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地藥材巡禮”專欄③丨天冬種出“甜日子”

作者:海峽網絡

4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道地藥材巡禮”專欄聚焦四川道地藥材,刊發系列報道第三篇《天冬種出“甜日子”》。全文如下:

“道地藥材巡禮”專欄③丨天冬種出“甜日子”

“你看!這是什麼。”

“天冬蜜餞!”

“你最愛吃。”

“嗯!好吃哎,你也吃啊!”

“給你留的。”

不久前,在央視播出的電視連續劇《一路向前》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片段。電視劇以新中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為背景,自然少不了四川元素。天冬蜜餞正是四川省内江市東興區的特産。

天冬蜜餞的主要原料是天冬——内江的道地藥材。東興區天冬種植曆史可追溯到唐朝,距今已有1400餘年,《新唐書》中就有當地官員将天門冬煎(中醫方劑)作為土産進貢的記錄。《證類本草》等古籍記載,天冬“以産四川為上”,主産在内江縣(今内江市東興區)。《中華道地藥材》認為,“四川内江、泸州等為天冬最适宜區”。

内江天冬是全國唯一味甜的天冬品種,可藥食兼用。天冬膏、天冬酒、天冬蜜餞、天冬煲湯……廣受歡迎。天冬蜜餞制作工藝還是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内江天冬品相佳、等級高,含有天冬酰胺等19種氨基酸、天冬多糖ABCD等成分,天冬浸出物含量全國最高,達到94.15%,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惡性良性腫瘤、改善血脂等作用。日本漢方藥企——日本株式會社津村收集大陸各地天冬後檢測認為,内江天冬為上品。

這裡的天冬有點兒甜

3月中旬的一天,當記者來到東興區田家鎮火花村時,正趕上天冬的收獲季。村裡的天冬種植基地一派火熱繁忙景象,四五十名村民忙着采收成熟的天冬。

雖然忙,但有序。

比如,看這一壟地,一老漢當先,揮舞鋤頭,把天冬挖出來;後面跟着四五個婦女,坐着小闆凳,手持剪刀,抖落塊根處的泥塊,剪除多餘的根莖,放入背簍。

“天冬是百合科植物天門冬的塊根,也是天門冬最有價值的部分。天冬的根系很發達,像五指張開一樣紮在泥土裡,不能直接一鋤頭下去,很容易挖斷它的塊根。”東興區中醫藥大健康産業推進中心副主任吳秋宏介紹。

“道地藥材巡禮”專欄③丨天冬種出“甜日子”

在田家鎮火花村的天冬種植基地,村民在分揀天冬。本報記者熊建攝

“看!這一株天冬結得多好,又多又大。”74歲的李大娘一邊利落地剪除天冬的根莖,一邊向記者介紹,她們是火花村周邊的村民,村上組織來天冬基地務工,負責分選鮮天冬,挑選出個大肥滿的,個頭比較小的留下來繼續栽種。“(分選)鮮天冬8毛錢一斤,做得越多收入越高,我一天能(選)100多斤。”李大娘說,她昨天分選天冬掙了90元錢。

70歲的羅奶奶是第一次到火花村參與天冬的采收。“以前沒幹過,因為天冬至少要長3年才能收,這些都長了三四年了,今年是第一次收。”羅奶奶指着手裡正在剪的一株天冬說。

“你嘗一下嘛,這個有點甜,好吃!”幹活間隙,李大娘随手給記者遞來一枚天冬。接過天冬,輕輕一扯,皮就被撕開了,此時的天冬胖乎乎、白嫩嫩,瑩白透亮,一口咬下去,汁水在嘴裡散開,清甜脆嫩,回味微苦,吃起來不像中藥,倒有點兒水果的感覺。

“我們東興區種植的天冬叫内江天冬,又叫‘甜天冬’。一般來說,中藥味苦,别的地方産出的天冬大多是苦的,但内江東興種出來的天冬卻是甜的。”東興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蘭自濤介紹。

内江天冬是植入當地人記憶的道地藥材和食材。李大娘說,以前天冬是當地人房前屋後常種的植物,她年輕時就開始種天冬,天冬蜜餞是小時候常吃的零食,天冬炖雞更是常見的家常菜。

撂荒地都利用起來了

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心節點。這裡沱江蜿蜒,山川秀美,從氣溫、降水量,到日照、無霜期,一起成就了道地藥材内江天冬的絕佳産地。

天冬,古籍中稱為天門冬,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厘米到18厘米,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黏性。《神農本草經》稱天門冬“久服輕身,益氣延年”,有強骨髓、養顔美容等功效。東晉醫學家葛洪對天門冬十分推崇,在他的《肘後備急方》中,5次提到天門冬,記述其可用于治療“發癫狂病”“呼吸喘息”“補腎養顔”“絕糧失食饑憊欲死”等症。

《中國藥典》記載天冬主治“養陰潤燥、清肺生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天冬有鎮咳、治痛風、潤腸通便、降血糖等作用。經權威機構檢測,内江天冬的平均浸出物含量為94.15%,單一有效成分D—葡萄糖含量最優,在13.46%—19.41%之間,兩項名額均高于其他産地的天冬。

擁有如此珍貴的道地藥材,東興區将其作為鄉村振興的突破口。2020年以來,該區探索出一條“産業引領、聯農帶農、全面振興”的鄉村振興之路。目前,全區種植天冬5萬餘畝,約占全國天冬種植總面積的60%,研發大健康産品40餘種,中醫藥大健康全産業鍊産值超10億元。東興區也榮獲了“中國天冬之鄉”稱号,“内江天冬”則成功注冊國家地理标志證明商标。

