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作者:愛吃面的魚

民間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在古時候的一個小鎮上,有個姓李的商人,他經營着一家布匹店,為人老實本分,生意也還算紅火。這日傍晚,李商人盤點完賬目,正欲關門打烊,忽聽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他心中納悶,這麼晚了,會是誰呢?

李商人透過門縫往外瞧,隻見一個衣衫褴褛、滿臉胡茬的男子站在門外,眼中透着焦急與絕望。那男子一見李商人露面,便急切地開口道:“李老闆,求您救救我吧!我是從鄰縣逃來的死囚,若是不趕緊找個藏身之處,明日一早就會被官府捉拿歸案了。”

李商人一聽是死囚,心中頓時生出了幾分恐懼與厭惡。他本不想惹麻煩上身,便想拒絕這男子的請求。然而,就在他即将關門的一刹那,天空中突然飄起了雪花。那雪花紛紛揚揚,似乎預示着即将到來的寒冬。

李商人看着門外那男子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憐憫。他想到自己曾經也經曆過生活的艱辛,知道人在困境中是多麼渴望得到幫助。于是,他咬了咬牙,決定救這男子一命。

李商人打開門,讓那男子進了屋。他吩咐男子在柴房暫時躲避,并叮囑他不要出聲,以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那男子感激涕零,連連道謝。

夜深人靜時,李商人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五味雜陳。他既擔心這男子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又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選擇。就這樣,他在忐忑不安中度過了一夜。

次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李商人便聽到門外傳來了喧鬧聲。他心中一緊,暗想莫非是那死囚被官府發現了?他趕緊穿好衣服,小心翼翼地走到門口,從門縫往外看。隻見一群官兵正圍在門口,似乎在搜查什麼。李商人吓得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他們闖進來。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幸運的是,官兵們并沒有發現柴房裡的秘密。他們在門口搜查了一番後,便悻悻地離開了。李商人長長地舒了口氣,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那死囚在柴房裡躲了整整一天,直到夜深人靜時才敢出來。他感激地對李商人說:“李老闆,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若不是您心慈手軟,我這條命恐怕早就交代了。”

李商人淡淡地笑了笑,說道:“罷了罷了,你既已逃過一劫,便趕緊離開此地吧。我這裡雖不是龍潭虎穴,但也經不起官府的折騰。”

那死囚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向李商人深深鞠了一躬,然後趁着夜色悄然離開了小鎮。

自那以後,李商人的生活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他依舊經營着布匹店,過着平淡而安逸的日子。而那晚的離奇經曆,則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秘密。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變數。幾年後的一天,李商人的布匹店突然來了一位衣着華麗的客人。那人一見李商人,便激動地握住他的手,連聲道謝。李商人定睛一看,竟是當年那個死囚。

原來,那死囚在逃離小鎮後,輾轉多地,最終遇到了一位貴人。他憑借着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貴人的幫助,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如今,他已是一位名震一方的富商了。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他此次前來,是為了報答李商人的救命之恩。他帶來了豐厚的禮物和金銀财寶,表示要送給李商人。李商人卻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當年救你,并非圖你今日的回報。你若有心,便多做些善事,造福鄉梓吧。”

那富商聽了李商人的話,心中更加敬佩不已。他鄭重地點了點頭,表示一定會銘記李商人的教誨,多做善事,回報社會。

自此以後,那富商經常來小鎮看望李商人,兩人成了莫逆之交。而李商人的布匹店也因為有了富商的支援而越做越大,生意興隆。

小鎮上的人們都羨慕李商人的好運,紛紛傳言說他當年救了一個死囚,如今卻是以得到了豐厚的回報。李商人卻從不炫耀自己的善舉,他隻是默默地經營着布匹店,過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歲月如梭,李商人的善舉和小鎮上的傳奇故事一直流傳着。每當有人提起當年的事情,李商人總是微微一笑,說:“不過是舉手之勞,何足挂齒。”然而,在他内心深處,那段離奇的經曆卻時常讓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欣慰和自豪。

又過了幾年,李商人已經年近古稀,但他的布匹店依舊生意興隆。這天,一個年輕的讀書人走進了店裡。他衣着簡樸,但氣質不凡,眉宇間透着一股英氣。李商人一見這年輕人,便覺得似曾相識,但又說不出個是以然來。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那年輕人向李商人請教了一些關于布料的問題,李商人一一耐心解答。在交談中,李商人得知這年輕人名叫張文,是從鄰縣來此地求學的。張文對李商人的學識和人品都十分欽佩,兩人相談甚歡。

傍晚時分,張文準備離開小鎮。他向李商人道别時,突然說道:“李老闆,我今日與您相談,深感您是一位有德之人。我想請您幫個忙,不知可否?”

