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入傳統 立足時代 穩步前行——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評審側記

作者:正觀新聞

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的複評、終評工作于2024年2月25日至3月5日,在離北京市内近百公裡的平谷金海湖畔進行。評審場地很開闊,設施完備,為評審工作提供了物質保證;場地的封閉性很強,又為評審工作提供了環境保證。二百餘位評委、專家及從業人員經過了10天晝夜兼程、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圓滿完成了評審任務。在座談中,評委會主任孫曉雲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展覽,而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的确,這是書法事業的一項系統工程,從去年秋季十三屆國展征稿啟事的發出,到最後展出、出版以及理論研究跟進,需曆時約一年時間。國内外數萬作者的積極參與與認真創作,中國書協三十幾個團體會員機關組織創作、征集稿件進行初評,山西、浙江、河南三個承辦展區的努力籌備等等。上下關聯,群策群力,投入了這項工程。而當代書法四十餘年探索發展的成果,社會文化大背景對展覽形成的導向與支撐,書法界及社會各方面對這項活動的廣泛參與密切關注,以及本屆國展将對當代書壇産生的深遠影響力等等,使十三屆國展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藝術系統工程。

本屆國展設立組織委員會。組委會下設評審機構,評審機構包括審議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審讀委員會、監審委員會和學術媒體觀察團。審議委員會負責對評審結果進行審定,産生各書體入展及進京展作品名額,以及對評審工作的全程觀察,在每輪投票前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合議。評審委員會負責按照評審流程開展評審工作,審讀委員會負責對作品的文本與文字進行審讀,監審委員會負責對政治方向和業務方向的全面監督,確定參與評審人員依紀依規評審,學術媒體觀察團負責深入考察評審工作,撰寫學術文章,并進行客觀報道。嚴謹的組織機構是圓滿完成評審工作的組織保障,組委會上司下的五個不同職能的委員會互相支撐又互相補充,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組織架構。審議委員會由協會上司、主席團成員及相關專家組成。評委會按照書體分成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篆刻、刻字7個評審組,各評審組的評審委員主體構成是各書體的專業委員會成員,評委都是在創作上曾獲各種獎項、有專業影響力的優秀書法家,評委不但要個人創作優秀,而且要熟悉當代書法的發展曆程,創作技法與形式的特征及審美走向,并了解全國各地書法創作的狀況及有潛力的代表性書法家,具備創作經驗、擁有專業資訊、具有評審經驗等多方面的素質與能力,確定評審的專業性與準确性。

為確定十三屆國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規範評審工作行為,嚴肅評審工作紀律,特制定了嚴格的評審行為守則,每個評委都簽下了承諾書。一百餘位評委,10天的評審工作過程中,未發現違規違紀行為,可以說是風清氣正。參與評審的各委員會委員,認真簽下的承諾書,是用自己的人格做出保證,這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與自律,但隻有“自律”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嚴格的“他律”,就是用規則來限制評委。評審工作要給每位評委充分獨立表達個人意志的自由空間,但又要用制度的牢籠來制約每個人的越界違規行為,評委隻能在具有規定性的空間中表現獨立性,而不是任所欲為,進而確定了評審工作的公開、公正、公平。評審工作現場嚴格把控,沒有工作證件的人員不準進入,進入場地的評委及從業人員要收繳手機,強化了保密措施。評審工作分書體進行,每個書體的評審區及評委是互相隔離的,評審工作指南手冊第一頁就開門見山地寫道:“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各書體分區獨立評審。除所屬委員會職能需要外,請勿參與其他書展現場評審。”這将評委的活動範圍規定在本書體評審區内,各書體評審獨立進行,互不幹擾,各書體評委之間互不交流,這種規定大大減少了評委“出軌”的可能性,評審工作要一輪輪的投票,評委在每次投票前視必要要召開合議短會,每位評委充分表達意見,對候選作品不同風格形式等作出分析,并指出創作中的時風流弊。對評審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判,進而規避投票中的偏差,通過合議交流,在評委相對取得共識的基礎上進行獨立投票,投票時評委間不許交流,而且互相保證一定的距離,保證每個評委投票的獨立性和自主權。可以說,十三屆國展的評審紀律是曆屆國展中最為嚴謹的。

