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儀式上,迎來了一位姿容普通卻難掩親切的七旬老太。
網友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普通老婦人能走上領獎台,因為大家從未看過她演的電影,甚至都不知道她叫什麼。
然而,當成龍大哥親切地幫她調整話筒的時候,就注定了這位老婦人的身份不一般。
那麼她究竟是誰?她到底是憑借着什麼站上了金像獎領獎台呢?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資訊來源,贅述于本文結尾。
金像之夜
每一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都是大咖雲集,一些新人演員也總在期盼着自己能夠站在獎台上,那将意味着自己的未來會一片坦途。
尤其是演藝圈的許多美女演員,将會在這一夜上演群芳争豔的名場面,誰都是在絞盡腦汁地打扮自己,生怕落了下乘。
然而,在這群性感美麗的女演員中,卻有一位七旬老太顯得格格不入。
盡管看得出來她已經在精心裝扮自己了,可她身上那種來源于普通人的自卑感卻依然清晰可見。
由于該頒獎儀式是直播形式,是以很多網友都不明白她為什麼能夠出現在這裡,或許她隻是個普通的從業人員。
她是普通的從業人員沒有錯,但她同時也是這一晚“專業精神獎”的得主。
該獎項是專門為電影劇組的幕後工作者而設立的,除非是那種特别突出的存在,不然是沒機會站在這裡的。
随着老太緩緩來到舞台中央,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似乎大家都覺得她能拿到這個獎項是實至名歸,并且眼神還是夾帶着一種親切感。
随着掌聲落下,成龍大哥急忙走到台上,并親切地幫助這位老太調整好了話筒,随後便說道:
“我本來是在國外的,當我得知是Pauline要得獎的時候,我立馬飛了回來,就是要為她頒獎!”
由此不難看出這位名叫Pauline 的婦人,在成龍的眼裡有着多麼高的地位,而且不止是成龍,像梁朝偉、劉德華,甚至是張國榮這樣的天王級人物,都是這樣看待她。
她本名叫楊容蓮,而她的身份,隻不過是劇組裡平平無奇的茶水工。
看到這裡或許就會有人心生疑問:光靠端茶倒水就能得到專業精神獎?而且還是成龍大哥親自給她頒獎?這也太離譜了!
從表面上看,或許茶水工真的隻是一份很簡單的工作,可要是能把這份工作做到細緻入微,并且堅持了幾十年都未曾改變,那就是一種不平凡。
楊容蓮就是這樣的存在,是以她的登場才會讓所有巨星覺得實至名歸...
幾十年的茶水工
上世紀五十年代,家境貧寒的楊容蓮出生于廣東新會,由于家裡孩子衆多,身為女孩的她都沒能得到讀書的機會。
為了幫父母分憂,楊容蓮不得不早早地步入社會做工,一直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随着楊容蓮的年齡不斷增長,父母也是很早把她給嫁了出去,對方同樣也是一個家境貧寒的男人。
貧困的生活并沒有因為結婚而發生改變,盡管楊容蓮和丈夫一同跑到薪資更高的澳門做工,可是他們依舊活在塵埃裡。
1968年,香港步入了飛速發展的時代,楊容蓮也是在這一年跟着丈夫跑到了香港發展,而他們使用的方式則是偷渡。
沒有任何身份證明,就意味着楊容蓮和丈夫找不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不斷的遷移并沒有為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觀,唯獨卻讓楊容蓮的心逐漸平穩起來。
整整34年,楊容蓮都和丈夫孩子們擠在狹小的“棺材房”裡生活,每日還要因為沒有身份證明而擔驚受怕。
直到1989年,有一個朋友将楊容蓮介紹到了劇組,這才漸漸地改善了她的生活。
劇組裡有着演員、導演、攝影等各種專業角色,自然也少不了打雜的存在。
畢竟他們都是所謂的高端人士,為了盡快拍好成片,沒時間去在意生活中的瑣碎,而楊容蓮所負責的,就是瑣碎中的端茶倒水。
這份工作看起來簡單輕巧,實際上卻很考驗楊容蓮的心态和能力。
要為多少人準備專用水杯?
哪位明星愛喝哪種口味的茶水?
什麼時候把水杯遞到對方手裡不會被反感?
