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作者:看度文化

黃複生,原名黃位堂,字明玉,考學堂時易名樹中,字理君,生于1883年(清光緒九年),四川隆昌人。1901年入泸州川南經緯學堂,1904年畢業。是時清政窳敗,國勢阽危,黃複生因閱讀《革命軍》、《警世鐘》、《浙江潮》等書刊而萌發革命思想,與同學黃方、鄧潔、楊兆蓉等二十多人組織“輸新學社”,以輸入新學為宗旨,實則暗倡革命。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四川隆昌人黃複生

1904年秋,蜀新學社拟創辦鉛字印刷局,派黃複生赴日本學習印刷。初入宏文學院,旋進東京印刷株式會社。此時民主革命思潮在留日學生中蓬勃發展,黃複生與學友鄧家彥、陳道循等十餘人結成團體,以革命為宗旨,并與國内建立聯系。1905年7月,孫中山到達橫濱,同人推黃複生、鄧家彥、康寶忠與孫中山聯絡。同盟會在東京創立,黃複生率先加入,并任同盟會本部總務部幹事、四川分會會長兼負責《民報》社務。

為進行武裝革命,黃複生與熊克武等奉孫中山指明到橫濱随梁慕光學造炸彈。其後又經日本友人宮崎寅藏介紹去日本小室兵工廠學造槍藥。他曾與在東京留學的川人楊兆蓉、陳伯珩、陳少封、鄧亞珍等,共商推動四川革命的具體步驟。當時泸州哥老會首領佘英曾手持鄒容的《革命軍》、陳天華的《警世鐘》在茶館、酒店宣讀,表現出反滿革命思想。黃複生等“聞其聲名,乃函招東渡”。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黃複生塑像

1906年7月底,佘英到了日本東京,由黃複生、熊克武介紹面見孫中山,并加入同盟會。1907年初,黃複生奉孫中山之命回川進行革命活動,被成都府中學堂聘為日文翻譯。在此期間,他經常與學校師生以及校外向往革命的人士聯系,發展會員三百餘人。為了謀劃在四川舉行起義,黃複生約集在成都的革命黨人三十餘人在草堂寺集會,決定于本年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十)慶賀慈禧壽辰時,在成都、泸州、永甯等地起義。因為武器彈藥缺乏,黃複生與稅況麟、楊兆蓉等人在永甯興隆場黃方家中秘密制造炸彈。一天夜裡,黃複生因收撿炸藥入瓶失慎發生爆炸,受重創而鮮血滿面。稅況麟善國術,擅長治療跌打損傷,立予救治,得以不死。黃以此次重創不死,遂将黃位堂之名改名為黃複生。

刺殺端方未果

1909年初,奉孫中山之命,革命黨人黃複生與汪精衛、以及喻培倫、方君瑛、黎仲實、曾醒、陳璧君等人組成暗殺小組,往返于日本和香港之間,暗殺小組以清廷大員為暗殺目标,首先确定端方成為暗殺對象。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端方

端方時任兩江總督,素有能吏之稱,被譽為“清之長城”,在革命黨人看來,清朝官員越有本事,越是革命成功路上的絆腳石,是以殺掉端方勢在必行。

在暗殺小組中,喻培倫有“炸彈大王”之稱,他與黃複生負責試制炸彈。1909年,為試驗炸彈之威力,汪精衛等購一小豬,将小豬定名為他們要暗殺的對象——端方,這隻叫“端方”的小豬,被汪精衛等拴在樹上,又抓了幾隻雞放在“端方”的周圍,權當其随從。汪精衛等心中默念,謂小豬若斃命,炸端方當成功。而後,啟動電門試驗,一聲轟鳴,煙塵彌漫處,樹倒雞飛,衆以為小豬必死,然揚塵過後,視小豬猶安然無恙,衆人頗為尴尬,面面相觑。

是年6月28日,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奉旨調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7月,汪精衛、黃複生等人探知端方将乘火車先到北京,再轉直隸,于是一面打探端方行期,一面在端方的必經之路勘察地形,布置炸彈,欲一舉将端方炸死。衆人晝伏夜出,苦等多日,卻不想端方改變路線,已經悄悄由上海乘船去了天津,得知此消息後,衆人怏怏散去。汪精衛與黃複生索性進京去伺機暗殺其他高官了,他們最先想炸死的是慶親王奕劻,無奈奕劻侍從如雲,防範極嚴,一時難以下手。

