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賽道上向“新”發力

作者:印象阜陽

總投資超22億元的創藝新能源汽車鋁制品部件生産項目、年産2GWh锂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東微電子半導體核心零部件加工制造項目……4月1日,阜陽市參加2024年全省第二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動員的23個産業項目,個個透着“新”氣,充滿朝氣,為該市培育新質生産力進一步聚勢賦能。

今年以來,阜陽市全力以赴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加快發展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有機食品、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資訊及光電顯示等八大先進制造業,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提升新型工業化水準,吹響加快建設區域性制造強市的号角。今年前兩個月,阜陽市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9.2%,高于全省83.1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首位。

緊盯“新三樣”,拼搶“新賽道”

搶抓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動力電池等“新三樣”發展風口,阜陽乘勢而上,搶占産業發展制高點。

近日,位于阜合産業園區的國成能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内一派火熱的生産景象,全自動生産線高速運轉,一塊塊太陽能光伏元件走下生産線。

“我們每天可以生産2.8至3兆瓦的太陽能光伏元件。”公司總經理程建民說,搶抓光伏産業加快發展機遇,企業實作蝶變,去年産值超4億元。

“從政策層面上看,光伏産業長期性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未來仍然有很大增長空間。”程建民說,國成能源正積極謀劃推動4GW太陽能光伏元件新項目落地,進一步擴大産能。未來将繼續堅定“追光”之旅,在實作自身價值的同時,為阜陽先進光伏産業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雙碳”背景下,光伏産業站上了“C位”。阜陽市積極培育引進了阜興新能源等一批光伏重點企業,步入了從高效單晶矽片到高轉化率晶矽電池、到高性能光伏玻璃、到大規模元件、再到末端電站和光熱一體化的新型光伏全産業鍊發展的“新賽道”。同時,三峽能源、金風科技、東方電氣等一批新能源領域領軍企業在阜陽落子,風電、光電、新型儲能、氫能、生物質能一體發展的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産業叢集初步形成。

看好鈉離子電池在儲能等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2021年12月,阜陽市人民政府與全球鈉離子行業領軍企業——中科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三峽資本控股責任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組建阜陽海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2022年以來,阜陽海鈉科技相繼實作全球首條GWh級鈉離子電池生産線落成和産品下線,并在技術開發和穩定生産、批量供貨等方面不斷重新整理“進度條”。

“2023年12月,我們向南方電網傳遞了10MWh鈉離子儲能電池,今年向南方電網、三峽能源、中國華能等多家使用者的傳遞量,将是這一數字的數十倍。”阜陽海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樹軍告訴記者。

延長“産業鍊”,擴大“朋友圈”

引進龍頭企業、建構産業鍊條、打造産業叢集,是阜陽市近年來推動制造業高品質發展的有效打法。

時間回溯到2022年9月24日,總投資10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項目正式簽約落戶阜南,該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22天,從開工到部分投産僅用44天,創造了百億項目當年洽談、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産的“阜陽速度”。項目全部建成後,每年能為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零部件配套,年産值不低于150億元,可實作稅收約5億元,帶動就業近2萬人。

新能源汽車産業是培育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阜陽市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專班,依托制造業發展基礎和技勞工才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引育新能源汽車産業項目,推動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全鍊條發展。

近日,位于颍上經開區的安徽澳德礦山機械裝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6條汽車零部件生産線正全負荷運轉。這家原本生産采煤機截齒等産品的企業,搶抓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機遇,上馬了氣門挺杆、三柱槽殼等零部件項目,并成功對接市場。

“今年,我們計劃擴大産能,新增汽車零部件生産線8至10條。”企業總經理孫東旭說。

深度參與産業鍊細分領域,成為阜陽競速新賽道的“利器”。作為新能源汽車能量存儲與轉換裝置的基礎單元,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阜陽已形成以華鉑、天能、駱駝等企業為龍頭,以超威環保、理士國際、鑫紀源科技等廢舊锂電池再生綜合利用項目為帶動的锂離子電池回收、拆解、生産基地。

目前,阜陽市擁有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相關企業260餘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17家,一條以零部件、動力電池、汽車電子、智能網聯等為基礎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條正在阜陽“快速組裝”。2023年,阜陽市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企業營業收入224.9億元、同比增長17.4%。阜陽市新能源汽車産業還走出國門,全年實作出口額1951萬美元、增長13.1%。

優化“軟環境”,提供“硬支撐”

3月21日下午,一場圍繞新能源汽車産業鍊發展的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在阜陽舉行。

會上,阜陽市委書記劉玉傑向與會的各位企業家表示,要傾力打造滿意“阜”務營商環境品牌,強化産業、金融、創新創業等激勵政策,落實落細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四個約見”“幫辦代辦”等機制,努力建構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系;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優良作風,踐行“一線+閉環”工作法,擦亮“上前一步”工作品牌,不折不扣落實惠企政策,讓企業放心投資、安心創造、舒心發展。

“市委、市政府常态化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讓企業感受到了溫暖,也提振了企業在阜陽投資興業的信心和幹勁。”與會企業家紛紛表示。

從簽約到過渡廠房裡投産,僅用3個月時間;今年初又搬進新廠房,生産跑出“加速度”……說起企業的快速發展,立訊精密工業(安徽)有限公司企業人事經理兼行政總監張演寶深有感觸:“招商誠意足、營商環境好,以及這座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深遠謀劃,堅定了我們在阜陽發展的信心。”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聚力解決企業“急難愁盼”,阜陽市從3月底組織開展營商環境“滿意‘阜’務”十大行動,深入推進企業服務“直通車”、政務服務提質增效、項目落地提速、融資難題破解等行動。一系列務實舉措的出台實施,讓企業家在阜陽發展信心更足、幹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