這裡面不止是送個茶水這麼簡單,還有着很多的人情世故,而大字不識一個的楊容蓮,在一開始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為了能夠認清每個人的水杯,楊容蓮專門在每個水杯上貼上了他們的名字,盡管她不識字,但卻可以通過看形狀來記憶。
等到送水這個環節,一定要等到對方沒事的時候再去送,而且遞水時要注意對方的手裡有沒有東西,需不需要自己幫他擰開蓋子。
這一切的一切,都被楊容蓮熟記于心,她漸漸地熱愛上了這份工作,同時也升起了一顆要堅持下去的決心。
漸漸地,楊容蓮開始為自己找更多事幹,她不光要按照口味準備茶水,還會準備一些可口的食物。
如果劇組是9點開拍,那麼楊容蓮就要5點起來準備食材,盡可能讓演員和劇組人員們在開拍前吃上飽飯。
楊容蓮似乎不再是個簡單的茶水工,倒不如說她更像是個媽媽一樣的角色,在盡力盡力地呵護着劇組裡的所有人。
有時候就連隔壁劇組的人都會跑過來“讨水喝”,大家也不知道為什麼,一杯平平無奇的茶水隻要是經過了楊容蓮的手,就會變得甘甜無比。
對楊容蓮來說,這就是她的敬業精神,即使這隻是份打雜一樣的工作,但要是做的話,就要做到最好。
劇組裡總是萦繞着一種“炮火轟鳴”般的緊張感,但楊容蓮的存在就如同二月的春風在不斷撫慰着所有人。
成龍、周星馳、李連傑、劉德華、楊千嬅、郭富城、謝霆鋒...這些在熒幕上光鮮亮麗的大明星,都得到過楊容蓮的關愛,是以也就沒人隻把她當做一個打雜的。
其實有許多導演為了節約成本,考慮過去除掉“茶水”這個不起眼的職務,但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專門把楊容蓮給請回來。
沒有楊容蓮的劇組仿佛是不完整的,大家都對這一點深感認同,是以不管是導演還是明星,都開始把楊容蓮當做“親人”看待...
塵埃裡的光
1995年,劉偉強在拍攝《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時,專門請楊容蓮來客串一位電梯婦女。
或許很多觀衆都對這一幕沒有任何印象,但明星們在看到楊姐時卻會不斷驚呼,甚至有一種自己老媽突然變成演員的驚喜感,而大家都是由衷地替她感到高興。
很多人都知道楊容蓮的家境不好,尤其是她還有四個孩子,如果僅僅是做茶水工的話,那依舊沒法改善生活。
于是很多導演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着她,就連一向嚴苛的周星馳,都會專門請她去客串角色。
對于大家的愛戴和幫助,楊容蓮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回報,那就是堅持好自己的崗位,認真細緻地完成每一次的送水工作。
随着時間不斷過去,楊容蓮也變成了一個七旬的老太,是以有不少人都問過她:“打算做到什麼時候?都這麼大年紀了,還不歇歇嗎?”
對此,楊容蓮的回答很簡單:“隻要還有人需要我,我就會繼續為大家服務!”
堅定的話語從一位從業幾十年的大齡茶水工嘴裡說出,那種專業精神也在這一刻被展現得淋漓盡緻。
是以當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即将開幕的時候,楊容蓮才會收到獲獎的邀請函,并且引來了無數巨星的掌聲。
獲獎的那一刻,楊容蓮還有着難以置信,她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得到這個獎,她不過隻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然而,整個香港電影圈卻不會這麼想。
如果說好的電影是一台機器,那麼茶水工也是其中的一顆小齒輪,它可能作用不大,但卻不可或缺,端茶倒水又何嘗不是在為電影成功而努力呢?
有的人生下來就在羅馬,靠着資源和貴人,随便拍幾部電影就能得到金像獎這樣的榮譽。
可有的人或許一輩子都生活在塵埃裡,他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一步步地朝着“羅馬”奮進。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自然有其道理,而楊容蓮就是憑借着茶水工這一條路,最終站了堪稱香港電影“羅馬”的領獎台上。
塵埃裡也會有光,隻要心裡向着光芒所在之路,那何處不是坦途呢?
參考資料:
豆瓣電影:楊容蓮
央廣網:《全場起立鼓掌緻敬 中年女茶水工為何能争金像獎》
新浪網:《成龍幫茶水阿姐調麥克風 注重新人對楊客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