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0多歲的她們,依然徘徊在生育中心門口…

作者:甯甯0918

(故事綿長悠悠道來。春日午後建議音頻)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來自于我家!

我們是個蒙族的大家庭,有一個比較古怪的姓,别人一聽就知道。哦,少數民族吧!

在北京有許多人都不是原住民,一說起自己的家族是什麼時候來到北京的,像我們這撥人都會笑笑說:我們是四九城。

怎麼叫四九城呢?就是49年進的北京城。的确,我父親和我大伯都是在剛解放的時候來到北京的,随後落地生根在這裡繁衍生息。于是若幹年之後,一個大家族就出現了!

許多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奇怪之處,比如說三代之内排行第幾的人,必定得出點什麼幺蛾子,

再比如說每逢哪一年,這個家族就得有點事兒。一大堆人在一起生活的時間長了,肯定能夠總結出點什麼屬于自己的奇特規律,而我們家的奇特規律就是: 姑奶奶都比較衰!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的上一輩的姑奶奶,也就是我的姑姑,很早就夭折了,她轉身退場的時候還是個小姑娘呢。

而我呢,作為我們這一輩裡,唯一的一個姑奶奶身體不好。我無法生育,是以離過婚。等我下一輩的姑奶奶。如今有兩位。位呢,還是個剛上幼稚園的小朋友呢。

另一位呢,已經是一個44歲的中年人了,在大家族裡,一輩人的年齡差距有這麼大是常事兒,但問題是這位姑奶奶的命運也很坎坷!

她的名字叫大園子,當然她有一個好聽的大名。那是供同僚上司叫的名字,我們就叫她大園子。

大園子,這人是個迎着80後的第一縷朝陽成長起來的大寶寶,她的成長史挺平順的。一落地,各種預防針就都給她招呼。稍微大幾歲什麼糖丸魚肝油鈣乳一樣也沒落。蒙滿民族的姑奶奶,本來就以身體健碩,圓盤大臉而著稱,再加上營養好,父母的身材都很高大,于是乎一個足足繃繃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女寶,就這樣被我們培養出來了。

文能練拳擊,武能學奧數。園子上學的時候沒太讓人操心,反正這孩子啥啥都好,是所有老師的:出面寶。

所謂出面寶,就是能夠給學校掙得榮譽的娃,你像什麼書法比賽,講演比賽,奧數比賽,朗讀比賽,當然還有全競技比賽,跑跳投扔鉛球,這咱娃都是杠杠的。大學畢業之後,園子放棄了父母為他安排的工作,轉而去了一家外企。剛開始大家都反對。可人家在機關裡工作的挺好,一直幹到今天。

她們那個企業是一家大型機械公司在華的辦事處,大園子是一個挺有經驗的技術銷售。

前一陣我還問她:你們這個工作受不受現在經濟寒潮的影響?大園子聽了之後眨眨眼說:“原則上不太會,我們這個行業的賽道比較窄,能夠入場的企業很少,我們以前都是老和中船保利一塊競标,至于現在,稍微多了幾家,但也很有限。

算了算了,人家那工作專業性太強,動不動就是寫個流程,掌握個參數啥的,那些事咱都聽不明白。

我們家這位園子姑奶奶,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沒讓大人操心,是以本着此消彼長的原則,您就把那心都歸攏到一塊兒,專門為她的婚姻大事操就可以了,在這個領域裡,大園子的父母奮鬥了好多年……

如今,在複盤一下大園子之是以以44歲高齡,還徘徊在生殖輔助中心好門口,造成這樣的局面,可以用八九十年代的片兒警評價少年犯的那句話:

“你之是以有今天,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還有你自己的原因。”

咱絲毫沒有冒犯誰的意思。因為誰挨紮了誰心疼,誰家的娃讓人打了,誰着急。被社會與現實毒打也是打呀!往往這種打才讓人疼的深入骨髓呢。

是以在這兒我也想說點掏心窩子的話。如今随着單身人群的擴大和丁克思想的風行。未來會有許多女性在後半生會面臨一個巨大的遺憾,那就是無子。終身無子。而面對這遺憾的,那種深深的悔悟,往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讓人覺得特别痛心的。

