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事關房地産!國有六大行發聲

作者:觀威海

近日,國有六大行陸續舉行2023年業績釋出會,其中,國有六大行在房地産業貸款方面的情況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之一。

從年報披露資料來看, 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的房地産業貸款餘額合計約4.09萬億元,同比增長6.60%。在資産品質方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房地産業貸款不良率較上年有所下降。

多位國有銀行管理層人士在業績釋出會上回應, 房地産不良在整體可控範圍内,未來将繼續支援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并将加強對房地産等重點領域的風險監測和處置。

房地産業貸款餘額增長

從貸款總額來看,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貸款總額合計約108.63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2.89%。六家銀行中,除交通銀行之外,其餘五家銀行的貸款總額均實作雙位數增長。

事關房地産!國有六大行發聲

國有六大行貸款總額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截至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房地産業貸款餘額合計約4.09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2534.92億元,同比增長6.6%。不過,從占比上來看,房地産業貸款餘額在貸款總額中的占比有所下降。

事關房地産!國有六大行發聲

國有六大行房地産業貸款餘額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具體到各家銀行,截至2023年末,中國銀行的房地産業貸款餘額最高,為8747.47億元,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緊随其後,均超過8500億元,工商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房地産業貸款餘額分别為7622.26億元、4890.80億元、2530.86億元。和2022年末相比,交通銀行的房地産業貸款餘額下降307.77億元,同比下降5.92%,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均實作雙位數增長。

風險處在可控水準

針對房地産貸款的資産品質,多位國有銀行管理層人士在業績釋出會上回應稱,通過通盤考慮多措并舉,統籌化解包括房地産等在内的重點領域風險,房地産不良在整體可控範圍内。

截至2023年末,國有六大行房地産業不良貸款餘額合計約2144.96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167.36億元。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的房地産業不良貸款餘額較2022年末分别下降77.94億元、35.74億元,其他四家銀行均有所上升。在房地産業貸款不良率方面,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不良率較上年末有所下降,其餘三家的有所上升。

事關房地産!國有六大行發聲

國有六大行房地産業不良貸款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在2023年業績釋出會上表示,該行堅持管好存量、精準化險,加大風險房企和項目的處置出清力度,確定資産品質穩定可控,2023年末,該行境内房地産業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77個百分點。

農業銀行副行長張旭光表示,農行通過落實金融16條措施等政策要求,對不良貸款早反應、快處置,房地産行業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房地産不良率新發生不良較2022年有所下降。

對于房地産業貸款不良率的上升,郵儲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姚紅表示,郵儲銀行将個别出險的大額對公客戶納入不良,同時将潛在風險項目納入不良,導緻郵儲銀行房地産不良率上升至2.45%,但仍處于行業較好水準。

支援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展望2024年,多位國有大行管理層人士表示,将繼續支援房地産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并将加強對房地産等重點領域的風險監測和處置。

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表示,下一步,中行将繼續認真落實房地産融資協調機制,包括“三大工程”、租賃住房等各項政策,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保持房地産融資平穩有序,助力改善房企資産負債狀況;同時加強房企授信風險的監測和處置,特别是主動綜合運用重組、核銷、轉讓等多種方式,有效防範化解房地産風險。

張旭光表示,農行将持續加強重點領域的信用風險形勢研判,不斷提升數字化風控的識别預警處置能力,管理層人士有信心繼續保持農行資産品質持續穩定。

交通銀行副行長殷久勇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房地産行業品質管控仍是交行重點工作。交行将持續加強對房地産業務風險管理,對重點風險的房企實行提級管理,“一戶一策”制定好風險管控政策,加大監測貸後管理力度,做到早識别、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努力提升房地産貸款總體品質穩定。

建設銀行副行長李運表示,下一步,建設銀行将一方面積極滿足房地産供給端合理融資需求,另一方面繼續做好住房按揭金融服務,特别是做好三個方面的按揭金融服務,包括優化按揭服務線上化流程、保障性住房個貸服務、發達縣域農民自建房按揭貸款支援等。

來源: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