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YOCSEFer是怎樣煉成的?| CCCF精選

作者:CCFvoice

本文結合YOCSEF西安分論壇的實踐經驗,圍繞YOCSEF為何重視辦好論壇、如何幫助成員成長、如何激勵成員成長、如何持續保持活力以及為什麼要努力競選YOCESEF主席等五個問題進行了思考。

YOCSEFer是怎樣煉成的?| CCCF精選

“所有猶豫要不要競選YOCSEF主席的AC委員都應該去競選,因為隻有當過了主席,才能回答要不要競選主席。”這是我常向YOCSEF西安AC委員提到的一句話,意在激勵所有AC委員們勇于擔當。YOCSEF主席(2022—2023)陶耀東希望我能圍繞這個觀點撰寫一篇文章。我結合YOCSEF西安分論壇的實踐經驗,圍繞五個問題進行了思考。希望這些觀點能夠給YOCSEFer帶來啟示和幫助,也期望其他青年計算機科技人才通過此文更多地了解YOCSEF文化。受限于經驗及認知,觀點難免有所局限,抛磚引玉,期待此文能夠引發更為深入的探讨。

YOCSEF為何重視辦好論壇?

YOCSEF作為一個平台,除北京總部外,在27個城市設立了分論壇。在平台上适合幹什麼?适合幹需要合作才能幹的事情,不适合幹不需要合作就能獨自完成的事情。是以,為了充分發揮平台的作用,把青年人聚在一起是前提。人聚在一起會釋放能量,優秀的青年人聚在一起會釋放出更具活力的能量。這種能量源自不同分論壇不同領域青年人的專業背景與獨特視角,以及由多樣性激發的平台魅力。

正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道:“生活賦予我們的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志願,充滿着求知和鬥争的志向,充滿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如何更好地利用聚攏起來的青春能量,并将其轉化為每一位青年人的能力?即“提升成員能力”,這正是YOCSEF宗旨的下半句。

為了實作這種轉化,所有參與YOCSEF的青年就要做事情,這就涉及YOCSEF宗旨的上半句“承擔社會責任”。事情包含事和情兩個方面。“事”即通過舉辦論壇探讨社會與科技真問題、真需求;“情”即通過Club凝聚大家的感情,催生更好的論壇選題、策劃及輸出。論壇嚴肅,Club活潑,在嚴肅與活潑交織中,成員共同關心社會與科技發展,每個人在論壇中都學會了平等思辨,體會了活動組織的規則感和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并在Club營造的歸屬感與陪伴感中成長。歸屬是溫度,陪伴是力量。在嚴肅活潑的氛圍中做事情,不僅能互相學習、彼此賦能,還能通過與同齡人交流獲得準确的自我認知、自我定位,促進學識與人格的健康成長。

YOCSEF如何幫助成員成長?

加入YOCSEF是否有助于個人成長?與其說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不如說是一個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問題,猶如“薛定谔的貓”。如果你相信,你就會付出時間,就會有感悟,自然就會有成長。

這聽起來很玄乎,但事實确實如此。假如你覺得YOCSEF沒有鍛煉價值,你便不會在“論壇選題—組織策劃—專家邀請—活動預熱—思辨輸出—活動複盤”等各個環節全力以赴,就很難有敏銳的選題、嚴謹的組織、高水準的專家、有影響力的輸出。選題、組織、輸出等環節本身就是對綜合素質的全方位鍛煉。

如果相信YOCSEF的鍛煉價值,自然就不會放過重要的熱點話題。例如,針對西安某高校遭受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網絡攻擊熱點事件,2022年7月2日(周六),YOCSEF西安緊急舉辦特别技術論壇,我擔任執行主席,當時200餘位全國各地的安全專家從早上8:30開始全程持續線上,深度挖掘了現有郵件服務體系存在的根本性安全問題。事後我才得知,此次論壇有國家某重要部門的參與。高校是進階持續性威脅(APT)攻擊的重要目标,但各機關的安全管理水準參差不齊。為此,我還發起了由陝西13所高校參與的郵件安全工作組。

