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企業戰略發展,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高品質階段企業的發展

作者:欣火文化xueweigs

3月25日,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北大國發院特聘教授宋志平與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陳春花展開“朗潤企業家高端對話”,主題為“高品質階段企業的發展戰略”。論壇由北大國發院管理博士項目主任張宇偉主持,百餘位師生及媒體代表到場聆聽。演講和對話深入淺出、引人入勝,今天完整文字實錄分享給大家。

高品質階段企業的發展戰略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 宋志平

大陸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圍繞高品質發展,結合中國建材集團的實踐,我和大家共同探讨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企業面臨哪些挑戰、制定怎樣的戰略、采取哪些措施。我從以下幾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從高速增長到高品質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以來,大陸經濟高速增長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早期大陸建材企業規模都很小,像水泥生産線的裝備和技術都從德國、日本等地購買。現在大陸建材行業的技術和水準都處于全球領先水準,很多跨國公司都來購買我們的裝備和技術。

改革開放初期,大陸水泥産量隻有1億噸左右,去年達23.4億噸,占全球總量的60%左右。高速增長是經濟發展必經階段,大陸經濟迅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02年大陸GDP首次突破10萬億元,去年達到82.7萬億元,GDP增速維持在6.5%左右,雖然增幅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較高的增長平台上。

放眼全球各國,經過高速發展後能快速轉向高品質發展的國家,大多轉型都比較成功,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現在大家已形成共識:繼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不現實,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氣候等對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陸經濟總量已經很大,需要從重視速度和數量轉向重視品質和效益。

2002年原中建材和原中材兩家企業營業收入合計36億元,兩材重組後,2017年中國建材營業收入3042億元,在世界五百強位列第259位,今年排名可能還會提升。中國建材從一家“草根央企”發展成為世界知名企業,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近年來,在中國建材的引領下,大陸水泥行業取得了不錯的效益,然而這樣的局面能否持續,中國建材下一步該如何發展,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大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形勢息息相關,過去在解決“有沒有”的問題時,大企業“一馬當先”,同時自身也受益。現在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大企業也要快速轉型。

二、高品質發展階段面臨的挑戰

一是産能過剩。市場經濟是過剩經濟,凱恩斯主張政府采取擴大公共工程等方面的開支,增加貨币供應量,以增加國民收入,實作充分就業。過去我們用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拉動經濟增長,在解決問題時,通常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現在幾乎每個行業都有過剩,需要把“面”和“水”都舀出一些。去年大陸水泥産能35億噸,銷量24.3億噸,企業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積極從供給端去産能。

二是技術革命。智能化時代來得特别快,超乎人們想象。很多人對建材企業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過去,認為是“磚瓦灰沙石”。其實中國建材的工廠已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被稱為“花園中的工廠、草原上的工廠”。過去一個日産5000噸的水泥工廠需2千人,現在僅需50人左右。中國建材有很多智能化工廠,有些新材料工廠全部使用機器人。看到智能化帶來的變化,我時常被這些企業所感動。

三是綠色環保。“我們既要經濟發展,也要堅持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引發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霧霾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我們應該從根源上解決,絕不為經濟發展而破壞環境。中國建材在密雲建設的綠色小鎮是很好的示範,北京周邊地區如果都改用北新的加能源5.0房屋,工廠安裝脫硫脫硝和雙收塵系統,霧霾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三、高品質發展的内涵

企業要轉向高品質發展,那麼如何才能稱得上高品質。一是企業的結構高品質。組織結構、财務結構等的品質要高,企業要夯實基礎;二是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高品質。企業要提升技術和内在創新能力,推動産品向供應鍊高端發展;三是産品和服務高品質。企業要為客戶提供最優的産品和服務,這是做企業最根本态度;四是組織團隊高品質。企業通過教育訓練學習,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人才品質。