同樣是終身無子,像我這樣的人,就沒有任何悔悟心理,咱很坦然,為啥呢?因為我這種情況,不是由年輕時的錯誤選擇造成的。我這屬于天災命定。既然是天災,那接受者往往都會心平氣和。

打個比方。今年下雹子,家裡種的瓜全都給砸癟了,這事兒沒啥,我們老家就經常會遇到過這事,唉聲歎氣,甚至于黯然流淚,那都是有的,但是擦擦眼淚,咱接着幹。

我們莊戶人家本身就是靠天吃飯,荒年豐年花插着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很正常。但如果是俺家種着種着瓜,突然來了個什麼割資本主義尾巴工作隊,把俺家的瓜全抄走了,這事兒就讓俺氣憤了。我們老家有一戶人家就遇到過這種事。在70年代末,有個被沒收瓜的老漢,是以特别不服!

這件事從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我和我侄女大園子,俺倆的一種結果,兩種心态。

像我這種情況,醫生說就不可能生孩子,因為長期服用某種心髒病藥物,會對生殖系統産生重大影響,無論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我一個鐵皮大鳥,這事兒跟咱都沒關系了。

但問題是像我侄女兒大圓子,她這鳥羽翼豐滿,可也沒了下蛋,如今可不腸子都青了。這娃本來是一個羽翼豐滿的幸福鳥啊,能在天空翺翔,能在地上奔跑,可這樣的孩子如果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生育能力,被她的錯誤人生選擇,給活活耗沒了,你說她冤不冤?

純屬:起大早趕晚集,買了機票沒登機!

一說想到這兒,我就特别氣憤。

現在網上很多宣傳,那都是很偏頗的,嘴都歪到後腦勺去了。

許多女性把自己在婚姻中遇到不幸的個例,以及對整個社會的結構性不滿,全都歸結于婚姻,歸結于男性,歸結于生育,甚至是家庭。弄得一個個婦女,仿佛隻有當了孫悟空,這樣人生才會幸福穩妥!

比較通常的文案就是:“看看婚姻給女人帶來了什麼?”

每到此時我就想說,婚姻就是一個政策。

我們機關以前就是專門搞政策調研的。調研最忌諱的一點就是,隻看這個政策給某一個群體帶來了什麼。這種偏頗的調研,一直是我們所批判的,必須要全面,必須要全面,重要的事說三遍!

你得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去全面的考量在這個政策中受益的,和因為這個政策而受到損失的情況,把這些都全面調研出來,綜合利弊,不能隻看好,或隻看壞。同理,現在很多人就隻談婚姻的壞!甚至于把一些自己遇到的困難,也都歸罪于婚姻裡。

比如說有人把自己的衰老,歸功于婚姻,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歸功于婚姻,把自己所有的難處,都歸罪于丈夫,歸最于那個讓她過互助生活的制度。但那隻是她個人的想法,或者是她個人在一段時間内的遭遇,并不代表所有人。

婚姻給女人帶來了什麼?任何人都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性。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就是搞移植的醫學專家。婚姻給許多女性帶來了什麼?這個問題在他看來,就是帶來了器官。

有許多丈夫把自己的器官移植給妻子,而這種偉大的愛在他那很平常。用他的話說,老百姓到哪兒去找那麼多供體,可不就是親戚幫忙。

而在我身邊,許多體制外的女性在45歲之後,失去了職場的競争力,這時他們的丈夫就站出來安慰妻子說:“哎呀,再交幾年社保不就能退休了嗎?你好好在家帶帶孩子,最近咱孩子要面臨中考(或者是聯考)你就主要忙這塊吧。我多幹點咱家在僅僅就都有了。

你看婚姻給這些女性帶來了财務與生活的雙重穩定。

當然,還有另一些女性出身貧寒,家裡連吃肉都得算計算計。而通過婚姻,她擁有了跑車鑽石,甚至于出國豪華旅行以及航空公司的白金卡。

可問題是這樣的人都不會跑到網絡上去喊:“婚姻給女性帶來了什麼。”因為她們對自己的婚姻很滿足,如果都滿足了,誰還對外面宣講啊?

