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作者:浪潮新消費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比氣溫回暖更快的,是每年的防曬市場。

“養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随着國人的防曬意識不斷增強,中國的防曬市場連年擴張,每年屬于防曬的時間段被越拉越長。

同時,防曬市場的格局也悄然發生着變化。

從2022年開始,以防曬霜為代表的軟防曬開始失寵,據天貓美妝類目銷售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防曬産品銷售額跌幅達到了61.99%,遠超其他美妝細分類目跌幅。

另一方面,以防曬服為代表的硬防曬開始快速崛起。根據果集資料,在2023年4月,小紅書平台上的防曬相關單品的搜尋量,排名TOP2的分别是防曬衣和防曬帽,而防曬霜僅僅位列第三。

洞察到“硬防曬”這一趨勢的品牌們紛紛下場:戶外生活方式品牌蕉下正是靠着硬防曬做到防曬市場TOP1,其他諸如傳統戶外品牌始祖鳥、垂類防曬品牌OhSunny,以及FILA、安踏、迪卡侬等運動品牌,常服品牌優衣庫、波司登等,也都推出了防曬衣單品。此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市場被非品牌的白牌占據。

混戰之下,不乏标準缺失、數值不透明等亂象。

今年4月,輕量化戶外生活方式品牌、防曬衣TOP1品牌蕉下,聯合艾瑞咨詢釋出行業首部《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并攜手代言人楊幂率先公布防曬衣六維标準和可量化參數。

《白皮書》釋出後,《中國消費者報》也刊登《踐行“消費者至上”理念 讓防曬衣消費更透明更放心倡議書》,向行業發出了防曬衣标準公開化、參數透明化的倡議。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在服裝行業,标準一向是品牌發展的“風向标”。《白皮書》的釋出,為入局防曬衣市場的品牌們指明了使用者真正的痛點和癢點,成為了品牌提高競争優勢、行業邁向高水準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去年推出《輕量化戶外行業白皮書》,今年再推《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配合3月底蕉下官宣楊幂為品牌全新代言人。這次綜合的發聲,不僅具備了1+1>2的商業效率,也展示了蕉下試圖站上行業的勢能高位,塑造品類共識,推動行業整體向上發展的責任。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防曬衣從2007年出現在中國,前後經曆了三個時期: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2007-2014年為國産研發期,當時的消費者硬防曬措施還以防曬傘為主,隻有很小部分戶外人群會穿着海外品牌的防曬衣。

國産品牌蕉下受此啟發,以海外的皮膚風衣、防風夾克為靈感,加以改造更新,設計出了本土的初代防曬衣。當時的主流閱聽人,大多還是防曬意識更強的女性使用者。

而後從2015年起,随着頭部品牌市場推廣力度加大,使用者防曬意識覺醒,國内防曬衣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此時的防曬衣的消費群體擴大,不僅是女性使用者,更多的男性、兒童也成為防曬衣的閱聽人,穿着場景也不局限于戶外,不斷拓寬至日常通勤、生活等多場景。

《白皮書》顯示,預計到2026年,防曬服配的市場規模可達958億,而防曬衣在其中占比超過50%,規模将達到554億。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百億市場自然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品牌入局,激烈的競争也讓部分品牌的動作變形,以銷售為導向,甚至不惜以誇張的數字做虛假宣傳。行業亂象頻發,也讓防曬衣市場自2023年起進入規範期。

隻要你曾去各大平台上搜尋過“防曬衣”,一定對這樣的經曆不陌生:

雖然做了很多功課,知道要看防曬指數,知道要買輕便透氣的,卻依然看不懂防曬衣吊牌上的英文與數字到底是什麼意思,買回家的衣服上身之後,可能悶痘,可能起疹子,也可能洗過幾次之後就不防曬了。

這就是《白皮書》中指出的,如今防曬衣行業存在的三大亂象:

第一,數值公開缺乏規範性。

舉個例子,常見的防曬标準有UPF和UPF(AV),前者為測試樣品中的最低值,後者則是測試樣品中的平均值,通常會高于前者。是以,部分品牌會偷換概念,用UPF(AV)值來代表産品的防護能力,号稱“超強防護”,實則是數值虛高。

第二,核心功能缺少檢測報告。

尤其在這一兩年很紅的“原紗防曬”概念,本應将納米級的防曬因子加入熔融後的紗線原材料,并且通過耐洗度測試,才可以被稱為“原紗防曬”,但很多号稱“原紗防曬”的品牌,卻并不能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