這次評審的工作,制定了嚴密科學的流程。為了使評審更加準确,采用了多輪投票的方式,一輪一輪地篩選,以保證把最優秀的作品選出來。另外在技術方面也有許多革新,第一輪的投票工作量非常大,在往屆國展作品的第一輪評選中,往往采用評委分組進行的方式,緻使評委不能見到全部作品,本屆國展第一輪投票,采用在大螢幕上展示作品高清圖檔的方式,既可使每個評委能見到全部作品,又能放大圖檔觀察作品細節。在後期對原作的評審中,每件作品都貼上了獨有的二維碼,作品不顯示編号,評委們用投票器掃二維碼來決定作品的取舍上下,使作品的資訊更加保密,評審工作更加快捷、準确。評委投票完成後把投票器交監委,由計算機計票統計,能迅速完成并避免了人工計票的誤差。把計算機技術運用到評審工作中,使評審工作更加迅速、準确、保密。

本屆國展在曆屆國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當下書法隊伍發展及創作研究的實際,深入調研,參考其他兄弟協會的工作經驗,有許多新的改革措施。其中最重大的改革是在中國書協的指導下,将稿件的征集及初評交各團體會員進行。再一點是十三屆國展分三個展區展出,在中國書協統一協調指導下,由團體會員機關承辦。其中山西展區展出行書和草書,浙江展區展出篆書、篆刻與刻字,河南展區展出隸書和楷書。三個展區共展出作品約1000件,并從中選取優秀作品約300件在北京展出。

中國書協在平谷組織的十三屆國展作品複評中,共收到各團體會員機關報送來的初評後非會員作品8389件,免初評中國書協會員作品8350件,港澳台及海外華人投稿181件。這種改革大大調動了各團體會員機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立足于基層,更深入廣泛的組織發動十三屆國展的創作。分三個展區展出使展覽的傳播更加廣泛。在上下關聯中,使團體會員機關增強了對全國書法創作宏觀認識及把握,進而提升了國展的創作品質。分工協作,各司其職,也使中國書協集中精力搞好入展作品的複評、終評工作,以及以十三屆國展為典型案例,對當代書法創作隊伍、創作勢态以及未來發展作深入研究。

國展展現着當代書法創作的包容性,多樣性,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表現時代的主旋律。在突出書法藝術技法與形式表現的同時,把握好整個展覽的思想深度文化高度,切實踐行藝文兼備的精神。為保證展出作品文本、文字的正确無誤,本屆國展在十二屆國展審讀工作的基礎上。出台了新的舉措。即審讀委員與本書體的評審委員共同審讀作品,提出問題,明辨是非正誤,最終由本書體的評審委員通過獨立投票決定作品的上下取舍。審讀委員是以高校書法研究專家為主體,而評審委員是以優秀的書法家為主體,二者相結合,使參與審讀者的知識結構更為多元,評判兼具文化性與藝術性的雙重視角,使評審在突出文化性的同時,更貼近當代書法創作的實際。同時也使評審流程中各項工作無縫銜接,避免在審讀的環節中評審委員的閑置。實踐證明這項改革舉措是非常正确的,使審讀工作更加務實有效,更加科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在審讀工作中,相對來說,對篆、隸、楷三種書體審讀時,審讀委員發現與提出的問題較多,發揮了主導作用;而在審讀行書、草書時,評審委員提出的問題較多,相對發揮了主導作用,究其原因,對篆、隸、楷三種書體中所犯的錯誤多屬知識性的,而行書、草書中提出的問題都是草法的正誤及對創作中作者變化字形合理性的判斷,審讀委員與評審委員自身的知識結構及關注重點有所差别,二者的結合使審讀工作更加全面與務實。

對文本的審讀包括創作内容所用版本的核對,力求用最有權威的版本,及時發現指出作者的筆誤及疏漏,還有對行文及文法的研讀,不放過細節,有時幾位專家在争議中逐漸使問題明晰而達成共識。還有一個文義是否優美、健康的問題,審讀總的原則是既不放過明顯錯誤,又采取較為寬容的态度。如對自作詩詞格律問題,作者采用現代漢語四聲的新韻而不合平水韻,采用允許、包容的立場。又如幹支紀年的行文文法,在認真考察前人用語多樣性的背景中,也采用包容的态度,一般不指為錯誤。

對作品中的錯字、别字、假借不妥的字認真審讀、甄别研判。部分作者為求得作品的新奇以使形式動人,在選字、用字中獵奇求異,在曆代流傳的衆多字形中,選怪異而不常見的字用,再加上随心所欲的誇張變形、增損易位的變化,其中篆刻、篆書、隸書中表現尤甚。一些作者古文字知識貧乏,犯了“因無知而無畏”低級錯誤。