中國人向來講究藏福納材。真正在婚姻裡享福的女性都很低調。這就像是如今,在網絡上炫富的十有八九都是假的,真正的富二代不炫富。

同理,婚姻幸福的人也都不上網宣稱自己過的幸福。除此之外她們還往往更愛看一看别人在婚姻中遇到的困難和苦難。給自己那過于甜蜜的生活加點鹽。

過去有句話:享福人看苦戲。

那意思就是宅門裡舒舒坦坦的大太太,往往就愛看秦香蓮孟姜女,為啥呐?就圖給自己那如蜜似糖的生活調劑調劑呗。可真正的小寡婦,要飯的,你看她愛看孟姜女嗎?别說孟姜女了,你給她唱出祭江,她也别扭呀!

其實我以前也是秉承着這種原則,一說起日子來,咱就說還行,一說起丈夫來,咱就說湊合。甚至于還得客氣兩句,“嗨,我們家那位就那樣,氣人的地方也多着呢。”但如今我在網上寫東西,寫多了,也有一些人來看了,

至于還有一些人把我的文章搬到其他的網站上去進行宣傳,哎,聲明一點,我這人對這沒意見,随便搬,希望大家多宣傳。為啥呢?我是發自肺腑的想對許多年輕人說一句:“别讓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賺走了你的幸福,别聽那些歪嘴婆子的經!”

婚姻給女性帶來了什麼?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它帶來了女性的可持續發展,也就是說,為你帶來了一個孩子。

當然,在這裡又有許多善于叫闆的小仙女,會跳着腳的喊道:“沒有男人,我們照樣生孩子,我們去外國買洋人的蝌蚪回來之後,造合資産品。”

其實這事兒可不可行?可行。但是可行性很小。

首先生出一個怪模怪樣的混血孩子,那不是一隻混血貓,那是要在世間屹立百年,經曆社會的考驗的:人。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是個馬來西亞裔的華人,可他的模樣基本上和白人差不多。他白皮膚卷頭發,一雙碧綠如玻璃一般的眼睛,輪廓完全是西化,這讓他在華人世界裡非常尴尬。

那種尴尬是不經曆其身,所不可言狀的。一個異類。他一生都背負着這個壓力,因為他有個中國姓,他成年後混的也是中國人的圈子。可真正的中國人,華夏子孫,誰會對一個白膚碧眼的人,産生民族認同感呢?大家都叫他鬼佬,這甚至影響到了他的婚配。

但實際上他隻有1/8的歐羅巴血統,但就是這麼寸,這1/8成了他的顯現基因。

其實他和我的情況一樣,我也有1/8的歐洲血統,但那隻給我帶來了一頭卷發,再搭上我是個女的,大夥都認為我愛燙頭呢。有一個和我認識了半輩子的朋友,那天還說呢,

打你剛畢業那會兒,你就燙頭,哎,這麼多年你一直燙,這發質也沒受損。

我自己的家事,除了在網絡上之外,在現實中,我不大與人講,那位俄羅斯曾祖母,隻在我身上留下的很少印記,頂多冒充一下托尼老師的作品,這不影響我在個龍的傳人的圈子混日子。帶一張完全西化的臉,在小的時候可能挺時髦,可随着我們國家民族認同感的增強,30年之後,50年之後,你考慮過這個“産品”的未來受歡迎程度嗎?

這是其一。

而其二呢,一個女性單獨撫養孩子,我真知道一位事業上很有成就的女性,她打算用一系列的操作給自己帶來一個孩子,但前提是她說自己要先移民。

因為她覺得在國内的學校裡,在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的情況下,她無法向孩子解釋你的爸爸,隻存在于生物學範疇内,并不存在于法律範疇内,這是很挑戰孩子自我認同感的,這不是一件輕松的,可以用來開玩笑的事兒!

而在國外呢,這些事情就好辦多了。因為在有的國家,許多人關系不錯的人,就可以互相借個蝌蚪。算是來個傳精送寶支援三線。有的國家的人對家族的概念比較淺,特别是在美國,澳洲這種曆史短的國家,您要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夠嗆!