李商人笑道:“年輕人有何事相求,但說無妨。”

張文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實不相瞞,我此次來此地求學,是為了尋找一件至關重要的東西。這東西關乎我家族的興衰,也關乎天下蒼生的福祉。我聽說這件東西可能被藏在了您這裡……”

李商人一聽這話,心中頓時生出了幾分疑惑。他問道:“年輕人,你所說的這件東西究竟是何物?我為何從未聽說過?”

張文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那是一件傳說中的寶物——麒麟玉佩。據說這玉佩擁有神奇的力量,能夠保佑佩戴者平安吉祥、逢兇化吉。我的家族曾是這塊玉佩的守護者,但多年前因戰亂失散。我多方打探,得知玉佩可能流落到了您這裡。”

李商人聽後,心中一陣驚愕。他确實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得到過一塊玉佩,但那玉佩是否就是張文所說的麒麟玉佩,他卻不得而知。他想了想,說道:“年輕人,我确實有一塊玉佩,但我不确定它是否就是你說的麒麟玉佩。你能否描述一下那玉佩的特征?”

張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他詳細地描述了麒麟玉佩的特征,李商人聽後,心中已經有了幾分确定。他回到内屋,取出了那塊珍藏多年的玉佩。當張文看到那塊玉佩時,他激動得幾乎要流下淚來。他确認無誤後,向李商人連連道謝。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李商人看着張文那激動的樣子,心中也感到一陣欣慰。他想起了當年救下那個死囚的情景,想起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善良和慈悲。他明白,正是這些美好的品質讓他得到了這塊玉佩,也讓他能夠與張文這樣的有緣人相遇。

張文在離開前,鄭重地向李商人承諾,他會好好保管麒麟玉佩,用它來造福天下蒼生。李商人聽後,微笑着點了點頭。他知道,這塊玉佩終于找到了它真正的歸宿。

日子在平淡中悄然流逝,李商人的布匹店在小鎮上依舊赫赫有名。他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時常與往來客人談笑風生。而那塊麒麟玉佩,他始終妥善收藏,從未示人。

某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李商人正在店中整理布料,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他擡頭望去,隻見一隊官兵簇擁着一位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疾馳而來。那男子下馬後,徑直走進店裡,目光直直地落在李商人的身上。

李商人心中一凜,暗忖這男子是何來頭。那男子卻率先開口,聲音洪亮而有力:“李老闆,久違了。我乃當今朝廷的欽差大臣,特來尋訪一件失落多年的皇室寶物——麒麟玉佩。”

李商人聞言,心中頓時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強作鎮定,問道:“大人,您何以得知玉佩在我這裡?”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欽差大臣微微一笑,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多年前,玉佩因戰亂流落民間,陛下一直念念不忘。近日,有人向朝廷禀報,稱曾在您這裡見過玉佩的蹤迹。陛下聞訊,特命我前來查訪。”

李商人心中明白,此事已無法隐瞞。他深吸一口氣,将麒麟玉佩從内屋取出,雙手呈上。欽差大臣接過玉佩,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之色。他仔細端詳了片刻,确認無誤後,向李商人深深一禮:“李老闆,您為朝廷立下大功,陛下定有重賞。”

李商人淡淡一笑,說道:“大人言重了。我不過是機緣巧合之下得到這玉佩,如今能将其歸還朝廷,也是了卻一樁心事。”

欽差大臣贊歎不已,表示會将李商人的事迹禀報陛下,請他靜待封賞。李商人卻搖了搖頭,說道:“大人,我年事已高,對功名利祿早已看淡。隻願這玉佩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保佑天下蒼生平安吉祥。”

欽差大臣聽後,更加敬佩李商人的高風亮節。他向李商人保證,會将玉佩妥善保管,并用于造福百姓。李商人聽後,心中感到一陣寬慰。

不久後,朝廷的封賞如期而至。李商人被賜予“忠義之士”的榮譽稱号,并得到了一筆豐厚的賞金。但他将這些賞金全部用于修建學堂、救濟窮人,以回饋社會。

小鎮上的人們對李商人的善舉贊不絕口,他的故事也被傳頌得更加廣泛。而那塊麒麟玉佩,在朝廷的庇護下,終于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它成為了國家的象征,也見證了李商人一生中的離奇經曆與高尚品格。

故事:死囚敲門,商人本想拒絕,看到天空飄雪果斷救人

李商人在晚年時,常常坐在店門口,望着遠方,心中充滿了甯靜與滿足。他知道,自己的人生雖然平凡,但卻因為那份善良與慈悲而變得更加充實和美好。而那段離奇的經曆,也成為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