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逐光”而行,上芭《大地之光》綻放青春風采

作者:文彙
“逐光”而行,上芭《大地之光》綻放青春風采

作為第39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主體演出項目,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大地之光》将于4月10日、11日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劇場上演。作品講述生于混沌之境的“逐光者”為了點亮世界而追逐光、播種光、最終成為“光”的故事。

《大地之光》首演于2022年11月,由上海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要演員吳虎生擔任編導,主創團隊大都來自芭團内部。經過幾年的沉澱與積累,這些年輕編導們已經嶄露頭角。“《大地之光》是傳承也是突破,更是上芭人對海派芭蕾藝術風格未來之路的勇敢探索。”團長辛麗麗告訴記者,“上海之春”力推新人新作,《白毛女》《紅旗頌》《梁山伯與祝英台》等作品都從這個平台起步,走向了更廣闊的舞台。“我們準備好了,為‘上海之春’全力以赴!”

足尖起舞“逐光”而行

是什麼力量帶領人們走出黑暗?“逐光者”“光”“守夜人”三個具有鮮明符号性的人物,舞出了答案。《大地之光》采用叙事性的故事結構,展現藝術創作的思想核心。全劇聚焦當代生活,從人們深陷困境時的内心活動切入,将希望之力、信仰之力喻為“光”,贊揚生命的無畏、不屈與頑強。

《大地之光》選用了德彪西和貝多芬的作品,特别是将兩首《月光》呈現在同一舞台上,讓舞蹈與音樂進行了一場超越時空的對話。在充滿未來感的舞台上,古典音樂與當代芭蕾互相映襯,經典的TUTU裙、足尖鞋和時尚服裝形成反差,共同營造出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借此打破了時空界限。

“逐光”而行,上芭《大地之光》綻放青春風采

“《大地之光》兼具交響性和叙事性,古典與未來在舞台盡情碰撞。”吳虎生告訴記者,作品的誕生對年輕創作團隊來說,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和突破。“當我帶領創作團隊群策群力,一次次碰撞思想,将腦海中浮現的想法不斷地完善,和演員們泡在排練廳一遍遍打磨,最終使《大地之光》成為一部成熟的作品呈現在舞台上,我感到無比的滿足。這就是作為編導的樂趣所在吧!”

芭蕾藝術的獨有語彙、德彪西的音樂、戲劇性的故事結構和兼具古典元素與未來感的視覺設計,令《大地之光》赢得了觀衆、媒體和評論家的好評。舞劇先後斬獲第二屆長三角專業舞蹈展演優秀創作獎、優秀表演獎、第十四屆全國舞蹈展演優秀劇目等殊榮。“首演以來,這部作品在不斷的完善下,愈加成熟。期待《大地之光》登上‘上海之春’舞台,向大家傳遞‘希望’的力量。”吳虎生說。

新生力量初露鋒芒

“總有一種力量在推着我前行。”上芭主要演員許靖昆飾演“逐光者”,這位00後年輕人對舞台充滿了渴望與激情,“《大地之光》告訴我,隻要勇敢去嘗試、去探索,保持好奇心,就會發現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色彩。”

“逐光”而行,上芭《大地之光》綻放青春風采

6天前,許靖昆剛登上“第七屆上海舞蹈新人新作展演”的舞台,與夥伴們一同演繹《大地之光》選段——《月光》《蘇醒的大地》。“有點激動,有點緊張。”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新人新作展演”,“這個平台意味着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能讓觀衆看到自己,讓舞蹈圈的老師、演員同行認識自己。”

許靖昆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曾獲南非國際芭蕾舞比賽少年組男子古典舞金獎、上海國際芭蕾舞比賽金獎。2019年,他從澳洲國家芭蕾舞學校進修歸來考入上海芭蕾舞團。2020年,疫情襲來,吳虎生為許靖昆創作了獨舞《驚蟄》。在3分20秒的舞蹈中,他以極具剛性力量的肢體動作,表達了春天來臨驅散病疫的希望。“在學校裡,老師們領着我跑;在團裡,團長、虎哥和前輩們都推着我進步。”許靖昆說,“他們就像是光,照亮了我的前路。”據悉,繼《驚蟄》《大地之光》之後,許靖昆還将在上芭新作原創芭蕾舞劇《百合花》中擔任主要角色。

“逐光”而行,上芭《大地之光》綻放青春風采

曆經40餘年的發展,上海芭蕾舞團始終以“創新”“創作”為根本,近180部原創作品凝結着一代代上芭人的智慧與奉獻。“以老帶新、以戲帶人,上芭通過每年百餘場演出,讓年輕人一步步成長為優秀的新生力量。”辛麗麗說。經過舞台的曆練,戚冰雪已升任首席主要演員,馮子純、郭文槿等逐漸嶄露頭角,王嘉力剛剛獲得日本國際舞蹈大賽成年組金獎……在上海芭蕾舞團,越來越多年輕演員用足尖繪出了海派芭蕾的未來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