培育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是适應新時代高品質發展的需要。企業實作世界一流要具備四點:一是技術一流。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全球65%的大型水泥和玻璃EPC工程是由中國建材承建;二是管理一流。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但并不神秘,企業在經營中要紮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把顧客利益和産品品質永遠擺在首位;三是效益一流。賺錢的企業不一定都是好企業,但不賺錢的企業一定不是好企業。中國建材旗下北建立材的石膏闆規模位居世界第一,産品價格高于跨國公司,效益非常好。四是品牌一流。企業要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良好美譽度。做品牌不容易企業戰略發展企業戰略發展,要久久為功。北建立材一直堅持“品質上上,價格中上”的經營理念,“龍牌”成為行業的知名品牌。

四、高品質發展的戰略目标

做企業要有目标,要有效配置資源,打造百年老店。中國建材按照世界一流、高品質發展的思路,制定了短期、中期、長期三階段的發展目标,這是與國家戰略、十九大報告發展階段相吻合的。

集團到2020年,實作營業收入3500億元,利潤200億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到2035年,營業收入翻番、利潤500億元左右,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到2050年,營業收入超萬億,利潤總額上千億,成為超世界一流、受世界尊敬的偉大企業。

五、高品質發展的措施

中國建材結合自身經營實踐,确定了高品質發展的五項措施。

一是做強主業。立足主業,夯實基礎。關于多元化和專業化,一直以來人們都有不同的看法。大多數企業可能還是适合專業化。中國建材主張“業務歸核化”,水泥、新材料、國際工程形成了“三足鼎立”。著名的帕卡德定律講到,人才成長速度跟不上企業成長速度,企業很快會衰敗;面臨的機遇太多,企業也可能會衰敗;很多企業失敗并不是不創新,而是戰線拉得過長。

二是瘦身健體。現在很多企業規模大,層級多,數量多。中國建材加大減機構、減層級力度,過去三年壓減20%的企業,未來三年還要調整優化業務結構、組織結構和人員結構,繼續壓減20%,確定企業提質增效。

企業戰略發展,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高品質階段企業的發展

三是強化管理。高品質發展的企業,要靠管理出效益,靠管理降成本,這是管理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做企業最要緊的“三大法寶”是管理、機制和企業家精神。管理要持之以恒,是企業的看家本領,一刻也不能放松。機制是調動大家積極性和創造熱情的,要靠深化改革取得。企業家精神是說企業要有一個好的企業家帶頭人。

四是創新轉型。中國建材有四大創新轉型。第一,高端化。建材行業整個産業鍊要從中低端、中端向中高端發展;第二,智能化。智能化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産率、提高精準度,有助于提升品質、降低成本;第三,綠色化。企業在創新之初就要從社會責任出發,追求綠色環保,確定産品綠色低碳、安全舒适,生産過程中盡量采用循環利用的工業和城市固體廢棄物,力争做到近零排放;第四,國際化。中國建材确定“六個一”的國際化目标,秉持為當地經濟做貢獻、與當地企業合作、為當地人民服務的三個原則。

五是機制革命。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企業有機制才能更好地發展。企業要進行機制革命,建立有效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增強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業成為社會、股東、員工的利益共享平台,建構企業幹部員工利益和企業效益之間正相關的關系,使企業煥發新的活力。

來一場中國企業的品質革命,引領未來

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院長、管理學教授陳春花

兩年之前有約,請宋總在玉蘭花開的樹下,談談中國企業的問題。今天下午我們就在玉蘭花開的樹下和宋總進行對話,感謝玉蘭花開,感謝宋總。

我們在選這個話題的時候是源于三個最主要的原因。第一個原因的确是中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過去的改革開放40 年,讓中國有機會真正站在世界舞台。這不僅僅是國家站在世界舞台,中國企業也站在世界舞台。第二個原因是驅動這40年成長的原因,其中有一個是跟中國企業家相關的,每一個人欲望的激活,企業家精神使得在過去40年當中,中國企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第三個是因為我們接下去有非常多的挑戰,怎樣去應對這些挑戰?是以我們商定,本次對話圈定了一個特殊的概念——品質革命。

一、檢驗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三個層面

一家企業真正要在市場中持續發展,它要擁有什麼樣的特質?如果它不能擁有這些特質,就沒有辦法在這個市場當中存活下來,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實作他所設立的目标,我們今天來傾聽宋總分享。我們知道,他帶領兩家企業進入世界五百強。中國企業在早年的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進世界五百強,很多企業在設定自己目标的時候,把它作為最重要的目标。非常多的企業也會說,進世界五百強可能要花100年的時間,要花一兩代人的時間。但是我們回首望去,宋總在中國建材和國藥的實踐裡都把它變成了現實。中國企業有能力跟世界對話,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通過研究知道,企業在市場上真正存活下來,必須要接受三個層面的檢驗。