後來,針對大模型與資料安全、開源學術評價、綠色低碳發展等話題,我帶領大家組織了一系列論壇,得到了管曉宏、單志廣、馬建峰、杜躍進、陶建華、俞能海、周明輝、包雲崗、楊珉、陳恺、李洪偉、紀守領、沈超、劉哲理、王偉、周亞金、赫然、劉方明、談海生等學者,百度公司包沉浮、360公司鄒權臣、綠盟公司劉文懋等業界專家,YOCSEF秘書長譚曉生、AC主席高志鵬、AC委員蓋珂珂和唐曉岚,以及總部與分論壇衆多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援。這些活動如果離開YOCSEF平台,憑我一個人的力量完全辦不成。最難能可貴的是所有參與者都熱衷于活動内容本身,他們互相之間直呼其名,平等思辨,不計回報。

2023年7月18日,西安“回流生”事件登上熱搜。彼時,西安市民群情激奮,網上一片謾罵之聲。當晚,我組織了五名AC委員,緊急舉辦了一場教育公平特别活動,結合電話采訪社會學、教育學專家,連夜起草了問題分析及建議,并通過新華社陝西分社報内參,事後建議被西安市教育系統采納,并下發各機關學習。這是我第一次面對熱搜事件,用更專業的方式和管道代表青年計算機科技工作者發聲,以一種神聖的心态承擔社會責任,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網上展開口水戰。

然而,關于加入YOCSEF是否有助于個人成長,新加入的AC委員對YOCSEF文化和規則了解有限,剛開始較難建立“信”,需要在“行”中逐漸建立。我當時就是這樣一個新人,2020年成為AC委員,覺得YOCSEF平台挺好,也沒太多事情,對文化缺乏了解,分論壇主席讓我幹A我就認真幹A,沒讓我幹A plus我也認真不幹A plus,處于一種“不主動、不拒絕”的遊離心态。真正促使我改變認知的是2022年6月YOCSEF西安重組,不隻是因為重組激發了鬥志,更重要的是重組之後開始了“行”,我在策劃各個論壇、籌備YOCSEF西安15周年慶典等密集的行動中迅速建立了“信”。我是受到分論壇重組這種極端事件的刺激才開始“行”的,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是不幸中的萬幸,但不可取。更健康的“行”應始于常态化的文化傳承。

萬事開頭難,正在猶豫是否要加入YOCSEF的青年人更多地看到的是活動的表面形式和需要花很多時間策劃活動,難有深層次的感悟。也正因如此,不少新人對YOCSEF望而卻步,認為加入其中會影響本職工作。事實上,參加YOCSEF一定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工作。是以,YOCSEF AC委員的入選标準包含了“衣食無憂,小有所成”,希望加入者有一定餘力。盡管如此,影響工作的情況仍然難以避免。隻能說,這個影響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可能是暫時的。相比之下,乘坐“青年”号列車與其他人共同成長的機會更加珍貴。這種機會本質上也符合斯特凡·霍布福爾(Stevan Hobfoll)資源儲存理論(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中的“資源車隊和通道”原則:無論是個體還是群體,其所擁有的資源都并非獨立存在,而是像路上一起行進的“車隊”一樣互相聯系和彼此影響,資源總是存在于車隊的“通道”環境(個體所在的文化環境),環境條件在個體資源的塑造和維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YOCSEF如何激勵成員成長?

一群青年人無償投入時間、精力,甚至自掏腰包在YOCSEF做事,不斷追求更高的标準。這是如何做到的?我認為,除了規則之外,還有文化的魅力、無形的評價、城市的榮譽三方面的原因。

文化的魅力:YOCSEF文化的魅力在于通過規則上的直呼其名、不必在意職務頭銜、搖鈴控制時間,實作内心深處向往的平等交流。交流的目的又是為了“承擔社會責任,提升成員能力”,這就從人性、規則和價值上形成了良性互動。YOCSEF的文化深入一代代YOCSEFer的内心。我于2023年11月25日參加YOCSEF重慶二十周年慶典時,拜訪了YOCSEF西安AC委員(2010—2013)、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此次拜訪也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拜訪結束時,高新波主動提議:“來,拿出旗子!我們拍一張合影,我們當年每次活動結束都要舉着旗子拍照。”那一刻的親切感讓我切實感受到了YOCSEF文化的魅力。

