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縣紮實推進鄉村清潔行動 扮靓村莊“高顔值”

作者:運城新聞網

記者 餘 果

近日,農業農村部釋出《關于2023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的公示》,我市夏縣成功入選。

夏縣紮實推進鄉村清潔行動 扮靓村莊“高顔值”

美麗宜人、幹淨整潔的北大裡村。

近年來,夏縣以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為主抓手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五化到位,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充分發揮現代農業、康養度假、文化旅遊等縣域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産業,持續推進中心縣城、特色小鎮、和美鄉村“三位一體”統籌發展,文旅新城、特色小鎮初具規模,美麗鄉村華彩蝶變,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縣域活力競相迸發。

由表及裡

鎮村環境迎來美麗蝶變

從前,以農業為本的夏縣,從中心縣城到鄉鎮政府駐地,再到各村,房前屋後私搭亂建,農具雜物亂堆亂放,垃圾污水亂扔亂倒等現象較為普遍,人居環境治理難度較大。

近年來,夏縣全縣黨員幹部以久久為功、舍我其誰的決心,擔負起龍頭帶動、示範引領的重任。

在埝掌鎮,今年以來,全鎮黨員幹部深入一線,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網格員、支村委、保潔公司多方關聯,先後投入資金200餘萬元,發動勞力2900餘人次,出動車輛121台,整治占道經營15處,拆除亂搭亂建20處,清理村主幹道1900餘平方米、沉積舊物30餘噸,拆除破舊廣告、辨別192處。專職調解員、心理服務團隊及時化解環境整治沖突糾紛十餘起。鎮村成立聯合巡邏隊,對環境整治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共同推動全鎮人居環境向“淨潔美”轉變。

夏縣紮實推進鄉村清潔行動 扮靓村莊“高顔值”

國家級康養旅遊度假區泗交鎮文化廣場。

“泗交鎮地處中條山腹地,因四河交彙而聞名,森林覆寫率達到88%,因負氧離子豐富,被譽為‘天然氧吧’。”泗交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打造康養小鎮,2022年10月底,泗交鎮率先對鎮政府辦公片區實施拆遷,僅用8天時間就完成了泗交村村委會、稅務機關、鎮政府以及鎮上1.8公裡主街道的清拆工作,一舉增加了1.5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同步進行的“三線入地”、街道拓寬、河道整治、綠化提升、下水改造、立面翻新改造、夜景亮化等工程,以及境内旅遊公路沿線460戶農戶和100餘戶鎮上商住戶房屋的全面改造更新,配套建立的大型地标性景觀驿站和景觀性口袋公園,都極大提升了泗交康養特色小鎮的品位和顔值。

現在,泗交鎮政府原址已被占地1.2萬平方米、由北向南因勢而建的悅夏廣場取代,廣場一側依山堆疊、飛珠濺玉的景觀瀑布,引來衆多孩童嬉戲。廣場周邊,泗交生态旅遊度假區展示中心、旅遊集散中心、恒澤山舍等配套設施,為遊客提供了購物、餐飲、住宿等周到服務。已獲評省級旅遊度假區的泗交鎮,正向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對标、邁進。

改變的不隻是一鄉一鎮。從2021年開始,夏縣一張藍圖繪到底,共安排财政資金2.3億元、吸引社會投資8.1億元,縣鄉村齊發力分層實施,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以中心縣城為帶動,11個特色小鎮和國、省、縣道200餘公裡交通沿線已全面實施“清拆改種建”五治并舉,全部實作“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五化到位。

五治并舉、五化到位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串聯打通了中心縣城、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任督二脈”,夏縣縣委、縣政府以有為之手,傾力打基礎、抓服務、優環境,匠心營建沿黃3個鄉鎮21個村莊的美麗鄉村示範帶,輻射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以真金白銀的投入築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物質基礎,為鎮村發展植入了生态和綠色發展基因,也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吃“廢”吐“金”

經濟和環境效益“雙豐收”

家和、院淨、村莊美,是遍布夏縣鄉鎮村街美麗“新農景”的生動剪影。

為實作人居環境精細化治理、常态化保障,夏縣制定城鄉環衛一體化作業标準,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人居環境整治“五有”機制,采用“政府監管+專業化公司營運+村民自治”模式,每年拿出2800餘萬元,委托北京中科國通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實行城鄉生活垃圾一體化治理,通過專項監督、專業化營運,實作常态化全域化環境治理。