刺殺載沣失敗

1910年,在同盟會的安排下,汪精衛、黃複生、喻培倫和陳璧君先後到達北京,在琉璃廠附近開了一間“守真照像館”作為掩護,又在東北園租賃一屋,作為活動場所。們四人一邊研制炸彈,一邊選擇目标。

12月,汪精衛偕陳璧君、黎仲實等由香港入京,加入行動。歲末清廷派往歐洲考察海陸軍的載洵、載濤兩貝勒歸國,黃複生偕汪精衛攜皮包内藏鐵茶壺滿貯炸藥赴東車站相候,伺載洵、載濤下車時狙擊之。由于火車到達車站時,已經入夜,因不認識載洵、載濤,隻“見滿站皆戴紅頂者,恐誤中他人,遂泱泱而返”。當時慶親王奕劻最為專橫,于是,決定以此人為暗殺對象,因奕劻戒備森嚴,無間可乘,才改以攝政王載沣為暗殺目标。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攝政王 載沣

​載沣是大清的實際掌權者,符合最初刺殺滿清高官的初衷,可以造成巨大的轟動效應,激勵革命士氣。他們認為,如果刺殺成功,甚至可以破壞清政府的立憲程序和改變革命形勢。

随後,四個人對載沣上下朝的路線進行了詳細的調查,最後選擇載沣必經的一座橋,埋上炸彈炸死載沣。具體分工是這樣的,黃複生和喻培倫負責安放炸彈,布引線,第二天由汪精衛負責引爆,這是最危險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個死。3月31日晚,負責安放炸彈的黃複生和喻培倫慌慌張張地跑回來,說他們安放炸彈時被人發現,他們躲在附近暗中觀察,不久來了一群警察,發現了炸彈。汪精衛聽完兩個人的講述,認為警察隻是發現了炸彈,但沒有發現人,還是不要急于逃走,看看情況再說。

第二天,報紙上登載新聞,說有人要刺殺攝政王載沣,估計是因為朝廷的内鬥引起的。當時,汪精衛黃複生欠缺鬥争經驗,竟然對新聞信以為真,将懸着的心放下,豈不知這是朝廷放的煙霧彈。

二次刺殺載沣,黃複生被捕

暗殺小組決定第二次刺殺載沣,但是炸彈沒有了,錢也花得差不多了。于是商議由喻培倫去日本買炸藥,派陳璧君回南洋籌款。誰知,兩個人剛走不久,大批警察就包圍了照相館,黃複生被捕。

與此同時,汪精衛也在其住所被抓。原來,警察一邊穩住刺客,一邊通過炸彈制作材料秘密調查,先是确認了材料銷售店鋪,通過店鋪老闆找到了汪精衛。

1910年4月25日,大清國最高法院公開審理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沣案,主持庭審的是肅親王善耆(大漢奸川島芳子的父親)。庭審現場,汪精衛和黃複生都稱自己是主謀,另一個人并不知情。兩人均視死如歸,刺殺攝政王是死罪,多說無益,隻求一死。特别是汪精衛,利用公開審理的機會,大談革命道理,揭露載沣的立憲是假立憲真獨裁,呼籲人們都行動起來,推翻大清的統治,隻有這樣中國才能實作民主富強。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黃複生紀念館陳列室

善耆還不糊塗,看出汪精衛和黃複生唯求一死的決心。他向載沣彙報:這兩個人年輕人是想求死,以激勵革命黨的士氣,我們可不能輕易上當啊。載沣也認同善耆的說法。迫于當時革命形勢高漲,同時為了證明清廷是真立憲和仁德心腸,攝政王載沣決定免除汪精衛和黃複生的死刑,将二人改為終生監禁。

