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作者:茶餘飯後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洞悉世事的能力

1688年1月27日,紫禁城送走了一位女子,她的離開讓千古一帝康熙悲痛萬分。

在她重病之際,康熙帶領衆大臣步行到天壇,誠心向上天祈求,自減壽命來換她的康健。

她是康熙的祖母,被奉為孝莊太皇太後,“孝莊”是她的谥号,後人多以此稱呼她。

時光退回到七十五年前,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博爾濟吉特家,一名女嬰出生,名喚布木布泰。

布木布泰十三歲時,出落成了草原第一美人,妙齡待嫁。

隻不過,布木布泰要嫁的丈夫,并不是和自己年齡相仿的男子,而是比自己大整整二十一歲的姑父,皇太極。

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是皇太極的大妃,結婚多年無所出。

于是,皇太極迎娶了布木布泰為側妃。

或許布木布泰也曾有過青春萌動,少女春心,但她更清楚自己出嫁的目的:

後金皇室一定要有蒙古博爾濟吉特家的血脈。

這是她走向孝莊太後的人生第一課。

布木布泰的青春期是在皇太極的後宮裡度過的。

這期間,她從草原無拘無束的公主,蛻變成了從不逾矩的側福晉。

和大多數嫔妃一樣,她被丈夫寵幸,并生兒育女,在世人眼裡,這就是夫妻恩愛了。

然而,直到姐姐的出現,布木布泰才發現,自己曾擁有的那些遠遠談不上是愛情。

和布木布泰成親九年後,皇太極迎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

誰也沒想到,皇太極對海蘭珠寵愛至極:海蘭珠入宮後,皇太極和她形影不離;

還将海蘭珠居住的宮殿命名為“關雎宮”,取自《詩經》的關雎篇,以示情真意切。

兩年後,皇太極登帝位,冊封後宮五妃。

海蘭珠雖入宮時間最短,卻被封為四妃之首。

一年後,海蘭珠便生下皇子,皇太極愛屋及烏視其為繼承人,在此之前,皇太極從來沒有考慮過太子人選。

可惜有情人難長久,孩子很快夭折了,海蘭珠也在三年後郁郁而亡。

這期間,布木布泰始終居妃位最末,在後宮黯淡無光。

不過,與初入宮時不一樣,看到了姐姐的榮光,她對自己所處的狀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與海蘭珠相比,她沒有得到丈夫的愛,這很凄涼。

但愛情可遇不可求,既然自己沒有遇到,那就在目前狀況下把日子過好,就像當初懵懂的她初入後宮一樣——事已至此,無需糾結,過好當下。

這是她走向孝莊太後的人生第二課。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隐忍不發的能力

五年後,皇太極猝死,是孝莊命運的分水嶺。

由于是突然去世,皇太極沒有拟定繼承人,此時最有威望的繼位者是大兒子豪格和弟弟多爾衮。

儲位之争一度達到白熱化,兩方劍拔弩張。

多爾衮眼看自己繼位無望,便以退為進,推舉布木布泰的兒子福臨繼位,這才達成了八旗共識。

三十歲的太後,五歲的皇帝,與其說是一位女子的籌謀,不如說是衆多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權力互相制衡結果。

孤兒寡母被推上了皇權的巅峰亦是刀鋒,理由隻有一個,那便是觊觎皇權的人,需要最好控制的傀儡。

當敵我力量懸殊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隐忍,布木布泰知道,自己必須先活下來,再談如何體面地活着。

這是她走向孝莊太皇太後的人生第三課。

順治帝登基後,多爾衮身為攝政王獨攬大權。

當下正是清軍入主中原一統天下的關鍵時刻,多爾衮能征善戰,很快被封為大将軍,賜敕印可便宜行事。

孝莊清楚:多爾衮貪權。

那便給他權,還加封到不能再加封的地步。

弱勢的母子看似軟弱,實則步步為營,這是一場漫長的博弈。

不久,多爾衮突發疾病去世,福臨終于親政。

但情況依然不容樂觀,放眼望去,整個朝堂都是多爾衮的勢力。

為顯哀思,順治帝追封多爾衮為成宗皇帝,極盡哀榮。

卻在面子工程之餘,收回了象征權力的攝政王的信符。

九個月後,蘇克薩哈等人首告多爾衮并坐實其謀逆罪,順治帝順勢削掉多爾衮尊号,撤掉廟享。

小皇帝的雷厲風行,自然離不開背後母親孝莊的引導。

隐忍至此,終于一擊爆發,孝莊母子在這場博弈中獲得了最終的實權。

無論野史把多爾衮和孝莊之間的感情描寫得如何美麗,但正史中呈現的隻有順治帝和孝莊太後長久的隐忍和抓住時機的奪權崛起。

行走在皇權的刀鋒之上,隐忍不發,一發必中,才是上上策。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真正有福氣的女子,都擁有這3種能力

獨當一面的能力

順治在位十八年,和孝莊的關系并不好。

孝莊出于母族利益選的皇後順治并不喜歡,他隻專情董鄂妃一人,像極了當年皇太極鐘情于海蘭珠。

奈何董鄂妃紅顔薄命,不幸早逝,順治傷心欲絕,竟然扔下天下追随紅顔而去。

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三大不幸,孝莊承受其二。

可她沒有時間去悲傷,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己必須獨當一面,顧全大局。

一如當年她帶着幼子,被推上皇權最高處那般,現在隻能靠自己走下去。

這是她走向孝莊太皇太後的人生第四課。

隻是這一次,她不再受制于人,而是手握主動權,拉着八歲孫子康熙的手,俯瞰着剛剛建立的清王朝。

康熙帝即位後,孝莊從來不幹預朝政,但是朝堂上的人事任免,康熙都會先告訴孝莊,然後執行,孝莊也常作書提醒康熙。

顯然,康熙皇帝的赫赫成就,有孝莊的一份功勞,甚至清王朝鼎盛時期的康乾盛世,也不可忽視孝莊所作的貢獻。

康熙曾這樣評價孝莊:

“憶自弱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緻有成。

設無祖母太皇太後,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從皇太極到順治再到康熙,從滿清入關、遷都、到一統江山開啟盛世,背後都有這位傳奇女性的身影。

縱觀曆史長河,不乏女子登上權力巅峰的例子,但是傑出者卻寥寥無幾,孝莊便是其中一位。

她的人生沒有開挂逆襲,反而從幼年離開草原就命運多舛,年少不得情愛,中年母子緣淺,兩次扶立幼子支撐王朝大廈。

但是,憑借着洞悉世事、隐忍不發和獨當一面的能力,她一步一個腳印,堅定而清醒地走完七十五年的歲月,留下了一段傳奇。

所謂的女子好福氣,說到底是讓自己有能力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