生活不是網絡,沒有那麼多的寬容,很多人發情緒唱高調的時候容易,真到自己坐下來,有多少女性能夠做一個單身媽媽。

單親媽媽就夠難的了,那好歹還有個前夫,多多少少能掏點撫養費呢?作為單身媽媽,你一個人把孩子撫養大,而且還要保證他的身心健康,甚至于保證他以後在社會上能夠和别人同等競争,不被排擠……

這對于女性來說,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精力上,甚至于在心理層面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九成九的女性幹不來。

而要想清楚以上這些問題,是需要一些社會閱曆的,當你的社會閱曆能夠支撐你做出正确選擇的時候,往往選擇權已經不在你這兒了。

其實我之是以這麼感慨,甚至于有一些氣憤,就是因為我陪大園子去北京某著名生殖輔助中心就過診,有好長一段時間她都得去那兒定期注射一種激素,以推高各項名額。這裡面有非常多的專業知識點,咱對于醫學一竅不通,是以在這兒也就不做輸出了。我隻知道大園子,在這方面吃了許多苦。

反正高齡生育是一個很具有挑戰性的事兒。個例咱就不談了。那永遠是個例。前兩天聽說有個埃及老太太65歲,不知咋的,一不留神,一口氣生了仨大胖小子,堪稱當代子孫娘娘。但這永遠是個例。

用醫生的話說,有人70歲跑馬拉松,這不新鮮。但是你能說所有不能跑馬拉松的70歲老人,都是非正常情況嗎?

大園子馬上就要迎接的45歲。以這個時間點為例,在這個時間段上,有一大半女性都無法做出,每個月準時交出五顆健康卵子的生子KPI了,而在25歲到30歲的這個年齡段,别說是一個五顆,就算是七個五顆,也沒問題。

說句農村大糙話說:那是一肚子籽!

而數量保持在一定水準的卵子,才能夠保證生育出健康優質的寶寶,畢竟女性不是圖享受生孩子的過程,她們是想要一個正常的寶寶。

大齡産婦的高緻畸率,就是在那兒擺着呢。

除此之外,高齡備孕還要忍受本身基礎病的困擾。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裡,許多女性已經開始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甚至是一些心髒病的前期了。這和個人保養沒太大關系。許多是來自于基因的。就像是我們家族,高血壓情況頻發。大園子如今的血壓已經在正常值的上限了。我好幾個弟弟已經開始吃藥了,這事兒是刻在基因裡的,而這類疾病對于求子女性來說,又是一重挑戰。

除此之外,你還得面對激素水準的考核,輸卵管能否正常工作的考核?子宮壁薄了厚了都不行,月經是否正常,這也很重要。哎呀呀,用一個老丈夫的話說,花盆也難,種子也難,澆水也難。早幹嘛去了?一過40,全都難!

紅軍不怕遠征難!

渴望當媽媽的中年婦女們,有的在負重前行,有的在咬牙堅持,有人在積極摸索,甚至于還有的人幹脆出國尋找另一條管道。40歲想生育的女性,擠滿了各個三甲醫院的生殖輔助中心,她們來這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聽一聲:媽媽!

在此很多人又發怪論了。幹嘛偏要生?去抱養不行嗎?其實我不知道别的地方,反正在京津這種大城市裡,孤兒院裡的寶寶早就供不應求了。太平盛世哪那麼多孤兒,健康的基本都被領走了,剩下一些不健康的,或是有重大缺陷的,國家會把他們照顧起來,很多家庭真領養回去,反而弄不好。對雙方都不合适,畢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那種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準備,來迎接一個殘疾孩子。

除此之外呢,有人又說了,孩子能給你帶來什麼?自己一個人做丁克也挺好。其實有這種觀念的人肯定存在,但絕不是大多數。

我們如果把是以精力都用在和自己的本能相叫勁上,那麼遲早有一天你會覺得筋疲力盡。

許多人渲染,無子女無親人的老年女性,到了晚年照樣很幸福,我不知道這是以何為根據的!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在我周圍有許多不缺吃不缺喝,而且家裡都有百平大房子的中老年單身女性。在她們當中不乏知識分子。

