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以為的“大補湯”,其實對身體傷害最大!尤其是這2種要注意

作者:楊全彥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中老年朋友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大補”的建議,其中“大補湯”以其豐富的營養和滋補功效備受青睐。然而,背後的真相可能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美好

你以為的“大補湯”,其實對身體傷害最大!尤其是這2種要注意

。事實上,某些“大補湯”不僅未能為身體帶來預期的益處,反而可能成為健康的隐患。

誤入滋補誤區,當心“大補”變“大傷”

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認為肉類和各種藥材熬制的湯可以大補元氣,特别是對于體弱多病的中老年人來說,似乎更是必不可少的健康良方。但現代科學研究顯示,過度滋補實際上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尤其是以下兩種“大補湯”需特别注意:

高脂肪肉類湯:許多人喜愛的高脂肪肉類湯,如豬腳湯、牛尾湯等,雖然口感濃郁,但高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易導緻血脂升高,長期攝入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過量藥材湯:某些含有強效藥材的補湯,比如人參雞湯,雖被譽為能夠大補元氣,但如果未按體質和實際需要适量服用,可能導緻身體不适,如出現頭暈、心慌等症狀,特别是對于血壓等慢性病患者來說,更需謹慎。

這兩種情況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真相:并非所有的“大補湯”都适合每一個人。營養過剩或不适合自己體質的滋補,最終可能适得其反,給身體帶來負擔而非益處。

對身體傷害最大的兩種“大補湯”

你以為的“大補湯”,其實對身體傷害最大!尤其是這2種要注意

1. 高脂“能量炸彈”:羊肉湯

傳統觀念認為羊肉性溫,能補氣血、驅寒暖身,是以不少中老年人偏愛以羊肉煲湯作為冬季滋補的首選。然而,羊肉本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特性,加上長時間煲煮使湯汁中的脂肪含量進一步增加,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糖代謝異常(糖尿病)的中老年人來說,過量食用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2. “隐形糖源”:甜品性補湯

部分甜味的補湯,如紅棗湯、蓮子湯等,雖然原料天然,被認為有補血安神的功效,但其高糖分易被忽視。對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高血壓)、糖代謝異常患者而言,過量攝入這類“隐形糖源”會導緻血糖、血壓波動,長期下來可能加劇病情,增加健康風險。

健康飲食的原則與建議

平衡膳食:适量多樣

你以為的“大補湯”,其實對身體傷害最大!尤其是這2種要注意

健康飲食應遵循均衡多樣的原則,即膳食中包含足夠的蔬菜、水果、全谷類、蛋白質(來自魚、禽、豆類等)和健康脂肪。特别是對于中老年人群,更應注意食物的選擇和搭配,以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提高生活品質。

控制攝入量:避免過量

無論是日常飲食還是特定的滋補品,控制攝入量都是關鍵。特别強調對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攝入進行适度控制。過量的滋補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健康效果,反而可能因攝入過多的能量和不良成分而損害健康。

理智滋補:科學選擇

選擇适合自己體質和健康狀況的滋補方式至關重要。建議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需求,理智選擇滋補品種和食用量。對于存在特定健康問題的中老年人,更應謹慎選擇食材,避免盲目跟風。

你以為的“大補湯”,其實對身體傷害最大!尤其是這2種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