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上巡檢提升效率
利用智慧預防巡檢二維碼讓物業巡檢不再隻是“走一圈”,有利于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隐患。像這樣的打卡點,在怡景園小區有60多處。通過定點定時巡邏,不斷提升小區安全指數。
怡景園是麒麟街道拆遷安置房小區,約5000多戶、1.4萬居住人口,外來人口多,管理難度大。全區消防安全突出風險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建南社群深化黨建引領,集中力量對怡景園小區開展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攻堅行動,着力提升小區治理水準。
一個多月以來
小區變化真不少
跟着小布一起去實地探訪一下
在小區西門入口
市民有序刷卡進小區
小區内車輛停放有序
道路幹淨整潔
保潔人員正在撿拾綠化帶中的垃圾
充電設施更加完善
在19棟樓下的電動自行車車棚裡
車輛擺放整齊
掃碼充電插座有空餘數量
三堵防火牆剛剛砌完
勞工們正忙着安裝消防噴淋設施
目前
小區内已安裝29處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樁、1500多個充電口。為了更好友善居民電動車充電,近期小區計劃增設2600多平方米的集中充電棚,新增充電口1200處。
消除安全隐患
原先小區通風井處存在安裝外凸防盜窗現象,有一定安全隐患。小布走訪了多棟居民樓發現,現在通風井幹淨整潔,沒有堆放雜物,外凸防盜窗已拆除,換成了平面防盜窗等。架空層也變得幹淨、整潔。
居民将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在集中停放點,地下室内也變得空曠了不少,杜絕了地下室充電的情況,原先的充電口已改造完成。
社群從業人員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閑置的地下室打造居民活動空間,豐富居民業餘生活。
“如果有居民推電動車進樓道、進電梯,汽車占用消防通道等情況,智能雲平台會第一時間報警,從業人員會第一時間現場核實處理。”
“智慧安防”賦能小區治理
怡景園小區物業管理人員
馮偉偉介紹
目前小區内已安裝近500處視訊監控
監控室24小時有人值班值守
監控大屏每10秒滾動播放實時畫面
通過“技防+人防”
為小區安全護航
在19棟樓下
設定了一處微型消防站
安全頭盔、消防服、防護靴等
消防裝備一應俱全
水槍、水帶、滅火毯等
消防器材擺放有序
不遠處的一面牆上,張貼着一張分布圖,清清楚楚告訴你小區内微型消防站、消防栓的布局、位置。
“1+3+5”“一網統管”關聯處置
1分鐘響應、3分鐘到場、5分鐘處置,在我區“1+3+5”“一網統管”消防應急救援關聯處置機制中,這張分布圖有利于社群工作者、小區物業人員等社會力量第一時間參與救援,進一步提升基層消防應急救援能力。
黨建引領凝聚治理合力
這些變化都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築牢小區安全防線的縮影。在黨建引領關聯體系的加持下,建南社群黨委班子多次聯合怡景園小區自治委員會、物管會召開座談會和居民議事會,集思廣益,破解治理難題,用黨建這根“紅繩”,把社群、物業、業主等主體串聯起來。建南社群還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全盤統籌、街道駐村上司組織協調的治理模式,對怡景園等安置房小區按照前期“五包一”(社群、物業、街道幹部、城管、派出所五個從業人員包幹一棟樓)、後期“3+2”(社群、街道幹部、物業3個從業人員包幹一棟樓,城管、派出所機動配合)工作機制,開展消防整治攻堅行動,築牢小區安全防線。
強化黨建引領
以為民辦實事為立足點和出發點
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準
讓居民安全感更足
滿意度更高
幸福感更強
點分享
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