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作者:醫學顧事紅藍融合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趙光、劉志文、劉兆強、王繼民、顧建文、高俊峰、李科、段育忠、張莉、楊媛、高川、劉鑫、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興城特勤療養中心科、神舟醫療隊、航天臨床醫學科、醫研部

磁熱療法是一種利用電磁波産生發熱的原理,起到在軟組織以及筋骨筋膜等部位達到治療作用的理療方法,由特定的磁熱療儀器發出。磁熱療法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活血通絡,加速局部發炎吸收,消腫止痛,促進受傷組織的修複愈合作用,在臨床上主要用于軟組織的挫傷或者拉傷,慢性疼痛,如頸椎病,肩周炎,腰膝關節退行性病變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磁是人類生存的要素之一。地球本身就是一個磁場,由于地球自身運動導緻的兩極縮短、赤道拉長、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場強度正逐漸衰減。外加高樓林立、高壓電網增多,人為地對地球磁力線造成幹擾和破壞。是以,現在地球的磁場強度隻有500年前的50%了,許多人出現種種缺磁症狀。科學家研究證明,遠離地球的宇航員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綜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由此可見磁對于生命的重要性。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磁場療法,又稱“磁療法”、“磁穴療法”,是讓磁場作用于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線透入人體組織深處,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磁療的作用機制是加速細胞的複活更新,增強血細胞的生命力,淨化血液,改善微循環,糾正内分泌的失調和紊亂,調節肌體生理功能的陰陽平衡。

大陸是世界上采用磁療治病最早的國家。公元前180年,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齊王侍醫遂病,自煉五石(磁石、雄黃、曾青、丹砂、白矶)服之,口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東漢《神農本草經》一書亦載有“磁石味辛性寒,主周痹、風濕、肢節腫痛,不可持物”。南北朝陶宏景認為磁石有“養腎髒,強骨氣,益腎除煩,通關節,消痛腫”等治療作用。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載有治金瘡用“磁石搗末敷之,止痛斷血”。明代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用磁石治病也作了比較全面和詳盡的記載。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國外應用磁療也較早,公元200年曾有用磁石作瀉藥的記載。公元450年希臘曾有手握磁石治療痛風的報告。公元1000年阿拉伯人用磁石治療肝病。16世紀瑞士人用磁石治療脫肛、浮腫等疾病。以後相繼出現錄音帶等磁療器械。20世紀50年代曾有用磁性降壓帶治療高血壓及神經衰弱等報道。1961年第一次國際生物磁學會議後,産生生物磁學這一邊緣科學。磁場可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神經性頭痛、神經衰弱、面肌痙攣、支氣管炎、腸炎、潰瘍病、頸椎病、腰腿痛、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膽絞痛、膽道結石、尿路結石、鼻炎、皮炎、靜脈炎等。

一般來講,磁場療法無明顯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僅有極少數患者出現血壓波動、頭暈、惡心、嗜睡或失眠等症狀,一般不需處理,停止治療數日即可自行消失。

磁療主要有以下作用:

1.鎮痛:

①磁療的鎮痛作用是多方面的,如磁療能改善血液組織營養,因而可以克服由缺鐵、缺氧、炎性滲出、腫脹壓迫神經末梢和緻痛物質聚集等引起的疼痛;

②磁場能提高緻痛物質水解酶的活性,使緻痛物質水解或轉化,達到止痛的目的;

③磁場可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通過穴位下的神經反射來降低末稍神經的興奮性,進而達到止痛效果。

2.消炎消腫:

發炎的病因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兩種。

①生物性發炎是由細菌、病毒、寄生蟲引起的;

②非生物性發炎是由低溫、高溫、各種毒性、機械創傷等引起的。

一般來說,磁療對非生物性發炎和生物發炎的慢性發炎作用較好。因為磁場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強,組織通透性改善,有利于滲出物的消散、吸收;加之磁場還能提高肌體的非特異免疫力,使白細胞活躍,吞噬能力增強,故而有消腫消炎作用。

3.降壓降脂:

①磁場能加強大腦皮層的抑制過程,對植物神經有調節作用,使肌體微循環功能加強,可引起血壓下降。

②磁場能使膽固醇的碳氫長鍊變成短鍊,成為多結晶中心,加上紅細胞轉動,使膽固醇易沉着于血管壁上,而易于排出,是以又有降血脂作用。

4.鎮靜:

