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作者:家庭醫生報

緊急入院:胸痛患者命懸一線

4月1日清晨,應急總醫院急診室迎來了一位病情危急的中年男性患者。患者今年45歲,曾進行過心髒支架手術,并長期接受透析治療。當天早晨,他因胸痛持續7小時并伴有嚴重喘憋2小時來到醫院。血壓急劇下降,紫绀明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和心原性休克,情況十分危急。

醫護人員迅速行動,在急診科迅速給予患者無創呼吸機支援和血管活性藥物治療,患者喘憋和胸痛症狀初步改善,血壓未再進一步下降,急診科醫護人員啟用轉運呼吸機,緊急将患者護送至導管室進行介入手術。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的特征,若不及時開通阻塞的血管,将面臨生命威脅。

精準救治:多學科協作顯神通

面對如此緊急的病情,應急總醫院院長吳迪帶領心内科團隊迅速制定了治療方案,麻醉科主任程慶好帶領麻醉醫生在導管室随時待命。患者進入導管室後出現頻繁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喘憋,血壓再次下降,病情危急,随時可能出現循環崩潰或者心髒驟停。

吳迪院長帶領心内科團隊在導管室内緊張有序地搶救患者,并親自為患者行冠脈造影了解冠脈病變情況,同時心内科範煜東副主任緊急為患者植入主動脈内球囊反搏泵(IABP),進行血流動力學支援,穩定血壓。造影發現患者前降支(LAD)存在重度狹窄(90%),右冠(RCA)多處重度狹窄95%~99%,血流緩慢。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生死時速

為了盡快恢複有效的心肌供血,吳院長當機立斷,先處理LAD,再處理RCA,他迅速在前降支植入一枚支架,并用藥物球囊擴張RCA多處重度狹窄和鈣化病變,使得兩支血管血流得以充分改善。随着治療的進行,患者的情況逐漸穩定,随後被轉入CCU監護病房進行後續治療。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決戰死神

精細管理:監護病房内護生命

轉入CCU後,患者的治療和管理面臨諸多挑戰。由于患者腎髒功能衰竭、無尿,需要進行規律透析。同時,患者還伴有嚴重的泵功能衰竭,需無創呼吸機進行呼吸支援。此外,患者體内放置了IABP泵,持續進行血流動力學支援,既要保證充分抗凝抗栓治療,又要預防消化道等嚴重出血并發症。還要精确調整血管活性藥物來維持體循環穩定,也要保證重要器官微循環灌注,降低血乳酸水準等。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團隊作戰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患者的情況逐漸穩定。通過積極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醫生能夠精确調整患者容量負荷,在此基礎上精準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用量,糾正酸堿平衡紊亂及電解質紊亂,防止高鉀血症等危險情況的發生。同時,加強支援治療,糾正嚴重貧血,預防感染等,醫生護士還不斷積極鼓勵患者。經過連續多日的精心治療,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期,成功撤掉了IABP泵。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攻堅克難

團隊協作:共克時艱顯醫者仁心

此次成功搶救的背後,是應急總醫院多個科室的緊密協作和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從急診科到麻醉科,再到導管室和心内科,每個科室都充分發揮了各自的專業優勢,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整個救治過程中,醫護人員始終保持着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他們夜以繼日地守在患者身邊,時刻關注着患者的病情變化。他們的精湛技藝和無私奉獻,不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激,也彰顯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胸痛突襲命懸一線,應急總醫院多學科聯手逆襲“死神”

重獲新生

患者康複:喜獲新生展未來

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呼吸機和IABP泵都已停用。目前,患者的血管活性藥物用量很少,循環穩定,心髒情況也基本穩定。

回顧整個救治過程,可以說是一次驚心動魄的生死時速。但正是有了醫護人員的精湛技藝和團隊協作,才使得患者能夠轉危為安,重獲新生。

此次成功搶救案例不僅展示了應急總醫院心内科的高超技術水準和團隊協作能力,也展現了醫院在應對急危重症患者方面的強大實力。未來,應急總醫院将繼續秉承“患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準,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應急總醫院

通訊員:莫鵬

編輯:陳師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