,養育第二個孩子卻會時時觀察他的情況,如果遇到異常心理仍然會止不住地想“是不是基因導緻這樣的呢?”
俗語說“七坐八爬”,熊依然有意識地在小熊七個月和八個月時訓練他坐起來和爬行,小熊喜歡将桌上的麻将一層一層壘起來。小熊行動、說話都正常,熊依然逐漸放下心來。
生育之前,熊依然幾乎不會在社交平台上回複超雄綜合症的内容,但是在孩子逐漸健康長大到快兩歲時,她終于能夠有底氣地反駁網友對超雄綜合症的污名化評論。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遺傳與産前診斷中心主任孔祥東在社交平台上釋出一條視訊。在視訊中,他明确表示,确診XYY染色體的孩子是可以要的。
第一,面部不對稱的情況,他沒見過。
第二,他遇見過攜帶XYY基因的成人,詢問過他們的家屬,并沒有暴力傾向。第三,生育正常。
社交平台上關于超雄綜合症的言論少之又少,像孔祥東這樣斬釘截鐵表示“XYY孩子可以生下來”态度的更加少見。
在評論裡,大衆仍然不贊同孔祥東的觀點:“都知道是超雄了,為什麼要賭?”“超雄特别恐怖,你輕飄飄一句生,說不定别人家庭就需要背負一輩子的影響。”“超雄現在是正常孩子了?”
熊依然在這條視訊下留言:“超雄沒有傳得那麼可怕,我的超雄寶寶快兩歲了,一切正常。”
熊依然一家四口出去旅遊
一些懷孕、或者已經生育超雄寶寶的寶媽寶爸看到評論後,添加熊依然的聯系方式,他們組建了一個十多人的群聊,在裡面分享自己的困惑、和育兒心得。
扶風和熊依然的情況相似,她懷上二胎時,已經34歲,是高齡産婦。在胎兒30周的産檢時,檢測出胎兒具有三尖瓣反流的心髒問題,醫生建議她去遺傳科做檢查,判斷孩子的問題是否和遺傳有關。
是以,扶風才做了羊水穿刺,孩子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Y染色體。當地醫院從未遇到過XYY染色體的情況,無法給出有效建議,扶風隻能去跑到省醫院咨詢。
縱然根據學界研究,男性XYY染色體攜帶者的機率大約千分之一,但是在臨床醫學上,醫生們對XYY的認知依然很匮乏。
何嘉在當地三甲醫院問診時,醫生翻着醫書,遲遲不敢寫診斷,最後何嘉打破了沉默:“我還是不為難你們了,我再去找上級醫院看看吧。”
某婦幼保健院診斷
扶風也去了中信湘雅醫院,她最擔心孩子有兩個問題,一是面部不對稱,或者長痤瘡,讓其他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超雄孩子。二是智力發育緩慢。
中信湘雅在試管嬰兒方向是強項,許多夫婦來做試管嬰兒的檢測時,都需要檢測各自的基因序列。遺傳科專家比旁人見過更多超雄成年人,他表示這類成年人與其他正常基因的成年人并沒有差別,除了身高普遍較高,智商正常,性格在短暫相處時也比較溫和。
扶風徹底放下心。今年2月,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在襁褓裡像一顆剛剛成熟的草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面色紅潤,小手無意識放在嘴邊吮吸。
群裡尚未決定是否生育的寶媽寶爸們詢問已經生育超雄寶寶的父母建議時,每個人都給出了積極的回報,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正常。
熊依然說,有一位寶媽在其他平台上找到她,胎兒檢測出染色體異常後,她迫切希望是超雄,一直在網上找超雄團體抱團取暖,結果出來後基因是XXY(克氏綜合症),患者将呈現身體女性化情況,甚至伴有其他部位畸形的可能性。
這位寶媽感歎“天不遂人願”,隻能無奈放棄孩子。
“懷孕,是自己與孩子的緣分。”熊依然反複強調這一點,但是無奈的是,有些雖有緣份,但是太淺。
超雄綜合症患者家長群裡最大的孩子四歲,目前表現一切正常,不過未來的情況如何,寶媽也沒法确定。往往聊起網上妖魔化超雄綜合症的言論,寶媽們都無奈表示:“等自己孩子長大了,我就将孩子的情況發到網上,狠狠地打那些網暴XYY的人的臉。”
熊依然在孔祥東視訊下的評論,引起許多網友的回複,有些網友說:“你的孩子還小,以後殺人放火你就後悔了。”也有理性的網友替她說話:“人家孩子才兩歲,你們現在就在那裡詛咒之後會怎麼樣,你們有心嗎?”
