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作者:連線Insight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文/王慧瑩

編輯/子夜

走在街上,碰到一個身穿防曬衣、戴着防曬眼鏡和防曬帽的行人,已經是一個常見的現象。

随着消費者防曬意識增強,“養兒不防老,防曬才防老”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怕曬星人”恨不得全副武裝,避免自己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之下。

這背後的趨勢是,消費者對防曬的功效屬性越來越重視,傳統塗抹式防曬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有效、更便捷的實體式防曬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好”。

“硬核防曬”的需求,帶動了防曬市場的增長,中國防曬服配市場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可達958億。其中,防曬衣以超50%的市場占比成為防曬服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需求在爆發,使用者對防曬衣的功能訴求則更多樣化,需要衡量的性能變多。 為了找一件合适的防曬衣,很多消費者要花大量時間做研究,這導緻使用者決策流程變長,甚至最終可能放棄購買。

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防曬衣行業缺乏規範統一、參數透明的标準,換句話說,行業的标準化速度沒有跟上使用者需求變化的速度。 資訊差之下,盡管陸續有品牌有公開标準數值的意識,但标準不統一,資訊不透明的現象依然存在。

一件“好”的防曬衣是什麼樣的?蕉下敏銳地關注到行業痛點,攜手艾瑞咨詢釋出了《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并由《中國消費者報》聯名倡議,首次提出了防曬衣品類的底線标準。

出于對行業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洞察,蕉下試圖和同行一起,推動防曬衣行業往更透明、更安全、更标準的方向發展。

1、需求在爆發,亂象随之而來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一度效應”,指的是每當氣溫發生1度變化,商品的銷量就會随之發生變化。随着氣溫逐漸上升,防曬衣市場也迎來了爆發期。

起初,現代防曬衣的靈感最早來自于美國一家戶外品牌生産的皮膚風衣/防風夾克,2007年之後,蕉下對歐美戶外産品進行改造,開創了現代防曬衣,中國防曬衣市場進入國産研發期。

彼時,防曬衣還是主要聚焦于女性人群的消費需求,閱聽人群和體量都相對較小,随後幾年,随着國人防曬意識的覺醒和防曬場景的豐富,國人的防曬需求迅速增長,防曬衣的消費群體也不斷擴充,男性、兒童群體增長迅速。

連線Insight在社交平台上搜尋發現,關于“男生防曬衣”的筆記高達1萬多篇;關于“冬天防曬”的筆記有29萬+篇筆記。

而如今,伴随着激烈的競争和供需不對稱、參數不透明等現象,防曬衣市場 正處于行業規範期,在充滿機遇的同時面臨挑戰。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行業發展至今,伴随着的是需求的爆發和衆多玩家的加入,防曬衣市場呈現出多元競争。不僅有蕉下這樣的戶外生活方式品牌,還有優衣庫和波司登這種常服品牌,始祖鳥、駱駝這類的傳統戶外品牌,以及網紅/電商白牌品牌、垂類防曬品牌 、運動品牌,共同形成了防曬衣市場的六大主流類型競争的局勢。

不容忽視的是,玩家們的“湧入掘金”助推了防曬衣行業的發展,搶市場、搶使用者,品牌們使出了渾身解數,也加劇了市場的競争激烈程度,但不少玩家還停留在“盲目掘金”階段,行業的挑戰也随之而來。

比如,從防曬指數上看,有的品牌混淆了防紫外線測試中指數UPF和UPF AV 的概念,讓産品防曬值存在虛高的風險。需要區分的是,前者表示測試樣品的最低值,而後者代表的是測試樣品的平均值,換句話說用UPF AV 來衡量一件産品的防曬能力可能不太準确;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從材料上看,部分品牌聲稱産品采用原紗防曬,但卻未提供實驗室檢測報告,缺乏一定的說服力,因為唯有通過耐洗度測試并符合标準的産品,才能确原紗防曬的真實可靠性;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從功能上看,有些品牌過分強調單一防曬功能,可能導緻消費者的穿着體驗不佳。《白皮書》指出,很多消費者在選購防曬衣時除了防曬功能,還注重透氣、涼感等性能,但很多品牌的相關資料未公開,給消費者選擇造成困擾,買回來的産品并不能真正滿足需求。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缺乏規範性、缺少檢測報告、缺乏全面性和資料透明性,這三大亂象影響着消費者的決策。 而無論是品牌還是消費者,都不願意看到行業亂象的發生,因為這不僅會讓消費者買不到合适的防曬衣,更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防曬衣市場從快速發展期到行業規範期之間,差一套“标準”。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減少行業亂象事件發生,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防曬服務,《白皮書》推出行業首個可量化參數的标準,打開了防曬衣行業統一規範标準、健康發展的大門。