第一個就是效率和競争力。效率和競争力其實就是能夠檢驗企業的最主要部分。做企業受到的最大挑戰,其實是在于它由外部來評價和檢驗的。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得到市場公認、行業公認、顧客公認,我們就沒有辦法衡量企業是好還是不好。

第二個是企業是不是真的推動了進步。它不光是一個賺錢的企業,它還是一個推動進步的企業,對人類的生活,對人們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我看到非常多的公司,可能是生産一個很小的産品,但是确确實實因為生活中擁有了它,你會覺得生活是美好的。就像宋總在介紹中國建材,今天看到它是綠色的、環保的、而且盡量在減少環境損耗,我們就會發現它其實就是在推動進步。

第三個是企業在市場當中承擔的責任到底有多大。這個責任涵蓋非常多,比如說對于社群責任、領域責任、對世界所承擔的責任。

二、品質革命需要的八種能力

從企業的邏輯看,實際上三個方面要被檢驗,一個是經濟效益的檢驗,一個是對于生活進步的檢驗,還有承擔的責任和價值貢獻的檢驗。沿着這個思路我們來看,一家我們稱之為有品質的企業,到底要怎麼做呢?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做一家有品質的企業其實真的很難。因為它至少需要八種能力,少一個企業品質就是有問題的,我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就是企業的成長性,也就是我們習慣上說的可持續性。一家企業的大與小是動态的過程,我相信宋總在做中國建材的時候,也許在那個時候會有很高的想象,但是我覺得有這麼巨大的成長,他一定是後來才确定的。是以我不是特别關心企業的大小,我真正關心的是企業的成長性。企業的成長性離不開三個要素,第一就是顧客。為什麼很多企業覺得很困難?其實真正困難的原因就是因為顧客變了企業還沒有變。當企業的成長跟不上顧客的成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淘汰它,這是顧客的權利。第二成長性還取決行業的進步。我相信中國建材走到今天,能夠作為全球領先的企業,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行業進步是在它引領下實作的。如果這個行業的進步是在别人的引領下,那恐怕它就沒有機會了。第三個就是員工的成長性。我們會發現有一部分的企業,它并沒有很認真地關心人的成長。有時候他們問我說,陳老師你到底會選什麼企業?我說就是對人投入、對人才關注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談一個有品質的企業,第一條就是成長性,這個成長性來源于三個部分,一個是顧客的,一個是行業的,一個是員工的。做好這三點,企業才具有可成長性。

第二個能力是技術驅動創新。我們今天之是以談品質革命,就源于我們過去40年中很多企業完全用資源、用市場的機會去擷取增長。我們以前叫做高增長,因為市場足夠大、資源足夠多,兩個疊加起來,的确就可以化作高增長。但今天為什麼不能走這條路?核心的原因就在于增長方式不能再來源于這兩個部分了,我們要來源于在創新當中驅動價值成長,創新已成為有品質企業很重要的内在動力。

最近我們會看到,以前不願意講技術的人都認真地去講“要變成一家技術公司”。以前我最怕聽到一些老闆們講“我沒讀過什麼書”、“我是個農民”,一旦說這兩句話,基本上就是認為自己是比較有錢的,認為讀書的肯定沒多少錢。大家最近不怎麼說這兩句話了,常常說的是“我這個地方有很多新東西,你來看看”。還有更多的人會告訴我說“我去了好多地方讀書”,今天我們會看到知識、學習,跟創新是緊密相關的,離開知識和學習就不可能誕生有品質的企業。

第三個是企業跟環境的比對能力。今天的環境有幾個很大的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強調綠色,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們在共同的地球上,在一個大環保概念下,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企業必須是綠色的企業、環保的企業,必須是了解遵循并且能夠實作全球環境遊戲規則的企業,這就是環境的比對能力。

