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作者:小僧亂翻書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文|心飛揚

編輯|t

引言

1979年發起的快速自衛反擊,以及後來持續了整整十年的邊境輪戰,是中國距今時間最短的一次戰争。

我們完成了收複邊境、給越南一個教訓的任務,但同時也收到一些慘痛的教訓。

比如,由于事先對越軍的預判不準、沒有保護好運輸線,輕裝穿插的41軍121師出發3天後就無糧缺彈了,最後甚至不得不殺軍馬來應對。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看守物資)

一、大戰在即拟方案,輕裝穿插口糧少

1979年12月8日,剛從北京回來的許世友立刻召開緊急會議,傳達了中央的最新訓示:他即将作為東線的負責人指揮對越作戰。

中旬,他又馬不停蹄趕赴廣西進行實地考察、拟定作戰計劃。其實這個時候的一些細節就顯露出了問題:此前由于兩國是友好鄰邦,并沒有對越做詳細偵察的工作。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許世友考察)

但打仗,就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有取勝的把握。然而當時越方的資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受到排擠回國的華人提供的,準确度上存在缺陷,另外時效性也不太夠。

許世友當即向有關部隊提出來兩點要求:第一,是搞清楚那些比較模糊不确定的東西;第二,敵人也是動态變化的,大戰即将來臨之際一定會調整部署,是以要重點關注越軍最新動向。

另外,邊境地區地理環境比較複雜,山多林密、一千米就能有大大小小30多個被草被覆寫的岩洞,不利于機械化部隊的推進,對後勤保障的難度要求也比較高。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許世友)

從兵力上來說我軍處于優勢地位,但是越軍對當地更熟悉,而且在過去20多年中,越軍在我方的指導下積累了豐富的遊擊經驗,對我軍穿插迂回等作戰方式也極為熟悉。

是以,盡管這是一場控制規模的、有限的作戰,仍然不可以對敵人掉以輕心。

可顯然,事先對困難和敵人的反抗預估不足:戰前,有人認為我軍所要擔心的隻有萬一敵人溜得早跑掉了該怎麼辦,或者說抓了太多俘虜要怎麼往後方運送的問題。

戰前制定的作戰方案中,對高平的戰鬥分為兩個階段:首先,在3-5天的時間裡殲滅越軍2-3個師;然後,拿下高平,再消滅4-5個敵師。

41軍作為北集團軍是此戰的主攻之一,面對的敵人是346師。這是對面的王牌部隊之一,多年來參加了大大小小很多戰鬥。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摧毀敵人陣地)

其中主力團246團外号為新潮團,曆史比較久可以追溯到抗法時期,參加過著名的邊界戰争等,在越軍中稱得上鼎鼎有名。

這支部隊在過往的戰争中以運動襲擊和防禦見長,或許這就是越南把它放在高平這麼一個重要位置上來阻擊在軍的原因。

41軍計劃各部隊在12小時内穿插到預訂位置,在三到五天内殲滅敵人346師3個團、3個地方團、5個獨立營,共計1.5萬人。

各穿插部隊都要輕裝前行,所攜帶的口糧隻有三天的量。當時認為隻要能夠按照計劃往前推進,三天後占領大量目标、打通路線,後續的保障部隊就能夠順利提供保障。

121師是穿插部隊中條件最困難的,他們從靖西出發,向高平西側實施大縱深大迂回穿插。一路山高林密行進艱難,又頻頻遭到敵人的小規模襲擾。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搭建舟橋)

最糟糕的就是遠離後方,一旦出現什麼問題後勤完全得不到保障。在越南的地界上,也不能像在國内那樣有老百姓的全力支援。

但偏偏,真正開戰之後情況完全不像一開始所預想的那般樂觀,部隊很快就嘗到了對後勤不夠重視的苦果:穿插的部隊3-5天就陷入了無糧無藥的悲慘境地。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出征軍隊)

二、穿插三天後斷糧,吃草殺馬餓肚子

2月17日清晨,天光剛剛露出一抹魚肚白,綠色的信号彈就在夜幕中騰空而起。随即轟鳴聲不絕于耳,那是早已等待多時的大炮在同一時間發起了進攻。

121師的第一道關口是莫隆,一個山勢陡峭的地方。越軍把守着兩側的高地,放話“來多少埋多少”,不過僅僅四個小時之後他們就被一支小分隊全殲了。

激戰正酣之時,師長帶着主力部隊從撕開的口子中直接插了進去。121師行進的路線号稱是“三險”地帶:山多林密難走、水險獨橋難過、路邊暗藏碉堡和埋伏。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發射炮彈)

李副師長身先士卒,帶領的尖刀營一路沖破越軍的十餘次突襲。可在這樣的地形下,機械化部隊很難往前推進,原定的時間到了,他們還被困在路上,更糟糕的是後勤跟不上了。

從第四天開始,指戰員們就不得不開始與饑餓作鬥争。

809高地的二連三排在堅守的第一天就斷糧了,整個排35個人上上下下總共隻剩下三塊半餅幹,有整有零。就這麼三塊半被掰成了35份,每一份也就拇指蓋那麼大。

第二天,他們找到了幾棵野草,高興得不行,趕緊煮兩碗湯給身體已經虛弱的戰士喝。第三天,一半的戰士承受不住饑餓暈了過去……

一場戰鬥結束後,362團的團長在陣地上為犧牲的戰友收斂屍體時,從兩個人的口袋裡各自摸出了一把草。他們,就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與敵人作戰的呀!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火線宣誓)