2、消費者需要一份參數更透明的“選購指南”

一件好的防曬衣,應該是什麼樣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消費者對此沒有概念。但如今,随着防曬行業的發展和品牌的市場教育,消費者防曬意識正在進階。

《白皮書》顯示,消費者防曬衣意識主要可以分為3個階段:5-6年前,大衆對于防曬衣的意識相對薄弱;到3-4年前,行業逐漸對消費者進行普及,消費者防曬衣意識逐漸增強,開始嘗試購買防曬功能的防曬衣,但那時候防曬衣行業更強調産品的防曬力,導緻消費者整體穿着體驗不佳;而目前,使用者防曬衣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需求更加多元化,市場也進入被消費者反向改變階段。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從需求側來看,幾年前是市場主導消費者,消費者被動接受;在當下的階段,則是消費者在“改變”市場,基于需求的多元性與急迫性,讓使用者對于防曬衣有了“既要又要”的需求——

要四季都能穿,滿足春夏秋冬不同的穿着需求;要在室内、戶外、辦公室等場景下都能穿;在具備防曬的功能性需求外,還要具備透氣、輕便、清涼等體感。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是以,綜合來看,膚感、舒适度、款式、透氣性等都成為消費者選購防曬衣時考量的因素。

更細分的需求提高了消費者購買時的決策成本,是以如何選購一件合适的防曬衣,成為不少消費者的煩惱。

艾瑞咨詢研究院做的調研顯示, 66%的使用者認為,目前産品介紹多為感性描述,缺少量化數值參考;48%的使用者認為,防曬衣行業概念繁雜,了解成本高,且易混淆;33%的使用者認為,100元和200元的防曬衣,優劣如何難以判斷。

這背後的本質原因在于,行業缺少一個透明的、統一的、可量化的參數标準輔助使用者決策。這時候一份簡單直覺、全面準确的防曬衣“選購指南”顯得格外重要。

正如《白皮書》指出,一件合格的防曬衣需要在UPF數值、紫外線阻隔率、涼感系數、透氣率、耐洗度和克重等六大次元上,滿足消費者在不同天氣、體感、功能和場景下的需求,為消費者帶來全面科學的防曬體驗。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衆所周知,防曬衣最基礎的功能是防曬,想要“不曬黑、不曬傷”就要隔離紫外線。據最新調研資料,中國各地的年均日照時數在3-8小時,但就防曬衣需求較高的夏季而言,各地的日照時數更長。以北京為例,夏至日的日照時長可達14小時,因而防曬衣以能提供12h+的防曬為最佳。《白皮書》顯示,UPF50+及99%的紫外線阻隔率方可提供全面日曬防護。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根據中國紡織行業的标準FZ/T74007-2019《戶外防曬皮膚衣》,防曬衣的UPF值>40,且紫外線中的UVA透過率小于5%時,才可以稱為“防紫外線産品。 UPF50+是最高等級且為國家規定的防曬衣可标注最高等級。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基準曬傷輻射量計算公式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等輻射曬傷時間與紫外線透過率對應關系

随着防曬衣越來越接近“常服”,消費者每年平均穿着防曬衣的時長是4.6個月,其中,高頻穿着防曬衣的時長為2.3個月。結合以上資料,高頻穿着防曬衣時段的清洗頻次應為1.7次/周,平均每年清洗防曬衣15.6次。反複清洗過程中,防曬衣的防曬值不打折,從技術層面和使用層面都是需要滿足的基本要求。《白皮書》指出,當下的防曬衣耐洗度應達到“水洗30次,依舊UPF50+”的要求。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同時,在其他次元上,《白皮書》也做出了全面細緻的區分。

透氣性上,防曬衣透氣性數值達到180mm/s,才能在防曬的同時保證穿着不悶熱;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透氣性的不同等級

涼感系數上,扁平型的錦綸材料涼感效果更好, 0.18-0.20為防曬衣涼感基礎系數;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機關克重上,75-190g/m²是滿足防曬、透氣、輕便訴求的結果。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不同織造工藝對防曬衣機關克重的影響