但是她們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單身。無論是從一開始就選擇了單身,還是有短暫婚史随即離異。反正這些孤零零一個人住在大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的女性,并不像她們表現的那麼光鮮,之是以我能夠走入這個群體的深處,是因為我本身也沒有孩子,

是以本着打鑼的不瞞變戲法的原則,同病相憐的人,大家倒可以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

絕大多數這樣的女性最後都後悔了。除非是有個例。比如說有一位大姐家裡有精神病史,她是真不敢結婚,一門三瘋,這就是她所面臨的巨大壓力,你說她哪還敢結婚生子啊?

還有一位大姐,她的确有很深的宗教信仰,如今在伺候老娘,屬她講話:“把老娘伺候走,我就自在了。她要入她的那個門,對此她向往已久了。

她的那條路,路上并不是摩肩接踵,而是真正的人迹罕至,很少有人能夠有那種悟性。這位大姐從十歲就斷葷腥了,如今都已經快60了,你就說說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條。

而除了這些極個别現象之外,絕大多數主動,或被動的選擇單身的女性,都有一個困擾,那就是抑郁。

無論是抑郁症還是抑郁情緒,精神類的困擾似乎都饒不過她們。一位獨身一輩子的女性曾對我說:

“我身邊總有一個幽靈時隐時現。”的确,她和抑郁症已經抗争了快十年了,自從她58歲,被調崗準備退休開始,對于自己未來的晚年生活,她就并不看好。

光鮮亮麗,鮮花着錦,那都是給外人瞧的,真正自己過的怎麼樣隻有自己知道。面對四面牆,家裡冷冰冰,就算是想喝口水,都得自己燒。一個噓寒問暖的聲音都沒有。退休之後,你就是一座孤島。這種情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的。是以這位大姐坦然道:“我不希望自己長壽差不多就得了。”

我認識好幾位醫生,都是幹惡性良性腫瘤的,用他們的話說,最不願意遇見的一類人,就是單身無親屬病人。這種人特别容易放棄治療,心氣兒差,我們的工作這麼忙,實在是沒有工夫給他做心理輔導。

有一個醫生非常感歎的對我說,我有個乳腺癌病人跟她一說要做手術,扭頭就走。過一陣子,有她的一個群裡的病友告訴我,那誰,自我了斷了!

哎呀,這位惡性良性腫瘤醫生驚呼道:“她那手術剛哪到哪啊?他身體素質那麼好,又是練瑜伽又是馬拉松,她的術後成功率,我敢打保票啊!再活二十年沒問題!

同樣和她情況差不多,甚至于身體比她還差的一位女性,在接受了這種手術之後,還跟家一邊開着小賣部,一邊看着小孫子,一邊照顧如今剛上初一的外孫女。洗衣做飯樣樣能拿,家裡家外忙不停。那位農村婦女說:“我可不敢歇下,我得往前奔。看着孩子在一天一天的長大,我這心氣,比那高粱地裡的高粱還高呢,您就趕緊給我治吧!”

當然說到這話的時候,又有人會說了:“生命不在于長度,在于精度。”對這種杠精,我很讨厭。那剛生下來沒多久就因為百日抽,撅過去的夭折娃,是不是也很幸福呢?我們老家以前老有這種情況,解放前特别多,解放後少了,你總不能說那些孩子和百歲老人一樣享福吧!

不過如今讓人感到還有一絲欣慰的是,即便大園子無法生育自己的後代,她依然擁有一雙兒女。這是她現在的丈夫給她帶來的。這位長得有些像樸樹的,身材消瘦的清華高材生,大李到我們家來,那陪嫁的随身寶貝,還真不少!

他有老娘一枚,叫李大媽。大媽身體不太好,但脾氣很好。這個早年在門頭溝糧店工作的售貨員大嫂,總是笑眯眯的,他還有兒女一雙。

小的叫李妞妞,今年才四歲,大的叫李寶寶,今年已經上學了,這是前妻給他留下的。前妻如今遠赴澳澳洲,奔向外觀闊老頭了。夫妻倆倒也沒仇,反正就是各自奔東西,各自尋幸福吧!