去年2月,總投資7.52億元,占地133.6畝的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夏縣廟前鎮生态環保産業園區建成投産,這不僅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處理正式開啟“全焚燒、零填埋”的新篇章,也促進了生活垃圾處理的循環利用,串起綠色産業鍊,實作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豐收”。

在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中央控制室,從垃圾入池到焚燒發電,每一個環節的運作情況都能清晰地在大螢幕上展示出來,現場從業人員緊盯監控螢幕上焚燒爐膛裡熊熊火焰的圖像,同時對螢幕上各項運作資料進行監測、分析,繼而發出操作指令,遠端控制焚燒鍋爐、發電機等裝置正常運轉。

據了解,現在每天進場生活垃圾約在12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4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8400噸、二氧化硫約7200噸、煙塵約7萬噸,能夠實作對運城中心城區、鹽湖區各鄉鎮、夏縣縣城、平陸縣縣城、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

“目前我們的日發電量為42萬千瓦時,年上網電量1.3億千瓦時,可滿足5萬戶家庭生活用電需求,項目投運後向國家電網輸送電能,助力電網平穩運作。”山西中科通彙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記者注意到,雖然每天處理大量垃圾,但該項目整個廠區沒有一點難聞的味道。“作為生态環保産業項目,垃圾堆放産生的滲濾液和發電過程中産生的廢水全部在廠内處理達标後進行生産回用;焚燒中産生的煙氣也采用先進技術進行處理,嚴格達标排放;焚燒後産生的爐渣可以作為普通建築材料的原材料加以利用。如今,垃圾焚燒發電的資源有效使用率達到了99%。”該公司負責人說。

尋夢山水

唱響詩歌與遠方

生态資源是根“金扁擔”,一頭挑着“綠水青山”,一頭挑着“金山銀山”。近年來,夏縣以建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以黃河一号旅遊公路夏縣段為依托,加快建構生态保護紮實有力、生态價值轉化充分、生态旅遊創新發展的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态文旅經濟示範帶,為打造知名文化旅遊強縣提供強力支撐。

夏縣紮實推進鄉村清潔行動 扮靓村莊“高顔值”

夏縣王家河村正在建設的栖堂莊園。

去年,在祁家河鄉前坪村,随着民宿度假村的正式落成,這個大山裡的“世外桃源”也正式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星級度假村與靜谧古村落的完美融合,讓遊客在負氧離子極高的“天然氧吧”裡,靜觀山水,細品美食,尋一夜清夢。

深春的中條山,綠意已濃,微風習習,漫步在前坪民宿度假村裡,身心惬意,簡潔古樸的房屋依地勢而下錯落有緻,幹淨整潔的巷道兩旁,花草點綴、流水潺潺,遊客們走走停停,疊翠亭裡賞民歌,農家院裡聽古戲,意趣盎然沉浸其中。雲水澗住宿區裡,庭院清幽、門廊茶台别有情調,房間内,新古結合、簡約舒适又獨具山居特色,“小隐于野”之意躍然心間。

“我覺得祁家河現在變化太大了,這個民宿村非常符合大家期待,在這裡小住上幾日,為我們的身心‘充充電’,也讓我們感覺到會有更多的力量去奔赴工作和生活中。”一名遊客說。

在一個炸油糕的小吃攤,物美價廉的油糕十分搶手。攤主告訴記者,清明假期幾天,生意還不錯,對于前坪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十分高興,特别是開放迎客後的民宿村,讓外界看到了祁家河鄉豐富的旅遊資源及獨具特色的古村風貌,不但提升了祁家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打實的福利。

幾個年輕人邊走邊跳,興奮異常:“我們一路走過來,路邊有很多小吃攤,都是本地特色小吃,看着十分饞人。大山裡的空氣也很新鮮,我們特别喜歡這個環境,從城裡來這以後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

祁家河鄉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鄉将依托“一山一河一渠一曲”等山水人文資源優勢和國家級“天然氧吧”金字招牌,搶抓政策機遇,堅持“門戶村小視窗”帶動“全域旅遊大開發”的發展思路,繼續深入發掘自然和人文資源,持續增強山水田園吸引力,精心規劃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特色旅遊景點,奮力建設新時代農旅融合小鎮。

“希望廣大朋友空閑之時,約三兩好友,攜一家老小,來此走一走、看一看,定會體驗到不同的山水風情和别樣的人間煙火,感受心靈栖息的詩與遠方。”該負責人說。

攝影 記者 陳方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