另外,我們今天環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不确定性成為常态,如果企業跟環境比對能力很強,就有能力把不确定性變成機會。我們今天的環境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個環境基本上是指向未來的。是以我們就不斷地要求企業具有面向未來的能力,你不能回到過去。一個好的企業很大的挑戰就是要自己放棄自己,你得不斷地把自己的經驗和習慣往下放。宋總沒有在乎他的年齡,一直講到2050年,我還想着是不是2050找個機會跟他樹下對話,我們就覺得這個企業一定是有品質的,因為他在讨論未來,他沒有跟你講說過去怎麼樣,最多說個資料對比,變化在什麼地方。

第四個就是上司者。我們看一個企業的品質,真的第四個次元就是看上司者,我相信中國建材能看到這樣的結果,一定是跟宋總和宋總帶領的上司團隊有關系。為什麼這個變得這麼重要?上司人有三件事情對企業影響非常大。第一件事情就是價值觀。就像我們來到朗潤園,之是以喜歡這地方,因為在這個地方你會有對于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在這個地方很難隻講你自己。你隻要坐下來,人就會靜下來,它有這樣的價值沉澱在這裡。我一直對我們的商學課程有一個很獨特的感受,我們希望大家來到這裡學習是有收獲的,除此之外還有你的價值沉澱,它讓你形成獨特的氣質。我相信這也是宋總喜歡這裡的原因,不僅因為它好看,更是因為這裡有一種味道的沉澱。當我們的六位創始教授從國外回到中國來,用全球視野面臨中國問題,朗潤園就永遠地跟民族的命運組合在一起。為什麼告訴你上司人很重要,就是因為價值觀。

上司人第二個最重要是企業家精神。改革開放40年,我們最特殊的是什麼?企業家精神。我們現在甚至會讨論國有企業家,确确實實企業家精神就在裡邊,這是上司人給的。上司人還有一種最重要就是戰略思維和他的視野。我們在談有品質的企業時候,對上司人的要求其實非常高。

第五個就是價值鍊跟價值網絡。我第一次聽宋總報告也是在朗潤園對話,他打動我的有很多,其中有一個就是他怎麼對待這25萬員工,這是讓我内心非常震動。一個上司人内心裡邊裝着員工,我們稱之為命運和價值共同體。用口号說是容易的,但真心實意地去做沒那麼容易,尤其是要對20幾萬人,但是他就做了。他有很多影響我的東西,但是我就講這一點,我就知道中國建材一定是一個很好的企業,你必須是一個價值網絡,是價值鍊,是命運共同體。跟投資人,跟上下遊夥伴,跟顧客,甚至跟社會,一定是價值網絡,如果能建構價值網絡和價值鍊的時候,我相信這一定是非常有品質的企業。

第六個是産品和技術在市場中是否真的具有競争力。我在華南理工交流的時候,日本學者來做調研,他說根本不用緊張,因為那個地方根本沒企業也沒産品。我們是通過技術和産品來觸摸企業的脈搏,如果産品和技術不能夠被顧客觸摸得到,沒有辦法去讨論是不是一個好企業。有人問我說企業和顧客之間到底是什麼起一個橋梁作用?我說一定是産品和服務,産品和服務能讓它觸摸到的時候,企業跟顧客之間就會有一個橋梁。産品和服務對于顧客來講就是一個心與心的交換,顧客通過産品知道企業是什麼心,知道企業用什麼心來對顧客的。

第七個就是全球化,企業可不可以在全球市場被檢驗。有些時候國内的很多企業的朋友就跑來說,陳老師我其實不用出去,我在這兒做到最大就是全世界最大了,我在這兒做的最好就是全世界最好了。我說前一句成立,不一定後一句不成立。有可能你在中國做的最大有可能全球最大,但是在中國做的最好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這取決于你是不是用全球标準來檢驗自己。

最後一個挑戰就是治理結構。是不是真的用一個非正常範的、有效的治理架構來發展企業,有品質的企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持續,組織治理結構是可持續的保障。

我非常認同宋總說這很不容易,這八種能力也印證了宋總做了兩家世界五百強的卓越不凡,這非常值得我們給予熱烈的掌聲。

企業成長戰略包括( ),營銷策劃公司排名靠前的有哪些?