可以預見的是,“六維标準”的提出,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防曬衣市場向透明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蕉下外,防曬衣行業的多個品牌也在積極地參與到這個趨勢中。一些品牌在UPF值、紫外線阻隔率和涼感系數上有明确的公開描述;少數品牌在耐洗度上也有說明。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本質上,《白皮書》推出的“防曬六維标準”,是蕉下和艾瑞咨詢深耕消費市場,對市場需求洞察與趨勢研判的結果。

對于消費者而言,有了“選購指南”,選購防曬衣時能快速選出合适的、合格的産品;對于整個行業而言,不僅是頭部玩家可以增強行業影響力,中小商家也将有機會根據“防曬衣六維标準”提升産品力,以此進入到大衆視野中,參與到市場競争中來,共建防曬衣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3、要吸引使用者,還得靠“洞察力”和“産品力”

事實上,蕉下公布防曬衣行業首個六維标準,既給行業提供了可量化參數的标準,也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的。

正如上文提到,當下大陸防曬衣市場已經正式進入行業規範期,為了保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标準的建立勢在必行。

《白皮書》指出,防曬衣供需雙方的角色已經發生了轉變,使用者需求對市場發展驅動的重要性愈發明顯,因而供給側更有責任建構一個更加規範、有序的消費環境,這不僅能夠幫助消費者決策、為他們的健康負責,對防曬衣行業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發展也同樣有益。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于蕉下本身而言,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圍繞六維标準不斷疊代,不斷進行産品的更新。據内部系統統計,近五年,蕉下已售出超千萬件防曬衣。

于行業而言,随着“輕量化戶外”概念的提出,一種新的戶外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種新潮流文化已經興起。

輕量化戶外運動更自由随性,運動類型上更豐富,裝備上更輕便。 人們在這過程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享受運動,融入自然的同時,感受身心愉悅。《白皮書》也指出,防曬衣的使用場景增加,從戶外運動逐漸向日常通勤、休閑娛樂、日常生活等場景發展。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疊加使用者防曬意識的提升,防曬需求爆發,中國防曬服飾市場呈現穩健增長的态勢。《白皮書》指出預計中國防曬配市場2026年市場規模可達958億。其中,防曬衣以超50%的市場占比成為防曬服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2026年中國的防曬衣市場将達到554億的水準。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行業增長的背後,考驗的是品牌的洞察能力。誰能敏銳看到市場變化,率先解決使用者痛點,并不斷調整自身,填補市場空白,誰就能獲得更多使用者。

以蕉下為例,從防曬細分賽道出發,再到輕量化戶外延伸,蕉下已經形成了多功能、多場景、輕便潮流的輕量化戶外産品矩陣,幫助使用者減重減負,輕松走向戶外。

其中,防曬衣是蕉下的基礎品類,至今經曆了三次疊代,從最早的滿足防曬功效,確定其防護能力的1.0階段;發展到将防護能力做到極緻,兼具涼感、速幹以及個性化設計的2.0階段;再到如今,打破了戶外和生活的壁壘,覆寫輕量化科技、輕量化設計、輕量化套組的3.0階段。

2024年春夏之際,蕉下推出包含經典冰絲系列、輕薄随身系列、定制系列、暴曬系列等多場景、多元度、多功能的防曬服。

以“暴曬級”防曬衣為例,針對女士人群,防曬衣加寬的黑膠帽檐和防護到指尖的設計,兼具輕戶外、防曬、美觀等功能;針對男士戶外人群,以防曬為基礎,全線更新可視化強透氣設計功能,能夠覆寫使用者對單個産品的多層次需求。

總的來看,蕉下産品的每一次疊代,本質的底層邏輯,正在于前置洞察使用者需求,解決消費者的需求痛點和品類空白,給到一站式解決方案。

根據艾瑞咨詢披露的淘系平台資料顯示,2023年,在防曬衣類目下,蕉下以26.5%的市占率處于行業領先位置。

《中國防曬衣行業标準白皮書》釋出,消費者有了防曬衣選購指南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有不少聲音認為防曬衣市場門檻低,标準不一。如今,随着“防曬六維标準”的推出,以及更多玩家的參與,行業将告别野蠻生長,意識到“一件優秀的防曬衣不能隻是單一性能做到極緻,而應該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全方位的守護。”

在市場真正走向成熟前,為防曬衣準備一套參數透明、科學、合理的标準,推動行業有資料可查、有标準可依,能更穩定、更長久、更持續地發展,或許是蕉下真正想做的事。

(本文頭圖來源于蕉下官方微網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