對書法創作用字來說,有時并非簡單的、絕對的去确定正誤,創作的不同書體、不同内容、不同的人都會影響到選字用字及判斷正确的标準。書法創作中不但有真、草、隸、篆諸體,而且由地域、時代、創作者不同而風格紛呈,再加上近幾十年不斷有新的文字材資出土或被發現,被書法家取為書法創作的母本,是以對具體文字的正誤判斷要慎重。書法創作用字既要尊重文字的規律,保持文字的正确性、可識性,又要以表現書法美為要,而字形之美是書法美的基本條件與重要組成部分,字形之美是選字用字另一條重要原則,是以對有争議的問題,非關鍵的問題一般采取寬容的态度,如同法律上的“疑罪從無”的原則。如有些字雖然有所本,但所本為前人就寫錯的字,如南北朝時期的許多所謂的“碑别字”,其實是錯字或俗寫,在這次審讀中一般不被指為錯字,但應該明白,這是作者文字功底不厚,盲目使用工具書所緻。再如有些作品在寫的長款中夾雜台灣字(台灣字也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般也不再要求返工,不強求文字絕對的“純”,而求藝術形式的統一與完美。還有一些因取用網際網路上的文本而出現的錯誤,或因盲目使用網上字庫或工具書上的文字而出現的錯誤,究其根本,仍是作者文化素養與文字學功力欠缺所緻。對于文本審讀、文字審讀,總的原則是既要判明正确、決定取舍,又要柔性操作,把握好一個“度”,既不能因藝而傷文,又不能因文而損藝,作品藝文兼備、相輔相成,在文與藝的互相支撐、互相相容中追求内容與形式的高度完美。但對具體的問題需要用心甄别、讨論,既要保持創作中文本與文字的嚴肅性,又不可因“剛性執法”而傷及作者忘我創作中的激情,不可因對文字、文本的過度審讀傷及了創作的“銳度”。

“展覽時代”書法創作,對作品形式的重視是必然的,但為了追求形式變化出新而以傷害文本、文義、文字的正确為代價,是不可取的。在本屆國展的審讀中,發現刻意的形式設計而無視文本、文義、文字的正确性表現較為明顯,有些作者在正文後的題跋文字與正文毫無關聯,文意不通,文筆低下,文字錯誤多發生在刻意設計的題跋中。這種為題跋而題跋,刻意追求形式變化而無視書法文化性的表現在創作中形成一種“流行風氣”,在審讀中是不予認可的。對于形式美問題,當下創作一方面應有較強的形式意識,對形式美理性的追求是當代創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要在自然書寫中表現書法内在的韻律節奏與外在的形式美,中國書法藝術最高的境界是本真與自然,這是中華美學精神對書法藝術的定位。是以設計性、制作性不可取代書法的自然書寫性。對這二者把握,表現着創作中的思想深度與對技巧駕馭的能力。整體上看,這次展覽的作品沒有過分裝飾的所謂“展覽體”,對時風有所改變。在本屆國展征稿啟事中寫道:‘“倡導關注藝術本體、強化自然書寫,提升創作品質。反對過分拼貼、包裝、設計、做舊等形式制作。在評審中采取措施盡力規避書風雷同的現象。”這對創作者有着明确的導向作用。書法創作在多年的探索、揚棄、積澱中推進,作者對過分形式化的問題已有了理性的認識,形式設計性隐蔽在作品的背後,而不是在前台表演,普遍重視在自然書寫中表現形式美。如果把自然書寫看作是文人書齋中書法的重要特征,那麼形式表現是當下展覽書法的必須,二者的相容,可以說是古與今的相容,是書法創作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探索發展的結果。

在評審中發現一些形制大緻相同,帶有模仿古代經典碑帖具有設計制作痕迹的作品。這些作品粗略看去尚可,細讀則發現用筆僵死,形态闆滞,毫無個人獨立的藝術語言,并且在落款跋文中時見常識性的錯誤,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膚淺的。這很可能是針對國展而舉辦的一些展前快速教育訓練班或某些書法教育機構,在指導老師設計與示範下,由青年作者完成的作品。對于這種現象,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與較強的辨識力。這種所謂的創作方式,其中蘊含着一種急功近利、甚至是投機取巧的心态,為完成一件能赢得選票的作品,運用設計制作手段或用電腦技術去模仿古人風格形式,完全無視書法創作的嚴肅性,抽空了書法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省略了學習書法漫長過程中對精神的陶冶、文化的熏陶與人格的修煉,缺失了在長期臨池過程中對傳統書法的深刻了解。把書法創作變成一種設計與制作的技術,這是一種誤人子弟的短期行為,是評委應該認真識别與抵制的。