如何選擇中國最優秀的品牌策劃公司呢?中國最好的品牌策劃公司排名如何呢?中國品牌公司呈現一個金字塔的生态體系,位于金字塔最底層的是大量存在的設計工作室,一般承接一些相對簡單的、偏執行層的設計工作;居于設計工作室之上,就是大一些的設計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可以接完整的 Logo、 VI 設計等工作,但還在執行層面;比設計公司上一個台階的是廣告創意公司,廣告創意公司不單是做設 計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創意服務,其設計也是政策型的設計,比設計上了個檔次;廣告創意公司中牛 逼的就叫 4A 廣告公司了。 比 4A 公司上一個檔次的是知名策劃公司,策劃公司一般是為品牌做品牌頂層設計及整合營銷傳播策劃, 為客戶服務的是戰略的、全局的工作;在知名策劃公司之上就是品牌全案公司了,為什麼是品牌全案公 司呢?道理很簡單,品牌全案橫跨調研、戰略、品牌、定位、産品、招商、營銷傳播各專業方向,對團 隊及人的要求非常高,是以能真正意義上為客戶操作品牌全案的公司就很少了。 而在金字塔頂端的,就是一線的品牌全案公司了。中國有不少公司做品牌全案,能真正意義上專業上勝 任品牌全案,并能實際操盤的公司其實并不多;而在實際能操盤的公司中,擁有完整團隊,操作過大量 成功案例的,而其中又不乏超級案例的公司則少之又少,屬于皇冠上面的明珠,他們是真正強者中的強者。

每年的營銷策劃公司排行榜單都在變化企業成長戰略包括( ),是以小編整理了2019年度最新營銷策劃推廣機構和公司排行榜單,以下是最新排名情況:

第一名:歐賽斯

歐賽斯渴望與衆不同。歐賽斯渴望成為立意高遠、格局宏大、思維深邃、洞察深刻、 商業敏銳,渾身上下又充滿了創新的氣息的公司,歐賽斯不認為自己單純是一家策劃 公司,或者說是一家創意公司,或者說是一家數字營銷公司,歐賽斯更願意認為自己 是一家戰略與技術驅動型的品牌咨詢創意公司。

歐賽斯是服務于細分市場上司品牌前三甲的幕後策劃者,歐賽斯是新冠軍背後的新冠 軍企業成長戰略包括( ),迄今為止歐賽斯已經服務了超過 50 多家行業隐形冠軍品牌,30 多家行業一線品 牌,總服務客戶數超過 300 家。

自 1999 年起,歐賽斯的創始人們就緻力于通過技術手段及創造力幫助品牌在中國市 場上取得成功,創辦公司公司先後被 Sage Soft(全球第四大獨立軟體公司,英國主 闆上市),及被方正科技(A股上市公司)收購,之後幫助了矽谷高科技公司 取得郵件安全網關産品中國市場第一的成績,在市場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品牌及高科技經驗後,歐賽斯創始人深刻地認識到中國未來 20 年品牌發展的浪潮及數字化營銷的浪潮,是以自 2011 年起創辦歐賽斯,公司秉承新思維、新視覺、新媒體的品牌服務理念,幫助企業在新經濟浪潮中建立一流的品牌。

歐賽斯一直專注中國企業發展,因為我們深信它們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是最有活 力的經濟體。300 多個企業的實戰經驗表明:隻有深度解析企業發展戰略,才能創造 最有價值的商業品牌。歐賽斯服務客戶中包括世界 500強企業如三得利、金寶湯、 ADM、漢高等;國際一線品牌如無印良品、等、國内的一線品牌如七匹 狼、腦白金、孩子王、鐵達時、波司登、、格林豪泰、三棵樹、釣魚台、三隻 松鼠、海底撈等。

第二名:華與華營銷咨詢公司

華與華是中國獨特的戰略營銷品牌咨詢公司,以“超級符号就是超級創意”為核心的華與華方法為品牌做頂層設計,開創了企業戰略、産品戰略、品牌戰略三位一體的獨特政策和創意服務。創辦 13 年來,為中國市場持續創造了連串原創品牌營銷成功案例,服務領域橫跨藥品、日化、食品、文具、快消品、房地産、工業園區、網際網路、金融、旅遊、服裝、餐飲,出版等多個行業。