作為空姐的前妻,如今在澳洲和一個闊老頭,住在大莊園裡。成了标準的土澳小鎮貴婦。而丈夫大李呢?則憑借着優雅的身姿,和儒雅的氣質,赢得了花癡大圓子,這位四十歲也沒出門子的老姑娘的,房子着火。當她看到了這個落魄中年男那暗淡傷神的目光之時,那顆砰砰打鼓的心呀,就按不住了……

雖說老姑娘的戀情是猛了點,但是咱砸實惠。大園子伸手一揮,如神筆馬良一般,把這位落魄中年清華男,從他那小兩居的老破小裡,給拎了出來,再把他那一對小兒女,還有個生病老娘,從沒人看,沒人管的混亂劇情裡,給翻了個片。

家貧等來大拆遷,甄嬛出了甘露院!

如今他們住在一套大平層裡,無論是夫妻倆,還是小朋友,還是婆婆,都擁有了自己的房間,家務活井井有條,廚房裡中西分離。一位全職保姆和一位小時工,輪流出現在家裡。

他們的陽台很寬大,站在那裡可以俯瞰朝陽公園,一邊品茗一邊賞花,在看着蹦蹦跳跳的一對高顔值寶寶,哎,用大園子的話說:“奮鬥半生,我這點錢終于有地方兒花了!”

“年輕的時候,你可能會滿足于,愛馬仕為你帶來的羨慕,但是年齡大了,幸福家庭,才是你真正能夠享受生活的必備條件。”

這是一個40加大齡小姐姐,發自内心的感慨。

看看大園子如今的一兒女。那個活潑扭答出來的小妞妞,哎呀,活脫脫一個鬼精靈。她穿着紅色灑金的馬面裙,再配上粉白繡花小衫。一隻掐絲點翠的花步搖,插在她的墜馬髻上。款款走來,妞妞穩穩地向我曲膝下拜,口中嬌嫩嫩的稱道:老姑奶奶萬福金安!

哎呀呀,這個漢裝小女孩,活脫脫就是從古畫上走下來的三月小花仙。

而旁邊的小小子李寶寶呢?

這個小夥子穿着一身白色的跆拳道服,給我們展示了一通拳腳,完後還對我說,他打算去考級,以後要考到黑帶,到時候要參加奧運會。我聽到這話哈哈大笑,一下子把他抱到懷裡,小小子身上肉乎乎熱乎乎的像個小火爐。

“李寶寶,你的習武時間差不多了。”大園子在旁邊催促着。小小子聽了這話,趕緊從我懷裡掙脫,他說:“哦,對了我得去換身衣服,一會兒去上機器人的課。”

看到他蹦蹦跳跳的消失在大廳裡,哎呀,我這心中也暖暖的。

這才像個家呢!有孩子在歡笑,有先生在品茶,有小貓在喵喵,也有主婦。大園子圍着花圍裙,坐在沙發那,一邊翻動着手機裡的菜單,一邊調味着手中的烘焙。哎呀呀,這是一個幸福的周末正午。想想對于大園子來說,這不也是一個幸福的人生正午嗎?

其實,對于婚姻,尤其是對這種,和二婚有子男士在一起組合的婚姻,會遇到許多麻煩。

比如說孩子的親生母親回國來探望他們,你怎麼接待。婆婆年齡大了,身體不好,你怎麼照顧?丈夫的事業如今已經穩中有降了,你怎麼安慰?兩個人是半路夫妻,并不是從青春時一起攜手走過的,面對這種關系,你怎麼處理?

生活本身就是一道一道的難題,特别是對于婚戀來說,越往後,越是重組家庭,二婚家庭,這難題的難度就越大,相當于考海澱六小強。

對于考試,資深學霸大園子的心得是:“有問題,總比沒問題強。有沖突總比沒沖突強,我真正害怕過的,是那種一個人坐在房間裡徒有四壁和一摞金錢的生活,在大前年的特殊時間段裡,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一個房間裡獨自呆了兩周,那種感覺太恐怖了!

