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作者:隴南武都釋出

來源:築客HOME

身體不舒服,大夫讓多吃蔬菜,養生減肥,朋友推薦多吃蔬菜,蔬菜成為健康養生的代名詞。

然而在生活中,你可能會聽媽媽或者鄰居說某某菜不能吃,吃多了會得癌,很多人可能會疑惑,難道吃蔬菜真的會緻癌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看到家族群中出現“蔬菜可能緻癌”的推文,不少人開始疑惑,難道綠色健康的蔬菜也會暗藏“地雷”?面對這些争議,我們需要科學的眼光來審視。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01

蕨菜

蕨菜,被譽為“野菜之王”,春日野趣的代表,以其脆嫩的口感,成為衆多食客春季餐桌上的常客,尤其受到涼拌愛好者的偏愛,但背後隐藏着一個鮮為人知的事實:蕨菜是已知的少數可能具有緻癌風險的蔬菜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1年将其列入2B類可能緻癌物清單,到了20世紀80年代,日大學學家在蕨菜中發現了一種名為“原蕨苷”的化合物,它具有破壞DNA的能力,能誘發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在日本中部地區的一項調查中,科學家發現頻繁食用蕨菜的人群,男性食道癌的發病率提高了2.1倍,女性則高達3.7倍,而在英國、巴西及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也指出,食用蕨菜可能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盡管如此,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完全需要避免蕨菜,适量食用,尤其是非日常大量攝入,對大多數人而言,風險相對較低,通過浸泡、多次清洗以及高溫烹調中煮15分鐘或蒸10到12分鐘,可以有效降低蕨菜中水溶性緻癌物的含量。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02

紅鳳菜

紅鳳菜,一種自然界中的野生瑰寶,因其煮熟後呈現出的鮮紅色澤而得名,甚至有人誤以為它具有補血的神奇效果,由此獲得了“補血菜”的别稱,但這種顔色其實源自于其中的花青素成分,并沒有實際的補血功能。

雖然紅鳳菜的顔色讓人眼前一亮,但過量食用卻可能帶來不利的後果,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這是一種具有肝髒毒性的生物堿,主要在肝髒中代謝,随着攝入量的增加,對肝髒的傷害也随之加劇,輕則影響肝髒的排毒功能,重則可能導緻肝衰竭或肝癌的風險。

為了降低風險,烹饪紅鳳菜時高溫處理能夠去除部分生物堿,但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心大量食用,特别是對于那些已經患有肝病或容易腹瀉的人群,更是建議避免食用紅鳳菜。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03

黃瓜頂部開花

有關黃瓜頂部開花并帶有刺的現象,流傳的說法常将其與激素使用聯系起來,引發了公衆對性早熟和緻癌風險的擔憂,其實這種現象實際上可以是黃瓜自然生長的一部分,或者是因為在黃瓜開花過程中使用了一種名為氯吡脲的植物激素。

但是這兩種情況都被認為是安全的,黃瓜若在成熟初期采摘,其頂部更容易出現開花現象,氯吡脲作為植物激素,主要影響植物生長,對人體則基本無害。事實上,這種激素的使用量通常非常小,若過量使用,黃瓜可能會發苦、變空心、形态畸形,甚至腐爛,而不是緻癌。

是以大家關于黃瓜頂部開花導緻的健康擔憂大可放心,在食用這類黃瓜時,隻需享受其新鮮口感,無需過分擔憂其潛在的健康風險。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04

折耳根

折耳根,俗稱魚腥草,因其獨特的香氣而聞名,但卻常被誤會含有緻癌物質,流行的說法認為,魚腥草中含有的馬兜鈴酸會導緻腎髒損害和癌症,實際上,魚腥草并不含馬兜鈴酸,而是含有另一種化合物:馬兜鈴内酰胺。

确實,馬兜鈴酸是一種知名的一級緻癌物,具有強大的緻癌潛力,甚至少量攝入都可能對DNA造成損傷,引發腎癌等疾病,魚腥草中的馬兜鈴内酰胺與此不同,它所含的五種馬兜鈴内酰胺均未顯示出緻毒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限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魚腥草萃取物具有一定的肝細胞毒性。

魚腥草的緻毒性證據相對有限,是以對其擔憂大可不必,魚腥草作為西南三省居民餐桌上的常客,其風味獨特,适量食用可以作為一種美食享受。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05這4種有毒的蔬菜,别亂吃

不吃鮮木耳:

鮮木耳中含有光感物質,可能引發咽喉水腫、呼吸困難,甚至日光性皮炎,是以購買木耳,還是選擇經過晾曬的幹木耳,泡發時間也不要超過2小時。

不吃發芽洋芋:

洋芋,家常便飯,但是發芽或顔色變綠的洋芋,卻含有大量的龍葵堿,這種毒素能刺激胃腸黏膜,麻痹大腦中樞,還能溶解血細胞,誤食可能導緻重大症狀,甚至生命危險,是以一旦洋芋變綠或發芽,就立刻丢棄吧。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不吃不熟的豆角:豆角沒煮熟,就可能含有皂素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毒素,是以,烹饪豆角一定要確定全熟,避免毒素進入體内。

不吃新鮮黃花菜:

别看黃花菜幹制後是一道好藥膳,如果你吃的是鮮黃花菜,就有可能中毒,近30多年來,大陸就報道過近900人因食用鮮黃花菜導緻中毒的事件,是以不明真相的毒素就别輕易嘗試,鮮黃花菜還是少吃為妙。

這4種蔬菜被列入“緻癌清單”,不能再吃了?真正要少吃的是它!

預防“毒菜”從口進,處理蔬菜也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焯水,可以去除農殘、嘌呤、亞硝酸鹽等,買蔬菜不要貪多,蔬菜不能放太久,最好在3天内食用,處理蔬菜時,最好把蔬果外皮、蔬菜菜根丢掉,防止藥物殘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