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患有甲狀腺疾病,十字花科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作者:PSM藥盾公益

甲狀腺疾病

近年來,全球範圍内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我們身邊就有不少甲狀腺疾病患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甲狀腺炎、結節性甲狀腺腫以及甲狀腺癌等。

大家往往認為甲狀腺疾病隻與碘的攝入有密切關系。碘不足或碘過量都可能增加甲狀腺疾病風險。殊不知,其他飲食因素也與甲狀腺疾病的發生有一定關聯,比如大家都很關心的十字花科蔬菜!

患有甲狀腺疾病,十字花科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甲狀腺疾病與蔬菜

衆所周知,蔬菜的攝入可以降低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在一些關于蔬菜攝入量和幾種癌症風險之間的關系的彙總分析中發現,蔬菜攝入量與乳腺癌、口腔癌和胃癌的風險呈負相關。蔬菜中含有多種健康成分,如抗氧化維生素(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和C)、膳食纖維、礦物質等。它們可能通過很多方式保護人體,包括抗氧化機制、抑制細胞過度增殖、抑制亞硝胺等緻癌物的形成,或通過改變激素代謝等機制發揮作用。

甲狀腺疾病患者到底是否能食用十字花科蔬菜?

十字花科蔬菜可以算是蔬菜中的第一大家族, 包括各種類型的大白菜(包括娃娃菜)、白菜、奶白菜、各種類型的油菜、各種芥菜(包括雪裡蕻)、芥藍、西藍花、白色菜花、甘蘭菜、各種蘿蔔、蕪菁、芝麻菜、西洋菜(水田芥)、荠菜等。

患有甲狀腺疾病,十字花科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十字花科蔬菜之是以得到特殊的關注,是因為其中含有硫代葡糖苷(簡稱「硫苷」或「硫甙」)的代謝産物,如硫氰酸鹽。硫甙類物質被認為是抑制細胞增殖、有利于多種癌症預防的成分。但是,硫甙也是一種抗營養物質,它會抑制低濃度碘向甲狀腺的運輸。這就意味着,在碘攝入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攝入大量十字花科蔬菜,會增加甲狀腺腫的風險,同時也有可能影響到甲狀腺癌的風險。

然而,這種影響并非是絕對的和普遍的。每個人的體質和甲狀腺狀況不同,是以對于十字花科蔬菜的反應也會有所差異。此外,這種影響通常隻有在大量攝入時才可能顯現,而适量的食用一般不會對甲狀腺産生明顯的不良影響。

患有甲狀腺疾病,十字花科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溫馨提示

01、十字花科蔬菜有利于預防多種癌症。對于沒有患上甲狀腺疾病的健康人來說利大于弊。按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吃300~500克蔬菜是合理的。假如已經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或食物中碘攝入量不足,可以适當降低十字花科類蔬菜的攝入量,換成其他類型蔬菜。

02、十字花科蔬菜都含有很多硫甙嗎?

十字花科蔬菜含有多種硫甙存在形式,各品種差異很大。例如大白菜和娃娃菜含量較低,西藍花和芥菜含量更高。一般規律是,顔色深,味道濃,則含量可能較高。顔色淺,味道淡,含量就可能較低。

03、生活在水土碘含量低的地區(遠離海洋的地區,特别是山區),不吃碘鹽,海産品很少吃,而且魚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攝入量較低的人群較容易發生碘攝入不足,應減少十字花科蔬菜的食用量及食用頻率。

藥師建議

回到開頭的問題,對于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群來說,适量食用十字花科蔬菜是可以的。但還是應保持飲食均衡和多樣性,多攝入高蛋白的食物,如蛋類、奶類、肉類等,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動态調整。同時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依賴某一類食物。如果在食用十字花科蔬菜後出現任何不适或疑似過敏反應,應及時就醫并咨詢專業醫生的建議。

患有甲狀腺疾病,十字花科蔬菜到底能不能吃?

審稿專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主任藥師 張明偉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 安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