第三,過于強調單一能力,缺乏全面性。

“防曬”雖然是防曬衣的第一性,但僅僅有防曬還不夠,消費者還需要面料舒适、透氣,需要材質輕盈,但這些同樣重要的特征,卻僅僅停留在感性描述的層面,并沒有一套可量化的标準。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當品牌們一窩蜂去“卷”上限時,其實“底線”才是行業持續發展的保障。也正是基于此,作為行業中領先的戶外生活方式品牌,蕉下選擇推出《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及防曬衣六維标準,為的就是明确防曬衣行業的底線。

蕉下與“防曬”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十年之前。2013年從一把小黑傘起家的蕉下,最初便憑借着極具設計感的審美價值,以及防護科技背書的功能價值,在硬防曬市場突圍。

在品牌發展初期,蕉下圍繞“硬防曬”的關鍵詞不斷完善産品矩陣,接連打爆防曬口罩、防曬袖套、防曬帽、防曬衣等單品,憑借多項研發專利,支撐起了産品核心,在防曬賽道建立了穩固的心智。

招股書顯示,蕉下在中國已擁有123項專利,正申請72項專利,未來還計劃搭建性能檢測實驗室、産品設計和創新空間,加大對面料、特殊材料等基礎研發的投入。

同樣難以忽視的是,品牌創立不到十年便發展到了上市規模體量。根據招股書,2019年至2021年,蕉下營收分别為3.8億元、7.9億元和24.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 150.1% 。

當防曬衣市場進入規範與調整期,為了保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标準制定勢在必行,而行業頭部品牌不得不擔負起更重的責任。于是,蕉下站了出來,把一直作為“内部底線”的防曬衣六維标準向行業公布。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在防曬衣市場從供給側推動轉變為需求側推動後,消費者成為驅動行業發展的新動力。

事實是,這屆消費者越來越不容易被“糊弄”。以往品牌廣告說什麼就是什麼,但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要品牌拿出“證據”,而且還會身體力行地研究對比産品的各種細節。

在各大内容平台上搜尋“防曬”,首屏的圖檔裡一定有這樣一張——一個人把自己的背劃分成二十多塊,分别塗上不同品牌的防曬霜,暴曬三小時,配上标題:“人體實測産品效果”。

面對較真的消費者,品牌們要做的是挖掘他們真實的聲音,并從中倒推出他們的真實需求,回報到産品上。

是以,蕉下聯合艾瑞咨詢,對全國消費者進行調研,發現如今的消費者對于防曬衣的需求更為多元化:

防曬當然依舊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性能綜合”“親膚”“多場景穿着”“輕巧便攜”“款式潮流”是消費者們對于防曬衣整體期待中排名前五的要素;而就性能而言,一件衣服的防曬力、透氣性、紫外線阻隔力、防曬持久度等等,都是消費者所關注的。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然而,縱觀市場,目前并沒有一套可量化的衡量标準來幫助使用者做出購買決策,他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找數值、看測評,而複雜的資料次元、不全面地資訊披露,讓他們“做功課半生,歸來依舊看不懂名額”。

于是,蕉下從調研中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防曬衣功能及體感次元出發,提煉出了防曬衣需要滿足的六大核心訴求:防曬黑、不悶汗、耐穿、體感清涼、自重輕、防曬傷。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同時,針對這些訴求,蕉下提出了防曬衣的「六維标準」,其中:

UPF數值及紫外線阻隔率這兩大名額,對應“防曬黑/傷”需求。

蕉下綜合考慮了2023年全國各季度、各地區的日照時間,将防曬黑底線标準定為“12h+内有效阻隔紫外光”,即UPF50+(紫外線透過率為2%),這也是國家規定的防曬衣可标注最高等級。

但考慮到新疆、雲南、海南等特殊地區,在夏天的日曬時長可能達到15小時以上,是以蕉下在可标注最高的UPF50+的基礎上,又加入了紫外線阻隔率99%的标準,這樣能夠實作超過20小時的紫外線防護。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耐洗度對應“耐穿”需求。通過調研,蕉下發現了幾個重要的資料:年度高頻穿着防曬衣的時長是2.3個月,期間清洗頻次是1.7次/周,平均換新年限是2.1年。