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超雄小孩情況,她的孩子目前兩歲,“聰明漂亮,為人謹慎,發育良好,唯一符合超雄的點是受了委屈脾氣略大,需要順毛溝通,如果好好溝通,他很通情達理。”
高贊評論基本是“超雄檢查出來應該強制堕胎”“才兩歲,路都走不利索,而且有親媽濾鏡加持,等再大點能打人的時候再看看呢......”
扶風不明白為什麼大家對超雄的惡意如此大。她曾在網上看到一位寶媽分享自己的超雄兒子事迹,暴力、心理扭曲,但是點開這位寶媽的賬号,日常分享裡隻有兩位女兒,并且根據她的年齡推定,“這位超雄兒子”是她編造得來的。
電視劇《隐秘的角落》
即使扶風、熊依然等寶媽并不認為XYY基因是問題基因,但是仍然準備将孩子是超雄這件事保密。
“如果其他人得知我的孩子是超雄了,那我孩子隻要稍微發點脾氣,或者有點異常,他們就有可能說‘看吧,都是基因導緻的’。實際上正常孩子也會有發脾氣、不聰明的時候呀,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我隻能将孩子是超雄這件事保密起來。”
她們也不約而同地認為,等孩子長大後,還是應該将基因這件事告訴他。以後孩子談戀愛,女方需要對這件事知情。
新來的群友白楊懷孕五個月,她前年懷上一個孩子,在懷孕10周時胎停,對現在這個胎兒她一直努力保胎。查出基因問題後,她和丈夫無比糾結,擔心孩子生出來後傷害别人。
“舍不得又不敢賭”,是大部分超雄媽媽的心态。
她線上問診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遺傳科副主任醫師何國平,對方給出的醫囑是:“如果夫婦沒有特别高的需求,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和平凡,完全可以繼續妊娠,保留孩子。”
扶風的丈夫在另一個有幾百人的超雄父母群裡,一位來自澳洲的媽媽說,在國外,XYY基因已經被視為和普通孩子一樣了。
在澳洲的中國媽媽去看醫生時, 醫生表示大部分XYY和XY男性沒有差別,少數XYY男性可能智力比正常男性略低
在國内,超雄的科普似乎任重道遠。一位群友分享了某個賬号做的“科普超雄綜合症”視訊,提到超雄有異食癖,喜歡吃自己的眉毛;情緒不穩定,如果旁人不順他意,會在大街上扯别人的頭發,砸凳子……
扶風表示:“這不就是變态嗎?為什麼都要往超雄身上靠呢?”
群裡的超雄寶媽寶爸們沒法對抗這個視訊的傳播速度,隻能點選舉報。
他們好奇,當科技越來越發達,胎兒在出生前能被我們掌握的資訊越來越多,性别、器官、身體情況、面容模樣......等技術更加發達,是否就可以定制小孩?是否當孩子存在一定的瑕疵,便可以随時抛棄?
正如聊起對胎兒的抉擇問題,群中的一位媽媽無奈地說:“這個社會,啥都太高科技了。”
而XYY群裡,他們每日讨論的問題,從生與不生,變為了如何養育孩子,如同養育每一個基因正常的孩子一樣。
*熊依然、扶風、何嘉為化名。圖檔除标注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