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林見笑大師:心醉的力量

作者:子芊上上

清人王士端《養真集》講:

“自古神仙無别法,隻生歡喜不生愁。 ”

近日,少林見笑大師邀大家一起跳操,引數十萬人圍觀。

見笑大師一步一頻,擊掌而樂,心喜神醉的狀态,騷動了我們緊繃的神經。

都市霓虹,暮色街燈。一路喧嚣,一路風塵。

在這個生活節奏愈發快速的時代,“松弛感”似乎變得有些難以尋覓。

濁酒一杯獨問心,何處塵埃不染寒?

夜深人靜處,悲喜離合時,總想覓得一處心喜,心松,心安。

01

真境,覓心喜

古人講究,“存養本性,修真得道。”

老子曾勸誡世人要像璞玉一樣,永遠保持樸真的本性。

可這世間,又有幾份真呢?

佛說衆生颠倒,世人大多在人間的幻像中迷失了真我,患得患失,活得迷茫而又沒有力量。

漫畫家蔡志忠說:每一個人的身份都是自己做出來的,真實地活着,必然獲得真實的結局。

這句話,也是他自己人生的一個本真鑒定。工作中沉迷研究佛像的他,生活中更是參念佛性。

他創作的佛系漫畫《漫畫心經》、《佛陀說》、《金剛經》,星雲大師看後贊歎不已,如是評價到:

“佛陀、菩薩、阿羅漢……到了他的筆下,不論一語一默,或吟或唱,生動的表情,祥和的氣質,無不令觀者自然産生歡喜心。”

真境處,見心喜。人真,心也真。心真,必喜。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隻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去僞存真,人生隻有回歸本真,才能看清自己。

《道德經》有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少林見笑大師:心醉的力量

02

慢境,覓心松

記得有位時間管理專家說:

“我們正處于一個把健康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

每一個人的每一天,過得像打仗一樣,兵荒馬亂。當我們正為生活疲于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殊不知,生命的品質,從來不在于快,而是慢。

人生處慢境中,方能覓心松。

蔣勳曾說:隻有慢下來,才能發現生活的美。

豐子恺寫日色很慢,是真的慢。

他往返于杭州、石門,别人兩三小時的旅程,他卻選擇坐船,花上兩三天的時間。

因為坐船,白天能欣賞風景,夜晚上岸閑逛,興緻好還可以玩上一天。

别人的旅程是“趕路”,他的旅程是享受,他覺得這樣慢,更勝于抵達的意義。

一個人,在素淨的光陰裡,不緊不慢地生活。更能讓人沉下心來思考生活該有的模樣。

當日子漸慢,草木有顔,土壤有息,鳥獸有情。一花一木,一飲一啄中,皆可品人生好滋味。

歲月情長,人,慢下來才算活着。

楊绛曾說過: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内心的淡定與從容。”

少林見笑大師:心醉的力量

03

簡境,覓心安

老子有言:大道至簡,悟者天成。

世間三千繁華,終歸簡素。

《瓦爾登湖》的作者梭羅,為巨大的工作壓力心力交瘁。他不堪其負了,果斷放下一切,拿着一把斧頭,和瓦爾登湖做了鄰居。

他在瓦爾登湖,砍樹建房,每天劈柴、取水、耕種、收獲……

看似清苦,内心卻無比踏實。

他在書中這樣寫道:

“把一切不屬于生命的内容剔除得幹淨利落,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

人生如舟,負載過多,難免擱淺。

隻有處簡境中,方能覓心安。

我們丢棄生活中那些不重要的90%,剩下的10%會讓我們收獲更多。

有句話說: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才能改變看不見的世界。

其實,人生層次越高的人,活得越是簡單。内心越是豐盈,生活越是素簡。

作家三毛曾寫道:“我不求深刻,隻求簡單。”

世事紛繁,保持一份簡單的淡然,方能找到安放心靈的淨土。

少林見笑大師:心醉的力量

心在處處,處處心。

餘生,半盞光陰,願我們都做自己心靈的擺渡者。

心真心慢心簡了,人間一切皆美好。

文:子芊上上,溫暖向陽,上上而行。感恩遇見,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