評審是成功的。經過評委們一輪又一輪的投票遴選,在各種書體入選的近千件作品中,雖然不能保證每一件作品都令人滿意而沒有遺憾,但整體看來确實是把最好的作品選出來了,作品表現着當代書法整體的創作水準、形式技法的特征及審美傾向。審讀委員認真對文本、文字把關,評委認真甄别權衡、審慎投票,入選的作品雖然不能說在文字、文本方面完全沒有錯誤處,但保證了作品沒有嚴重的而不可原諒的問題存在。統覽入選的近千件作品,展現了當代書法創作深入傳統,立足當代、穩步前行的特點。與四年前的十二屆國展作品相比較,其間沒有大的起伏變化,但可以看到一批書法新秀在迅速成長,書法隊伍在壯大,老作者仍保持着創作激情,在不斷探索出新。創作中表現出對傳統經典的進一步深入學習與深刻認識,技法與形式更加成熟與完美,創作中時風流弊及同質化現象明顯弱化,入選作品的自然書寫性加強,而刻意裝飾與制作的風氣漸漸減少。當代書法在穩步漸進。

座談中也有評委認為本屆國展展現了對傳統的進一步深入,而作品的表現性與時代感需要加強。這種看法是客觀的。但這種現象并非偶然,國展的專業定位、參與作者群體以及國展的評審方式決定了其創作審美特征。國展具有廣泛的地域包容性與時代共性,在植根傳統、表現中華美學精神的前提下,提倡風格形式的多樣性。國展與單項展、各種主題展以及個人展覽不同,國展嚴格的民主投票方式保證了集體意志的展現,評委個人意志最終要融化在集體意識中。國展作品突出表現着對經典的傳承與時代精神的共性,這種共性又是由每件作品的個性共同構成的。當代書法創作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應與時代同頻共振。但也不必刻意追所謂的“時代感”,“展覽時代”的書法與“書齋時代”的書法自然會發生深刻的新變,每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都處在這個時代的模鑄之中,與這個時代同頻共振既是主觀的追求,又在客觀規律的規定性之中。時代對書法創作的影響是“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力,書法中的時代感,是書法家筆下的自然流露,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刻意追所謂的“時代感”,反而失去書法創作中的本真與自然。

中國書協在十一屆國展中提出“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十六字創作理念,是充滿辯證關系的,每四個字有獨立的内涵,十六個字互相之間又是互為支撐、互為因果而不可分割的。植根傳統不是簡單對傳承樣式的模仿與回歸,而是要植根在深厚的、源遠流長的傳統之中,而生出屬于這個時代的樹,開出屬于這個時代的花,這裡對傳統的承傳是以創新為指向的。而植根傳統四個字又是鼓勵創新的定語,在植根傳統的基礎上适時新變,順勢生變,自然求變,而不是沒有前提地割斷曆史而自作倉颉、天馬行空。如沒有植根傳統作基礎而一味高喊創新口号,則千奇百怪生矣,離中華美學精神遠矣。

中國書協近年舉辦的許多專業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對深化書法内在文化性的重視,中國書協在提升創作隊伍的文化素養及道德修養、重視作品的文化内涵方面推出了許多具體舉措,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展覽評審中增加對作品文本、文字的審讀,進而帶動當下書法創作對文本與文字正确性的重視。再如舉辦多屆國學班對優秀中青年書法家的文化教育訓練,針對書法教師教育訓練的翰墨薪傳工程的有序推進等,以及舉辦的一系列主題性展覽,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在注重形式表現的展覽時代表現傳統文化精神,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提升書法創作主體——人的傳統文化素質、道德修養乃至人生價值觀。當代書法重視技術,但更需要知識的厚度與思想的深度,如果再高一層次去認識,那就是要有藝術的境界與人格的境界。技術、思想、境界此三者缺一不可。書法走進展覽時代,不是文化的減負與形式的張揚,而是從作品的文化内涵及藝術的表現力兩方面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評審工作結束了。十三屆國展将分三個展區分别在山西、浙江、河南展出,從中選出的300件精品将要進京展出。還有宣傳報道、學術研究等等許多工作要做,工作層面需要總結與研究,以十三屆國展為案例的當代書法創作的研究也要跟進。十三屆國展在當下是書壇的新聞,但終将成為曆史,當代書法要得到社會的認可并經得住曆史的驗證,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

(作者 李剛田 來源 中國書法家協會)

版權聲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檔、音樂、視訊等)版權歸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本文,請背景聯系取得授權,并應在授權範圍内使用,同時注明來源正觀新聞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給任何第三方。

正觀傳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