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作者:川觀新聞

謝彥妮 泸州觀察 魏傑 文/圖

近日,在古蔺縣石寶鎮五星村高标準農田建設示範點,一塊塊初見雛形高标準農田錯落有緻,大型機械來回穿梭在田間地頭,村民們在挖掘機的配合下,正進行土地平整、土方回填、排水渠堆砌等工作。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針對易澇、易旱、田塊不規整、道路不暢通等低效‘症狀’,黨委政府同周邊百姓開了不下百次大小會,才将施工方案敲定并公示。”石寶鎮高标準農田項目負責人施影回憶。

項目建設過程中,石寶鎮紀委在村級選聘退休老幹部、鄉賢16名擔任監察聯絡員、鄉村振興項目廉潔評估員,發揮專員在村級工程監督工作中“千裡眼”“順風耳”“代言人”的作用,對隐蔽工程、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進場材料、機電裝置的品質情況嚴加監管、嚴格驗收,發現問題及時指正并督促整改。嚴格按品質标準、技術要點等規範施工,倒逼工程進度,力促各施工标段搶抓工期、品質達優。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五星村

“我原來的三四塊‘零碎田’變成一塊4畝多的大田,通過這樣一整治,兩個小時就栽完了,省時又省力,今年的莊稼别提多好種,收成不是問題。”高家村村民朱浪說。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高家村

“農田”變“良田”,“望天田”變“高産田”,灌溉排水、田間道路、土壤改良、邊溝治理,高标準農田改造不僅實作田塊互聯互通,還實作水網、田網、路網相連相通,滿足機械化耕種要求,節省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糧食産量,實作耕地質和量的雙提升。“排灌有保障,農機能下田,種糧收糧成本降低,讓種糧人有了信心和底氣,高标準農田建設最大的受益者是種莊稼的百姓。”高家村黨支部副書記朱鵬說。

不僅如此,石寶鎮還落實農業保險補貼、種糧大戶補貼、地力保護補貼等惠農資金548萬元,不斷調動村民種糧積極性;探索“村集體+專業合作社+緻富帶頭人+農戶”等經營模式,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業主積極探索“大豆+玉米”“玉米+油菜”等種養、複種模式,推廣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輪作、套種,一地多用、一地多收,讓土地有更高的效益。

為提高産量增加效益,石寶鎮級農技人員組建“農技專家+黨員種植能手+黨員志願者”複合種植技術推廣教育訓練隊伍,分組包村深入田間地頭,就科學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性技術措施“面對面”講要點、“手把手”教技術,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和技術指導。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農技人員進行指導

“套種确實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收成,但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兩種作物之間的窩距、種植先後等,還好有鎮上的農機專家經常來地裡指導,問得多了我都成了半個土專家。”長坪村李平笑着說。

據統計,長坪村在2022年實施高标準農田建設項目,包括改造800畝旱地,項目竣工後經村委同村民會商,最終村集體公司流轉稻田種植紅粱,銷售往茅溪、仁懷等産酒大鎮,第二年,村集體經濟依靠銷售紅粱收入超過13萬元,村民們不僅增加了收入,長坪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也翻番。

增産又增收 古蔺縣石寶鎮建成近萬畝高标準農田

長坪村

近年來,石寶鎮緊盯“農業優先型”發展定位,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集中連片、整村推進”的原則,建成高标準農田近萬畝,為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農業産業化、集約化、機械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未來,石寶還将引進企業和培育大戶,進行規模化土地流轉,通過規模化經營、品牌打造,讓高标準農田項目發揮最大效益。”石寶鎮黨委書記胡思濟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