無形的評價:在論壇承辦過程中,YOCSEF平台就是一個放大鏡。事情做得好,會赢得YOCSEFer内心的認可、尊重與信任,這種信任會遷移;做得不好,也許會赢得YOCSEFer表面的尊重,但這種尊重是虛假的。正所謂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被評價,這種無形的評價深藏于每個人的心裡。如果把每個人對個體的真實評價加起來,就約等于個體的社會影響力。每個人都無法欺騙自己的内心,是以這種評價較為客觀。正如分布式共識機制一樣,無法僞造,無法篡改。我也曾向YOCSEF西安AC委員們傳達過此觀點,對他們的“警醒”作用很大。認清平台的無形放大與評價功能後,相信YOCSEFer都會競相綻放,努力展現自己的價值。

城市的榮譽:很多YOCSEFer都希望一座城市的YOCSEF文化濃烈,就像球迷希望一座城市擁有一個優秀的球隊一樣。當他們來到這座城市時,會立刻産生一種親近感,仿佛置身于“家”的氛圍中。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城市的YOCSEFer維護YOCSEF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成為曆任AC委員共同的責任。在維護的過程中,一屆屆AC委員不知不覺成長了。所謂成長,不一定是獲得了多少“帽子”,賺了多少票子,更多的是回蕩在内心深處的收獲與感悟。卸任的分論壇主席和AC委員們雖然早已完成交接,但維護好所在城市YOCSEF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成為他們肩上的責任。他們也在依托YOCSEF平台,用新的方式培養所在城市的青年人才。

YOCSEF如何持續保持活力?

我體會到,YOCSEF持續保持活力的一個秘訣是讓很多自覺“社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很自然地找到歸屬感。原來沉默寡言、不善言談的青年人加入YOCSEF之後,受益于直呼其名等文化所營造的平等氛圍,被徹底喚醒。因為平等友善的氛圍,認識了大量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以至于“無社可恐”,許多人的“社恐”自然而然被治愈了。

個體活力是群體活力的基石。分論壇通過舉辦大量活動,在每一屆大比武中,排名靠後的分論壇将會被重組甚至關閉。這種機制激勵着活力不足的分論壇不斷地優化、更新。以西安分論壇為例,重組成為西安分論壇的一個重要機遇。重組就像機器重新開機,所有人都是重組的受益者。因為重組,西安分論壇得到總部、兄弟論壇以及西安分論壇曆屆主席的高度關注和指導;所有AC委員維護YOCSEF西安榮譽的意願被徹底激發,凝聚力和執行力迅速增強,西安分論壇在重組後的第一次大比武中就獲得了全國優秀分論壇的榮譽。這也應驗了哲學家尼采的名言“那些殺不死你的,終将使你更強大”。

分論壇及總部主席的任期限制為一年,這也是YOCSEF保持活力的關鍵規則。在此規則下,會有更多的YOCSEFer競選主席,為更多人創造鍛煉機會。

為什麼要去努力競選主席?

要不要競選主席,這确實是一個問題。所有在猶豫要不要競選分論壇主席的AC委員都應該去嘗試競選。因為隻有當過了主席,才能夠回答“要不要競選”這個問題。無論是要競選的、正在競選的、曾經的主席、曾經的委員……隻有走過這段路,才能體會到它的酸甜與苦辣,才能回答那個曾經困擾自己的問題。

被廣泛聚焦鞭策的機遇:現代社會的資訊來源非常多,每個人每天都會接收到大量資訊,能夠擁有很多聽衆的演講機會非常難得。懂得了機會的難得,才會去悉心準備,進而得到鍛煉。當然,不隻在演講台上,我們日常的一言一行和工作都會被關注并評價。如果分論壇主席能夠把握這些機會,把工作幹好,認識他的人數會逐漸超過他認識的人數。主席位置是個無形的聚光燈舞台,當然也是個無形的鞭策。

覺醒上司力意識的機會:分論壇主席與AC委員的關系,就是委員與委員的關系,沒有行政權力的支援,沒有強制,完全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是以擔任主席很考驗上司力。上司力有天生的因素,有後天鍛煉的成分。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關鍵不在于如何鍛煉上司力,而在于如何激發上司力意識。一旦有了上司力意識,必然會在各種活動中有意鍛煉并展現出符合自己個性的上司力。擔任分論壇主席正是激發上司力意識的好機會。