宣統下罪己诏黃複生獲釋,參加反袁鬥争

辛亥武昌起義爆發後,各省紛紛響應,清政府一面起用袁世凱以武力鎮壓;一面想以籠絡手段緩和人心。10月15日宣統下罪己诏并大赦革命黨人。11月6日,黃複生和汪精衛獲得釋放。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黃複生紀念館陳列室

​黃複生被釋後徑赴天津,組織京津同盟會,以為中央革命之樞紐。不久,黃複生前往上海,聯絡南方黨人,請求接濟。在滬,他建議滬軍都督陳其美利用江南制造廠的藥料,制造炸彈,以濟軍需。

1912年1月9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大總統派黃複生、熊克武接收川路股款,籌辦蜀軍。同月,黃複生任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3月7日,又被委為總統府印鑄局局長。為崇揚忠烈,黃複生等四十二人聯名呈請南京政府撫恤為革命壯烈死難的鄒容、謝奉琦、喻培倫和彭家珍為四烈士。

刺殺端方和載沣的革命者黃複生,命途多舛。他的故事很精彩

複生橋

​袁世凱繼任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黃複生随臨時參議院北遷。他見袁世凱心懷叵測,乃南下去上海。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袁世凱派人暗殺,引起黨人大憤。時徐寶山據揚州,其勢猖獗,黃複生精心研制巧藏炸彈于古物之中,5月24日徐啟匣被爆炸而斃。

“二次革命”失敗後,黃複生赴日本,創政法學校。孫中山在日本組織中華革命黨,黃複生加入該黨,旋被推為中華革命黨四川支部長;1915年4月,因任滿,改推龍光繼任。同年,黃回國謀再舉,在上海公共租界賃屋,秘密制造炸彈。6月,事洩入巡捕房,拘數月後由陳其美營救出獄,再去日本。

袁世凱複辟帝制失敗後,國家政權仍為北洋軍閥所把持,段祺瑞拒絕恢複臨時約法和召開國會。1917年秋,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移檄全國奮起護法,黃複生積極響應号召,組織四川國民軍讨伐。10月,廣州軍政府任命黃複生為中華民國軍政府四川國民軍總司令,盧師谛為副司令。為協調廣州軍政府與雲南唐繼堯的關系,11月孫中山改任黃複生、盧師谛為四川靖國聯軍總、副司令。

川戰爆發後,黃複生因病客死山城

1918年春,孫中山根據章太炎來自重慶的報告,以川中人心多歸熊(克武),是以改任熊克武為四川靖國軍總司令。随後,改委黃複生為川滇黔援鄂聯軍第一路總司令,駐重慶并兼川東道尹。由于兵力不足,加之援鄂師出無功,黃複生解印東下,寓居上海。

1920年,四川督軍熊克武與省長楊庶堪失和,川戰爆發。黃複生應楊之邀,偕盧師谛前往泸州,助楊組織北伐軍。在熊克武和楊庶堪之争時,黃支援楊。5月,黃複生所部将熊系重慶鎮守使餘際唐的江防軍擊敗。10月,劉湘助熊克武率軍攻入重慶,黃複生部不敵,退往涪陵,窮蹙于夔、萬之間。

1921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設立中國國民黨本部特設辦事處,黃複生被派為财政科主任。1923年1月,孫中山委任黃複生為國民黨本部參議。同年10月,北洋軍閥直系首領曹锟賄選總統,熊克武奉命讨伐曹锟,黃複生被任命為重慶關監督兼交涉員。1924年,熊克武在川戰中敗潰去粵,黃複生以父喪留成都。1925年國民黨中央特派黃複生等九人為四川臨時省黨部籌備員。1926年1月,黃複生以四川代表之一,出席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國民黨“二大”後,被推為國民黨四川省臨時執行委員會委員。3月,西山會議派在上海召開僞“二大”,黃複生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28年10月,黃複生任四川省政府委員,1930年任北平“擴大會議”海外部委員,後返成都,專辦國民黨四川黨務。1931年赴粵,11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四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1933年8月任國民政府委員兼政務懲戒委員會委員。

1936年黃因中風左身麻痹,落下話語不清的後遺症,于是,辭去懲戒委員職務。1943年被聘為國民政府顧問,1948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同年10月1日,病逝于重慶鶴臯岩和灣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