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作者:青島西海岸釋出

“以舊換新”,正加速走進每一個人的生活。

繼3月中旬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作出重大部署後,連日來,地方版“以舊換新”政策密集出台。4月3日,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的實施方案。4月7日上午,山東省召開視訊會議,部署推進高水準工業技改等“六大工程”,要求以更新換代培育新質生産力,促進經濟轉型更新和城鄉居民生活品質提升。

作為黨中央着眼高品質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以舊換新”政策有何深意?又該如何推進?我們不妨從處理好以下三對關系着手。

一、新與舊

新舊交替既是自然規律,也是社會發展規律。新事物在舊事物的基礎上成長,舊事物在新事物的發展中轉化。“以舊換新”要讓“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既要求新求變,發展好“新”的,也要各歸其位、各安其所,妥善處理好“舊”的。

時代的“新”風口。“曾經的摯愛,總是很快淪為‘時代的眼淚’。”有網友開玩笑說,就好比你永遠也買不到最新款的手機一樣,家具家電産品也是如此。近年來,家具家電的智能化更新,汽車的電動化發展加速了産品的更新疊代。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三翼鳥智慧家電家居一體化定制場景

“以舊換新”政策恰逢其時。2009年,大陸汽車、家電等領域的“以舊換新”政策相繼出台,經過10多年的使用周期,産品自然壽命到期,一大批家電家具和汽車産品都到了更新換代期。以電視為例,十多年前市場主流産品的尺寸大多是42英寸,而目前暢銷的則是65-75英寸,不少家庭都有更新換代的需求。

大規模裝置更新是傳統産業更新的内在需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蓬勃興起,大陸制造業發展呈現出新的轉型更新趨勢,相關産業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都在迅速推進。山東省在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六大工程”中提出,要加快淘汰更新能耗排放不達标、安全風險隐患大的老舊裝置,積極推廣先進适用節能降碳技術裝置,打造一批“數字領航”企業、5G工廠。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卡奧斯工業網際網路生态園冰箱智能制造産線

不輕言“棄”舊。汝之閑置,彼之珍藏。舊物的生命可以在流動、轉讓中得以延長。近年來,依托移動網際網路的便利,舊家具、二手車等紛紛“走”向線上平台,被循環共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二手物品”的價值,讓舊物“重獲新生”。2023年,某二手交易平台的日交易額已超過10億元。

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把垃圾資源化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朝陽産業。比如,廢棄不用的手機就是一個“寶”。一部手機配件中含有超過60種元素材料,資源回收企業可以從1噸舊手機中提煉出約200克黃金和多種可再生材料。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廢舊手機是個“寶”

此次“以舊換新”将探索推動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加快“換新+回收”物流體系和新模式發展,打通綠色循環經濟建設的“最後一公裡”。山東省提出,将完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積極推行“網際網路+回收”,支援耐用消費品生産、銷售企業建設逆向物流體系。到2025年報廢汽車規範回收拆解量将達到60萬輛,廢舊家電回收量将較2023年增長15%。

二、存量與增量

存量和增量互相依存、互相轉化。一方面,存量是增量的基礎,沒有存量,增量就“無根可依”。另一方面,增量是存量的轉變,沒有增量的産生,存量将老化停滞而失去出路。“以舊換新”将是一個做大增量與調優存量并舉的過程。

“無中生有”,從存量挖掘增量。與前幾輪以舊換新政策出台時的市場環境不同,目前大陸汽車和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市場已從單純的“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此輪“以舊換新”着眼于“從存量挖掘增量”。

一方面,汽車、家電、家具等耐用消費品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以舊換新”将推動消費者将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在“無中生有”中創造市場增量。比如,對消費者來說,家裡勉強能用的家電可能已經超過合理壽命,但一直沒有更換。如果政策給予換新補貼,消費者就可能提前換上更智能的新産品,讓消費潛力轉變為消費動力。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多地推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 圖源:中國汽車報

另一方面,産品更新換代的需求将“撬動”原有存量市場,打開新的增量市場空間。簡單來說,過去的家電、汽車促消費,很多是為了填補增量消費空間,是刺激從“無”到“有”的消費需求。而這一輪“以舊換新”是在原有的存量市場中挖掘增量空間,是從“有”到“優”的消費潛力釋放。企業要想吃下“以舊換新”的市場紅利,就必須在“優”和“好”兩個字上下功夫,比如,推進産品在綠色低碳、智能互動等方面的疊代更新等。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有中出新”,以增量盤活存量。如果說從存量挖掘增量是“無中生有”,那以增量盤活存量就屬于“有中出新”。新一輪“以舊換新”不僅要拓展增量市場,更要激活存量市場,加快落後産能出清和技術疊代更新。

以增量盤活存量,最終還是要引入變量。比如,在傳統生産力條件下,一些産業難以突破瓶頸,通過引入智能化、綠色化技術,培育新質生産力,生産效率與産品品質都将得以提升。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加快落後産能出清,培育新質生産力

這個“變量”,可以是科技創新,可以是體制機制革新,還可以是新的生産要素。就如同向平靜的水中丢入一條“鲶魚”,新的“變量”會讓各種存量資源“動”起來,打破固有界限、激發潛在能量,讓“老樹發新枝”,構築起新的競争優勢。

三、供與需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新一輪“以舊換新”一頭連接配接市場,一頭連接配接生産。在需求端,“以舊換新”切中消費者對大宗消費品的疊代更新需求,拉動内需增長。在供給端,“以舊換新”将倒逼行業技術創新和産品更新,進而推動行業整體轉型更新。

創造需求,而不是迎合需求。“在汽車出現之前,如果你問消費者需要什麼,他會回答需要一匹更快的馬。”這句話講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如果體驗足夠革命性,就能創造需求,而非簡單地迎合需求。

“以舊換新”首先要通過創造新需求吸引消費者換新。比如家電領域的智能化更新,安裝智能門鎖可以通過3D人臉識别監測到使用者回家,門鎖打開後,客廳燈光自動亮起,空調主動調節到使用者習慣溫度,電視自動連接配接到上一次未看完的節目。在這個場景中,盡管家電的基本功能沒有改變,但産品的智能化更新創造了新需求。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位于青島的國家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

通常來說,消費者對已有産品進行更新換代的積極性往往低于從無到有擁有一件産品的積極性。隻有主動創造新需求、滿足新需求的企業才能吸引消費者“換新”,企業要下大力氣研究新品類、新場景,努力擷取增量發展空間。

供給發力,實作供需動态平衡。消費是社會再生産的終點,也是新一輪再生産的起點。消費産品的結構變化最終将傳導到生産端,倒逼生産者優化供給側結構,進而拉動社會投資,暢通經濟循環。

推動“以舊換新”,更快速的供給側更新是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赢得市場的關鍵。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大資料、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重塑了汽車行業的營運模式和盈利模式,許多企業開始運用大資料分析産品和服務需求,然後從供給側發力,創造能夠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的産品服務,真正實作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産能過剩。

以舊換新,為何讓人動“心”?

此次“以舊換新”還将使用标準指揮棒帶動相關産業綠色化、低碳化更新,企業需要根據能耗、排放、技術标準調整産品線布局,加大對綠色、智能産品的研發投入。

消費既是生産目的和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展現。新一輪“以舊換新”是注入消費市場的“強心劑”,也是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的“助推器”。“以舊換新”将帶來“煥然一新”,“煥”出内需新活力,“煥”出市場新動力。

(編輯:L,本文由西海岸釋出制作,來源于青島宣傳,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