除了田家鎮,在東興區,還有一個鎮因天冬而聞名,那就是郭北鎮,也被稱為“天冬小鎮”。在該鎮青台村天冬種植基地,綠色的天冬苗在黑色薄膜外探了頭,一壟一壟,分布整齊。“這些覆着薄膜的天冬從下種到現在有半年多了。”站在種植基地的高處,郭北鎮黨委書記周兵指着山坡下的天冬種植地說。

“道地藥材巡禮”專欄③丨天冬種出“甜日子”

内江市東興區郭北鎮天冬種植基地。本報記者趙曉霞攝

“老百姓種植天冬,一畝地能種到2400株。後來發現,這樣密度的種植,會影響天冬的品質。經過反複實踐,我們在栽種時,在兩株天冬之間會預留50公分到80公分的間距。”周兵說,“因天冬喜陰,我們就套種高稈糧食作物,比如玉米、高粱等,既起到了遮陰的作用,又可以保證糧食安全,還加大了土地的使用率。”

讓周兵更為自豪的是,青台村現在種植天冬的土地中,有不少是撂荒地。“發展天冬産業後,撂荒地都利用起來了。”他說,“我們還推出‘4222’利益分成模式。即土地效益産生後,總純利潤的四成用于産業更新;兩成作為土地入股分紅支付給村民;兩成用于村民的勞務分紅;兩成作為産業發展基金。這樣提升了村民的管護積極性。”

目前,郭北鎮已建立了天冬溯源系統,可以監測土壤、蟲害等。“正在準備把資料接進去,将來就能實時采集種植、施肥、灌溉等各個環節的相關資訊,也能保證天冬的品質。”周兵說。

實作全産業鍊發展

在内江,在東興,種植天冬是與農民增收緻富緊密聯結在一起的。

從火花村山腳往山坡上走的路上,就能看到套種的佛手,有的已經挂果,還有勞工在為其修枝。

包括火花村在内,田家鎮種天冬的一共有4個村,每個村約有1000畝地種天冬。“我們累計整治撂荒地260餘畝,種植天冬200萬株,套種佛手、栀子等7種中藥材48萬株,最大程度發揮土地效益,實作‘荒地’變‘良土’。”田家鎮鎮長胡建華說,根據天冬3年生長周期特性和喜陰習性,還可以在天冬田間套種高粱、玉米、蔬菜等,實作糧藥蔬菜多重間作、多重收益。

怎麼個多重收益呢?胡建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天冬套種鮮食玉米”為例,按每畝種天冬2000株,每株産量4斤,每斤鮮天冬6元計算,每畝收入能達到4.8萬元;但一個天冬種采周期是3年,合每年每畝的收入為1.6萬元;如果套種玉米,按每畝種2000株,每株産量0.4斤、每斤2.5元算,每畝的收入為2000元,但一年可以種兩季,算下來套種玉米的收入能達到每年每畝4000元。綜合算下來,天冬套種鮮食玉米一年的總産值為每畝2萬元。

東興區不隻是盯着地裡的天冬,更是下了一盤大棋。“我們按照育苗、種植、加工、交易、産品研發、品牌營銷、康養旅遊‘七位一體’的發展思路,全産業鍊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産業。”内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東興區委書記康厚林說,東興區充分挖掘内江天冬“功效道地、食藥同源”的比較優勢,把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産業作為全區“一号工程”。

具體舉措上,先是引進中經天辰等數十家企業,發展天冬生态種植基地40餘個;精深加工提質,中藥材精深加工産業園建設加快推進,簽約入駐企業4家;開展天冬全産業鍊品質提升工程和GAP認證,推動建立天冬歐盟國際标準;推進文旅康養融合,與王老吉等企業合作,引進6家全産業鍊企業,天冬膏、天冬粉在澳門注冊上市,并向葡語系國家推廣;同時,打造中醫藥特色文化街區,建成内江天冬主題展館、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東興區天冬系列産品2023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42.9%,實作了全鍊條融合發展,農民收入也大大提高了。比如,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5000餘戶農戶參與種植,年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吸納留守老人等本地群衆6000餘人就近務工,年人均增收1.5萬元,天冬種植重點村外出務工群體回流比例達到30%—40%。

在記者見到羅奶奶的前一天,她在火花村的另一塊地裡為天冬剪除根莖,一天下來,剪了100多斤。“(剪)一斤8角錢。”羅奶奶賺了80多元。這樣的工作,她估算能幹上一個月。“那邊滿山種的都是天冬,這邊幹完,就換個地方。”羅奶奶指着不遠處的一處山坡說。

3月是栽植天冬的季節。“天冬病蟲害少,一般情況下,秋冬二季采挖天冬,也可以種植。”在羅奶奶看來,“天冬讓我們過上了‘甜日子’。”

“道地藥材巡禮”專欄③丨天冬種出“甜日子”

内江市東興區教育和體育局曾組織全區中國小校開展“種下天冬,播下希望”兒童手抄報及繪畫活動,傳播天冬知識,傳承中醫藥文化。圖為東興區順河鎮順河國小六年級學生祝海霞繪制的作品。

連結▶▶▶

天冬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材,味甘苦,性寒,歸肺、腎經。天冬具有滋陰、潤燥、清肺、降火的功效;可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等症;臨床中用于防治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天冬含天門冬素、粘液質、β-谷甾醇及甾體皂苷、木糖和葡萄糖等成分。其體外試驗結果表明,天冬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對炭疽杆菌、白喉杆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用于防治氣管炎、肺炎、肺結核、肺氣腫引起的各種咳嗽痰多、氣喘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天冬一般呈長紡錘形,略彎曲,表面黃白色,半透明,以肥滿、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氣微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