磁療對經絡和神經、體液等都有一定的調節作用,不僅可以改善睡眠狀态,促進入睡和延長睡眠時間,還能緩解肌肉,減輕瘙癢等。

5.抑制惡性良性腫瘤:

磁療對良性和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①過度性惡性良性腫瘤,如纖維瘤、脂肪瘤等,可使之縮小或消失;

②對惡性惡性良性腫瘤,如消化道惡性良性腫瘤、淋巴惡性良性腫瘤、肝癌、腎癌等,亦可改善症狀、抑制生長或縮小腫塊等。

目前,

常用的磁療器材鋇鐵氧體、銀鐵氧體、钐钴永磁等,磁場強度為2000~3000高斯。常用的磁療用品有各種磁療機(器)、磁療降壓表、磁療帶、磁療片、磁療項鍊、磁療乳罩、磁療短褲、磁療眼鏡、磁療背心、磁療枕、磁療手飾、磁療椅、磁療杯等。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随着人類對太空探索的不斷深入,航天員在太空中所面臨的生理和心理壓力也日益凸顯。太空環境對航天員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産生了許多不利影響,如肌肉萎縮、骨密度減少、心血管問題、免疫力下降等。是以,航天員的康複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溫熱磁療在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應用及其對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益處。

一、太空環境對航天員的影響

1. 肌肉萎縮:在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肌肉會逐漸萎縮,導緻肌肉力量減弱。這是因為在失重狀态下,肌肉不再承受地球重力的負擔,進而導緻肌肉逐漸減少。

2. 骨密度減少:失重環境同樣會影響航天員的骨骼健康。由于缺乏重力刺激,骨骼中的鈣和其他礦物質會逐漸流失,導緻骨密度減少,增加骨折的風險。

3. 心血管問題:在太空中,航天員的心髒需要适應失重環境,這可能導緻心血管系統的調整。此外,由于血液在失重狀态下的分布發生變化,航天員可能會出現血壓波動等問題。

4. 免疫力下降:太空環境對航天員的免疫系統也有影響。長期處于高壓、高輻射的環境中,航天員的免疫力可能會下降,容易感染病毒和細菌。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二、溫熱磁療的原理與應用 溫熱磁療是一種結合了溫熱療法和磁療的自然療法。溫熱療法通過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進而達到緩解疼痛、消腫、促進組織修複等目的。磁療則是利用磁場對人體産生生物學效應,通過調節細胞内外的離子濃度、改善細胞膜通透性等途徑,促進身體健康。

1. 溫熱磁療在航天員康複中的應用

(1)緩解肌肉萎縮:溫熱磁療可以通過提高局部肌肉的溫度,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的氧氣和營養供應,進而緩解肌肉萎縮。

(2)增加骨密度:溫熱磁療可以刺激骨骼生長,增加骨密度。通過磁場的作用,可以調節鈣、磷等礦物質的代謝,促進骨骼對這些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3)改善心血管功能:溫熱磁療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血管功能。溫熱作用可以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磁療則可以調節心髒的生物電活動,使心髒跳動更加規律。

(4)提高免疫力:溫熱磁療可以調節神經系統和内分泌系統,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通過改善細胞膜通透性,磁療有助于提高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強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

航天員康複過程中的溫熱磁療:緩解太空環境影響的自然療法

三、溫熱磁療的益處

1. 無創性:溫熱磁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法,不需要手術或藥物,對航天員的身體無損害。

2. 可操作性強:溫熱磁療裝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攜帶和使用。航天員可以在康複過程中随時進行溫熱磁療,提高康複效果。

3. 綜合作用:溫熱磁療結合了溫熱療法和磁療的優點,可以同時改善多種症狀,提高康複效果。

4. 安全性高:溫熱磁療的安全性較高,一般不會産生副作用。在适當的溫度和磁場強度下,溫熱磁療對航天員的身體無不良影響。

總之,溫熱磁療在航天員康複過程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溫熱磁療,可以有效緩解太空環境對航天員身體和心理健康的影響,提高航天員的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溫熱磁療在航天員康複領域的應用将更加廣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