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作者:小侯倪球

台積電這個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在晶片領域,它像個常勝将軍。2023年的一個資料,台積電28納米工藝的收入居然超過了中芯國際全年的總和。這不是吹的,這是硬核實力的展示。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話說回來,在晶片這個大舞台上,有些事情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那種真理。就像台積電,可能有人沒細看,但它那28納米工藝的小小标簽,收入數字驚人,讓人不得不仔細瞧瞧。

傳聞中國的晶片産業正如日中天,中芯國際這樣的大廠,都準備好在全球晶片市場中大放異彩。有的人已經開始憧憬,認為未來的市場中國會主導。這當然是好事,不過,如果我們拿資料說話,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首先,台積電的總營收,你坐穩了嗎?21617.4億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大約4950.38億元。其中,就說那個28納米工藝,它獨自一項就占了台積電10%的收入,你算算,那就是495億元人民币。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中芯國際全年的總營收452.5億元。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你可能會問,台積電的絕活都在哪兒呢?那就是它的先進技術。我們把28納米往下的都算作先進工藝,那麼這部分技術占了總營收的64%,折合出來是3168億元人民币。而成熟工藝,也就是28納米以上的,占了36%,也就是1782億元。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華虹半導體的情況。2023年它的營收是162.32億元,這個數字跟台積電的28納米工藝比起來,不到三分之一,甚至隻比台積電40/45納米和65納米工藝多那麼一丁點。

這個局面,說明中國大陸的晶片産業雖然在迅速崛起,但想要趕超像台積電這樣的巨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知道,台積電可不是浪得虛名,它在晶片制造領域的深耕細作,是有目共睹的。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它背後有着強大的研發投入和前瞻性的市場布局。而中芯國際雖然也在不斷努力,但在全球晶片市場這個大棋盤上,它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還有待提升。

現實告訴我們,技術的疊代更新是非常快的,今天的28納米可能明天就過時了。但即便如此,28納米工藝依然在市場上有着堅實的地位,這得益于它的成本效益和适用性。台積電正是憑借這一點,把28納米工藝做到了極緻,這也反映出它在成熟工藝領域的深厚積累。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另一方面,中芯國際雖然在發展先進工藝上勢頭強勁,但在成熟工藝市場的競争中,它還需要加大力度。從投資研發到優化生産線,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打磨,這是一個艱巨但必要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挑戰和機遇并存。對于中國大陸的晶片企業來說,急需在提升自身技術實力的同時,擴大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隻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全球半導體産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這場晶片領域的較量,不僅僅是技術的比拼,更是一場市場的博弈。它不隻考驗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同樣考驗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敏銳度和應對政策。

台積電能否繼續保持其在成熟工藝領域的領先地位,中芯國際又能否迎頭趕上,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重要玩家,這都是我們需要繼續關注的問題。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台積電僅28nm收入,遠超中芯國際所有收入

至于市場,它從不缺乏驚喜和轉折。就像28納米工藝,曾經的先進技術,如今已經成為了成熟工藝。但它在市場上的表現,卻依然耀眼。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無論是企業還是技術,唯有不斷進步,才能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