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的“定海神針”,也是台灣和大陸溝通對話的基礎。而“九二共識”的核心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是在近幾十年來國民黨一直都把“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嫁接到了一起。在他們的眼中“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創造了完美的政治模糊地帶,可以讓兩岸統一的時間點無限延長,他們既可以用“一中各表”來為所謂的“中華民國”招魂續命,還可以從中牟利。近期,前台灣考試機構負責人關中的嫡系幹将桂宏誠發言批判所謂的“一中各表”,他說:“要求大陸認同‘一中各表’隻是閃避兩岸邁向統一的借口。民進黨已經成功教育群眾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台灣連‘一中’都不‘自表’,而要求大陸認同‘各表’就顯得虛情假意。”桂宏誠追随關中十幾年,他也曾經擔任過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對于兩岸的觀點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桂宏誠
桂宏誠出生在1965年的台灣省高雄市,祖籍安徽。他在2002-2006年曾在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學習,獲得了法學博士學位。他從2000年前後就跟随在國民黨大佬關中身邊,2008年關中升任為考試機構負責人後就擔任了關中的機要室秘書,後來又升任為機要室主任,備受信任賞識。2014年,他出任了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對于兩岸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他當時被問到國民黨的兩岸主張時曾經自信地說:“國民黨支援兩岸走向統一,未來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保證不會有太大變動。”但是事與願違,如今的國民黨已經完全不敢提“統一”兩個字。就連“九二共識”也變成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口中的“九二共識是沒有共識的共識”,國民黨的路線也變成了“親美友日和陸”。國民黨和大陸之間的交流也停留在了“一中各表”的怪圈之中無法自拔,這就讓兩岸的未來前景黯淡。
關中
桂宏誠如今站出來炮轟支援“一中各表”的既得利益者,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些人要求大陸認同‘一中各表’,隻是閃避兩岸邁向統一的借口。民進黨已成功教育台灣群眾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台灣連一中都不‘自表’,而要求大陸認同‘各表’就顯得虛情假意。台灣朝野目前皆避諱認同‘一中’,蔡英文曾稱年輕人已是‘天然獨’。如果台灣真的那麼在乎大陸接受給不給‘各表’的空間,那台灣總該先力行‘一中自表’,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現在的台灣島内的确有這麼一股歪風邪氣,他們打算以“一中各表”來欺騙大陸,在大陸就說“九二共識”,回到台灣就說“九二共識”完全等于“一中各表”。說白了就是避諱“一中”的概念,擔心被扣上“親中賣台”的帽子。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就是國民黨的寫照。
“九二共識”不是“一中各表”
大陸從來也沒有認同過“一中各表”,更是曾經公開說過:“‘九二共識’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并謀求中國統一。國民黨長期以來所說的‘一中各表’,是對‘九二共識’的一種扭曲。”國民黨當年提出來的說法是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共同謀求統一,兩岸的未來也必将統一。這也被稱為“終極統一論”,雖然沒規定具體的時間點,但台灣總算是拿出了部分的誠意,減少了大陸關于“台獨”的部分憂慮。是以我們才能夠以此為基礎開展對話和貿易,算是一種雙向奔赴的默契。作為大陸而言,如果台灣還要死抱着“中華民國”的舊招牌不放,彼此就不可能有默契可言。這等于是人為塑造了一個模糊的安全地帶,讓兩岸彼此先交流一段時間,看看結果再說。如果兩岸的情感能夠水乳交融,關系能夠親密無間,又趕上大陸經濟騰飛的時期。大家有錢一起賺,統一自然水到渠成。
國民黨的蛻變
從2008年到2016年,兩岸之間的貿易和對話都達到了曆史最高點,可是彼此之間的關系卻在2014年的太陽花之亂後漸行漸遠。民進黨利用社會輿論觸發了島内的離心力量,讓台灣人漸漸否認了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這樣一來即使是“一中各表”也失去了基礎與核心。事實上,隻要國民黨堅守住底線和原則與大陸通力合作,仍可以控制住局勢。但是國民黨的軟弱性與妥協性就注定他們隻會去打“順風牌”,而不會在逆境中尋找圖存之道。從2016年到2020年,從2020年到2024年,國民黨左支右绌,進退失據。國民黨高層頻繁前往大陸參訪,但是他們卻不敢在島内說大陸的好話,還要刻意與大陸保持距離。這種兩面三刀的做法自然會讓人厭惡。這也導緻在不久前的台灣族屬認同民意調查之中,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數量隻剩下2.4%,創下了曆史新低。
郭正亮
國民黨現如今隻能是舉着“一中各表”來訛詐大陸,事實上他們自己對于“一中”的概念都已經産生了動搖。台灣政治評論員郭正亮也對此評論稱:“國民黨就是被吓到了,似乎不太願意面對‘九二共識’,若真是這樣,他們的思想是什麼、要帶大家往哪裡走?國民黨現在很怕被貼标簽。但事實上,正是因為他們選擇長期不碰相關話題,才讓民進黨有機會把标簽越貼越多。若繼續維持這種狀态,2028年要想赢恐怕很難。國民黨已經有點被民進黨的‘親美抗中’路線罩住,提不出不一樣的路線,也不敢面對路線争議,頂多隻能對戰争風險相關事務進行批評。”可以說桂宏誠與郭正亮已經把國民黨的病根點出來了,事實上這也是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在多年前就提到的問題,國民黨不是戰力問題而是路線問題。國民黨的路線不清,戰略上的不明确就勢必導緻戰術上的混亂。
張亞中
國民黨一面積極派人到大陸溝通交流,一面又稱自己絕對不是“親中”的政黨,這是自欺欺人的做法,又怎麼可能取信于民?在外界眼裡就是國民黨一面要從大陸撈好處,一面又要在台灣島内糊弄人。在政治領域,旗幟是否鮮明決定了一個政治團體能否走得長久。國民黨如果還是困在“一中各表”,“親美抗中”的怪圈之中,那麼最後隻能變成自娛自樂,自己哄着自己的支援者玩。國民黨從建立之初就在追求國家的統一,現在的國民黨卻俨然已經被親美派和反動派所綁架,以“一中各表”等一系列騙術來抗拒兩岸的統一。就如同國民黨民意代表賴士葆所言:“春秋戰國長達四百年,現在的兩岸才七十年,不懂大陸為什麼要急于統一。”但是在如今的世界大背景下,他們的騙術最終都會被戳破。兩岸的統一大勢不可阻擋,隻有盡快和大陸相向而行,台灣和國民黨的未來才有前途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