第三名:采納品牌營銷顧問公司

深圳市采納品牌營銷顧問有限公司自創立以來,采納憑借自身專業的營銷管理知識、豐富的資料案例平台,以及超凡的智慧創意,為成千上百的企業提供了品牌營銷顧問咨詢與服務。公司現在已擁有超 200 人的智慧團隊,打造了衆多的馳名品牌與成功典範,赢得企業與客戶廣泛好評。

第四名: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

企業戰略發展,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高品質階段企業的發展

葉茂中擅長品牌的策劃和品牌的大廣告傳播,善于廣告定位,其中品牌創意、品牌設計、品牌廣告投放,以創始人“策劃鬼才”葉茂中為核心,彙聚 200 名營銷策劃創作精英, 24 年專注本土市場, 20 年來為 200 多家企業進行整合營銷傳播策劃和品牌設計,創意拍攝 1000 多支廣告片迅速提升企業的品牌與銷量。

第五名: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

李光鬥以獨到、精準、卓越、敏銳、創造品牌輝煌為核心理念,策劃、制作和創意的一系列産品規劃、品牌戰略規劃、營銷策劃、廣告傳播,講求時效,注重品味,均以優良的策劃、制作和迅速及時的出台、實效的成果赢得了廣大客戶的一緻贊譽。先後為長虹、德爾惠、夏進乳業、天時達通訊、喜臨門集團等全國數十家著名企業提供常年品牌戰略和營銷廣告策劃服務,打造了衆多的馳名品牌與成功典範。

第六名:聯縱智達營銷咨詢集團

聯縱智達擅長建構企業營銷管理體系打造,正在向着具有全面競争能力的标杆式營銷咨詢企業努力,至今已服務 500 餘家企業,并以其專業、良好的服務效果獲得廣大客戶的好評。其 300 餘名咨詢專家精英團隊,緻力于中國市場實際,全面解決企業營銷問題,為企業“建構完整營銷體系、打造全面市場競争力”,進而提升企業銷售業績和品牌價值的實戰營銷咨詢機構。

第七名:南方略營銷管理咨詢公司

南方略公司目前有顧問師百餘人,服務咨詢 5000 餘家企業,咨詢收入過億元,亞洲第一家獲準加入AMCF-全球管理顧問公司協會( of Firm)的重要成員之一。公司緻力于攻克企業營銷症疾,使企業自身産生"在新模式下系統思考、系統設計、系統管理"的造血功能,進而創佳績,樹品牌,增效益,確定企業健康和持續發展。

第八名: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

志起未來通過“智慧+資本”模式,聯合美國、新加坡、上海、深圳、北京 5 大知名投資集團,成為中國“營銷咨詢+産業投資”集團型企業,緻力于中國企業成長研究,為不同企業成長提供最佳商業模式、政策和路徑。十多年來,在著名品牌思想家李志起先生的上司下,咨詢業務涉及農業、農資、食品、飲料、乳業、銀行、汽車、消費品、教育、建材家居、餐飲業、工業品、房地産、旅遊等十多個領域,已為國内外超過 200 家企業、政府群組織提供全程顧問,并取得良好業績。

第九名:凱納營銷策劃集團

凱納是一家以國際視野紮根中國市場的全案營銷策劃機構,是一個緻力于為客戶提升品牌和推動銷量增長的“戰略智腦”。 10 餘年來,從“第三極生存模式”,到“跨界策劃”的市場營銷策劃理念,凱納秉持實戰為先、實效服務的策劃宗旨,打造“跨界商學院”,助力 100 餘家中外企業,實作産品和品牌強勢拓展。

第十名:贊伯營銷管理咨詢公司

贊伯的由一百多位資深營銷專家和管理專家組成,先後服務過數百家中國企業,創造了一系列經典的營銷成功案例,其中不少案例成為中國一些著名學府的MBA案例(魯花花生油、洋河、汾酒、長壽花玉米油等)。堅持基于現實條件的解決方案, 20 多年營銷成就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同和評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