藥品同樣缺乏,受傷的戰士們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護理不說,連把重傷員送到後方救治都做不到。

當地是亞熱帶,在二月中下旬的時候天氣已經很熱了,傷員的傷口很快就化膿、傷勢随之不斷惡化。醫護人員手裡沒有藥品,除了握握他們的手在精神上給予鼓勵就隻能默默垂淚。

第八天,一位同志想方設法搞到了幾支青黴素,精打細算準備給那些情況比較嚴重的人使用,比如子彈打到了腹内的戰士。可沒想到,大家都互相推辭,認為别人比自己更需要。

補給送不上,隻能想辦法看能不能從當地老百姓那裡購買一些,可是人家都跑了。好不容易搞到的幾斤大米,又連給傷員們昨晚稀飯都不夠。

實在沒辦法了,副軍長毛餘就下令殺掉戰馬,好歹讓傷員們能夠吃上飯。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紀律嚴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排堅守了六個日夜,直至接到撤下來的指令;首長和戰士們同吃同住,有了幹糧第一時間考慮的就是前線的戰士和傷員們。

那麼此時,不禁想問:我們的後勤在哪裡?為什麼不能及時把糧食和藥品等物資送到前線?

三、戰前低估後勤困難,敵人頻頻襲擾增難度

這次戰役的後勤如此艱難有幾個原因:一是,穿插的地點沒有選好。一路都是山丘不利于車輛的前進,不僅給後勤帶來很大麻煩,也導緻部隊沒能按照預定的時間穿插到位。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後勤部隊)

二是不注意保護運輸線。部隊往前推進越深距離後方越來越遠,補給保障全都仰賴後勤,從公路運輸是最快最有效的後勤方式。

但由于事先對戰況的預計不足,對公路這一運輸線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保護,敵人破壞道路、扒開水庫、在我軍迂回穿插的路線上布下大量地雷,導緻部隊後方的公路線被切斷。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戰場)

他們利用地形的優勢,在某些路段的兩側修築大量暗堡。有些地方道路狹窄隻能容納一輛車通過,敵人隻需要打壞前面的幾輛車就能讓整段路都堵塞上一段時間。

三是越軍會專門盯着後勤打。衆所周知,後勤部隊的戰鬥力會比較弱一些,即便是人能逃脫隻要把物資留下來也能對前線造成很大影響,是以成為了敵人的目标。

與41軍并肩作戰的民兵和支前民工,在戰鬥開始沒多久就落在了後面。部隊要快速趕到指定地點,但當地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靠人背、靠馬拉的後勤隊伍跟不上急行軍的速度。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後勤部隊)

戰争開始的第二天,敵人就在謝牢河邊準備伏擊過橋的121師363團。但該團很快就突破了伏擊圈,順利過河。

隻是,當時部隊隻是把沿途的越軍打散了但沒有消滅,結果就是前腳我軍一走,後腳那些散兵遊勇就又聚集在一起。打不過戰鬥部隊,人家就瞄上了後勤。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支前民工)

當天晚上八點半,一支人員構成十分複雜的騾馬運輸隊剛一行進到吊橋,槍聲四起,埋伏在周邊的敵人發起了襲擊!敵人占據高處,我軍集中在谷底無險可依,形勢對我方十分不利。

關鍵時刻,361團100炮連的徐家欽大喊“幹部向我靠攏”。在他的帶領下,這群此前并不熟悉的人組成了一個臨時的黨支部,接過了指揮作戰的任務。

首先,派遣通信兵去前方給上級報告這裡的情況。

其次,指令部隊快速占據比較有利的地方,然後把僅有的幾門炮全部布置好組成一個環狀陣形。

同時,負責照顧馬的軍醫接過了救治傷員的重任。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戰場指揮員)

就這樣,他們和敵人一直打到天光發亮。此時,敵人的傷亡很多但我軍的彈藥也瀕臨耗完的境地,于是果斷選擇了撤退。

這一戰,保住了後勤隊伍,可是那102匹騾馬所馱運的物資卻損失了很多。同一天晚上,121師的另一支後勤部隊也遇到了埋伏,物資全部都丢失了。

越軍不斷襲擊、後方補給無法送達、繳獲的物資也很難送到友軍手中,121師斷糧了好幾天,餓着肚子與敵人打了大大小小一百多仗。

對越反擊戰後勤之殇:開戰三天全師斷糧,副軍長無奈下令殺馬吃肉

(後勤保障難)

前方的戰士很艱難,後勤的民兵和民工們也同樣困難。很多地方車馬難通,是他們在槍林彈雨中爬過高山越過險地,肩挑背扛一步步把數以萬噸計的物資送到了前線。

今天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場勝利結尾的戰争。然而,那些在戰役中的艱苦和犧牲,更值得我們銘記和吸取教訓。

參考資料:

殷傑.勝利的基石--淺談1984年"兩山"作戰期間的後勤保障[J].坦克裝甲車輛, 2019, 000(018):P.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