與這個世界斷連的人生是一片空白。

我的後半生必須豐富多彩,必須有所期望,有所追求。我要在忙碌與充實中,發揮我的價值!

說白了,在我的事業即将進入衰敗期的時候,在即将面臨退休,随即緩緩的退出社會舞台的時候,我的心裡。依然要有一個錨定物。我要有追求,有期待,我要被别人需要,與此同時,我也需要别人!

其實很多人看了這句話都覺得是謬論,這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但實際上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我認識一位隻比大園子大六,七歲的女性。如今她的父母都去世了,如今她的堂兄弟們和她聯系也極少,當然是她主動斷聯的,因為那些親戚要強行将自己的孩子過繼給她,以圖謀她所擁有的财産。

可糟糕的是,如今這位大姑娘又得了一種眼疾,視力不便了,她隻能靠一個異性朋友為她提供偶爾的幫助。對此大姑娘的分寸感極強,她與男友相處起來格外小心。其實50歲左右得各種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比例要比年輕時高的多,什麼眼神不好的,腿腳不好的,常見。

我還認識一個大哥,65歲,去年在炕上躺了兩個月,說是腰間盤的毛病,可怎麼這麼嚴重呢?咱也不明白。他躺在床上的時候完全由妻子照顧。和他聊天解悶,為他擦洗分身。

上次妻子在60整歲那年,不慎被車給撞了,大腿兩處骨折,而那艱難的半年卧床時期,也是這位仁兄在病榻旁邊,噓寒問暖貼身伺候的,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堅固的關系,那就叫:老伴兒。

少是夫妻老是伴!相伴到老的一對如左右手一般的男女,會在歲月的程序中,收獲到那種最穩固的盟友關系。這也是婚姻帶給我們的!

我們都曾經有過朋友,但是很少有老朋友能夠相伴終生,我們曾經有過同僚,但是退休之後,又有多少同僚還能夠與你來往?我們曾經有網友,曾經有歌友,曾經有旅行的搭子,談情說愛的搭子…但是誰又能夠忍受那歲月風霜所腐蝕的面龐,以及那因長期磨損,帶來的孱弱身軀,除了我們的伴侶。

當然在生命的最後一程,我們也需要子女扶持一把,就像當初我們扶持他們一樣……

“一個人孤獨終老,不是一種強大,而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無奈與失敗。”

我說這句話是可以負責任的,是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批評與指責的,因為我深入了這個群體。僅在心内科的診室門口,像我這樣因病無法生育的女性,就為數不少,尤其是在我定期去報到的,北京三甲醫院裡!

在我們這種人中間,僅有少數人才能夠擁有婚姻,大多數都要面臨孤獨終老,無夫無子的結局,而她們這些人才是最值得同情的人群。

因為她們在與命運抗争,與自己先天的基因缺陷抗争,她們雖敗猶榮。但是那些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夠把握自己人生,不能夠積極面對自己人生的人,如果也落到了這一步,那麼就太遺憾了!

人生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張答卷,

無論你出生在哪個階層?

豪門貴女,把自己的人生混的一塌糊塗的。我見過好多位。

鄉野村姑,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過上幸福生活的,我也見過許多例。在底層,我認識好幾位農村婦女,依然生活的很幸福。

她們夫婦和美,子孫滿堂,兒女出息,發家緻富。當然在不同的層面裡,有不同的發家緻富概念,比如說在村裡蓋了三層小樓,家裡有了汽車,這就算是農村版的成功人士了。

而我呢?像我這種半身帶病,無法正常工作,甚至于無法生育的女人,也能有幸福的生活。和老伴兒在一起,夫婦和睦,兩個人也是份合家團圓!

對。各階層的人都有屬于自己版本的小幸福,

前提是這些都需要你去追求,去付出,去經營,去維護,沒有人平白賦予你!

擁抱幸福的前提是,要站起身來,向着陽光跑,而不是總坐在牆根兒那,陰影裡,怨天尤人,垂頭喪氣,聽風就是雨,啦啦咕一叫就不種地。

40多歲的她們,依然徘徊在生育中心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