通過“清洗次數=年度穿着時長*年限/清洗頻次”的邏輯,蕉下将單件防曬衣的耐洗度定為“水洗30次防曬值依舊UPF50+”,如此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平均穿着需求。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透氣率對應的是“不悶汗”需求。但透氣和防曬存在一定的沖突,大白話說,衣服越厚、織法越密,防曬效果一定越好,但這又必然會導緻不夠舒适。參考國标GBT5453-1997《紡織品織物透氣性的測定》,100mm/s為合格水準,200mm/s為較優秀水準,蕉下參考選擇了透氣率180mm/s作為防曬衣透氣性底線數值。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涼感系數和克重,分别對應“體感清涼”、“自重輕”需求。在這兩個名額上,蕉下設定底線數值的邏輯與透氣率類似,均為根據國标及行業經驗,分别為針織面料、梭織面料選取了市場合格水準之上的數值,作為行業的底線标準。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這套六維标準有兩大特色:

一是綜合。這套标準将市場對防曬衣的要求,從原本最簡單的“防曬黑/傷”,疊代到了更綜合的六大次元,而這些次元都是基于消費者的調研提煉而出,是“更适合如今中國寶寶體質”的防曬衣标準。

二是平衡。消費者關心的關鍵名額中,不乏沖突的部分,如防曬力和透氣性,而這套标準為每一次元都設定了底線名額,指導品牌們不過度去卷某一特定的名額,而犧牲其他次元的體驗。

作為行業内首提“六大次元”的蕉下,自品牌成立以來,一直将其作為産品的底線标準,并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與體驗,不斷疊代産品。

在最新上新的2024年春夏産品中,蕉下品牌旗下的防曬衣被分為涼感線、運動線、輕薄線、透氣線、暴曬線五大類,每一類産品都在底線資料的基礎上,針對場景做出了不同次元的調整,六大次元資料清晰,讓消費者在選購時一目了然。

畢竟,當消費者們抱着明确的購買目的而來時,如今品牌們要回答的,往往不是“我是誰”,而是“我怎麼樣”。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從去年提出全新品牌定位後,蕉下接連推出《驚蟄令》《所有的太陽》《簡單愛》品牌三部曲,官宣周傑倫,将“輕量化戶外”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概念全面打透,也收獲到了不錯的市場回報。

在做出幾款經久不衰的大單品後,敢于跳出舒适圈,重新定義“品牌是什麼”,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蕉下品牌定位更新這一仗,打得不可謂不漂亮。

而在今年,蕉下官宣楊幂為全新品牌代言人,在時尚服飾圈層影響進一步增強之時,又選擇跳回到“防曬”這一品牌起點,着手标準制定。從商業視角來看,兩個關鍵動作互相成就,将品牌在專業度上的進階更高效地透傳了出去。

對蕉下而言,這既是一次品牌“不忘初心”的回望,也是作為行業頭部品牌,在行業标準空白的情況下,不斷探索最适合中國人的防曬标準,推動行業整體向上發展,把蛋糕做大做好的責任之舉。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防曬衣首個行業标準來了!

當然,從品牌建設的次元來看,在競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定的賽道中,成為賽道标準,塑造品類共識,無疑是品類品牌的最高境界。

畢竟,人類社會的本質是共識。舉個例子,錢之是以值錢,是因為大家都覺得它值錢。是以,要讓品牌深入人心,品牌要做的就是塑造共識,共識的範圍越大、程度越深,品牌的影響力就越強。

這也是為什麼,燕麥奶品牌OATLY在2021年就釋出了《中國燕麥“奶”行業白皮書》,彩瞳品牌moody在2022年釋出《彩色角膜接觸鏡規範驗配白皮書》,護膚品牌UNISKIN優時顔也在2022年宣布參與了 《人體皮膚衰老評價标準》的編寫。

特勞特曾在《定位》一書中說道:一個品牌的使命,最終都是成為一個品類的代名詞。而同次元競争一定會進入成本競争,是以品牌要用更高的戰略眼光,先一步布局。

在争奪話語權的路上,作為科學營銷的手段,品牌聯合第三方釋出白皮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與C端溝通的方式,也是站上行業的勢能高位,向下透傳品牌聲音的一種有效手段。

當然,空有标準不夠,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要讓品牌專業、安全的形象深入人心,一切還需要回歸到産品本身,日積月累,水滴石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