我擔任西安分論壇主席後,有一刻突然意識到,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也應當刻意邀請AC委員們共同參與,因為事情最終的成與敗,AC委員們有權利去感受、有責任去承擔,作為主席不能剝奪他們的權責。從那一刻起,我才發現自己的上司力意識初露端倪。AC委員的參與感對分論壇的凝聚力和執行力提升至關重要,也能打破AC委員對主席的不良依賴。參與感可大可小——大到參與決策,小到每次論壇專門安排AC委員測試雷射筆、用電熨鬥熨平分論壇旗幟等瑣事——但決不能沒有,目的就是舉杯相慶時每位AC委員都不是觀衆,都不被落下。

背負責任與使命的擔當:作為分論壇主席,我在激發AC委員參與感的同時,也深知必須關注并考慮他們的現實需求。這些需求不一定和論壇有關,但同樣非常值得重視。譬如,YOCSEF西安曾經策劃了多次基金申報Club,使AC委員們從中取得了實質性的收獲。我也向大家表态給大家提供“基金保過”服務。當然,大家一定知道我在開玩笑,但也知道我會真的基于我的經驗全力幫助大家。我們并不總會遇到轟轟烈烈“承擔社會責任”的大事情,但勿以善小而不為,推己及人,為AC委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種社會責任。

此外,擔任分論壇主席非常鍛煉敏銳的策劃嗅覺、抓大放小的決策能力以及果斷主動的執行力。2023年12月14日,正逢YOCSEF西安成立15周年,我在兩天内迅速組織YOCSEF西安曆任主席代表主動前往上海,與YOCSEF上海曆任主席代表一起舉辦“YOCSEF東西協同攜手發展”Club,并邀請YOCSEF西安創始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鄭慶華參加,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而此次Club,從主題醞釀到組織策劃實施,如不是擔任分論壇主席,是不可能有這個意識和執行力去完成的。我以前習慣“做好人”,認為分論壇曆任主席們都很忙,不好意思去打擾,但自從擔任西安分論壇主席後,我知道要為結果負責(這個結果就是YOCSEF西安的發展),别無選擇,是以有了更強的責任感,也漸漸勇敢地學會了“做壞人”。此次Club,我把曆任主席們逐個“騷擾”了一遍,一一确認行程,有的甚至在半夜被我吵醒,有的被我說服改變了行程,有的這次沒有成行,準備下次繼續聯系。漸漸地,我發現,越是“麻煩”他們,他們就越為YOCSEF西安的發展上心,我與他們的協作也越來越有默契。

回首擔任YOCSEF西安主席的這段時間,我深感責任重大。在總部及兄弟分論壇的關注下,我肩負起這份責任;在現任AC委員的活力與凝聚力的支援下,我獲得了前進的動力;在曆任主席及AC委員的期待下,我傳承了這份接力,也收獲了無數值得回憶和感悟的小故事,與YOCSEF西安AC委員們一起書寫着1/27分論壇的曆史。為了辦好論壇,一起緊張、上火,一起抗壓、成長,一起經曆了許多難以忘懷的瑣碎故事。

君子如玉,溫潤而澤。YOCSEFer應是規則感與個性化的完美融合。如果說所有YOCSEFer共同懷揣一個印記,那毫無疑問是“青年精英”。最後,以個人總結的YOCSEF文化公式(見圖1)結尾,祝願每位YOCSEFer以辨會友、求規務實,在對外創造影響力、對内打造凝聚力的基礎上,辦好論壇,促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也提升個人戰鬥力。

YOCSEFer是怎樣煉成的?| CCCF精選

圖1 筆者總結的YOCSEF文化公式

YOCSEFer是怎樣煉成的?| CCCF精選

馬小博

CCF進階會員,CCF YOCSEF西安主席(2023—2024)。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與測繪。

[email protected]

特别聲明: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擁有《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CCCF)所刊登内容的所有版權,未經CCF允許,不得轉載本刊文字及照片,否則被視為侵權。對于侵權行為,CCF将追究其法律責任

CCF推薦

【精品文章】

  • CCCF精選 | 杜子德:談談上司力
  • CCCF學會論壇 | 讓YOCSEF回歸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