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的戰鬥力被低估?從縱隊司令調整為副司令,并非作戰能力不行

作者:話事社

四野部隊戰将如雲,像12位軍長,以及多位副軍長的戰鬥力都非常力量,各具特色。

作為42軍副軍長的胡奇才的戰鬥力不低估了,其任職經曆也顯得有些“坎坷”。

他的戰鬥力被低估?從縱隊司令調整為副司令,并非作戰能力不行

胡奇才是政工出身,在土地革命時期長期擔任政委,曾經與陳再道搭檔過,曆任營教導員、團政委、師政委等職。

抗戰爆發後,他擔任129師385團770團副團長。當時的政委,按照國軍編制改為副團長。

按說改編後的部隊應該到前線抗敵,上級調385旅旅部、770團調隴東地區駐守,保衛陝甘甯,防止國軍搞摩擦,建立統一戰線等。比起在前線打仗,後方的工作并不緊張,旅長王宏坤、770團胡奇才等将領去延安抗大學習。

因為這次學習,也改變他們的發展。

胡奇才在抗大三期畢業後,擔任抗大三大隊6隊隊長,目前線需要幹部時,他被派往山東工作,擔任山東縱隊8支隊副司令、4支隊政委。

山東縱隊是土生土長的抗日力量,部隊缺乏有經驗的軍政主官,是以從延安派一批幹部加強軍政上司工作。此後,他從政治工作逐漸轉入軍事工作,擔任副旅長、山東軍區3師副師長等職。

抗戰結束後,率領部隊北上東北作戰。部隊進行統一整編後,擔任南滿軍區4縱副司令,司令員是吳克華。可在1946年的沙嶺戰役中,作為主将的吳克華打得并不順利,後離開縱隊。上級任命副司令員胡奇才為司令員,調韓先楚擔任副司令員。

他的戰鬥力被低估?從縱隊司令調整為副司令,并非作戰能力不行

在此後的一年的多時間裡,胡奇才一直指揮4縱作戰,新開嶺戰役使得他名聲大噪,率領一個縱隊在東北戰場上首次殲滅敵人一個整師。延安發電報,嘉獎胡奇才部。

胡奇才能打,他身邊的韓先楚更不含糊,4縱在他倆的率領下打了不少好仗、硬仗,如鞍海戰鬥,迫使敵人一個師起義,梅河口戰役一個師殲滅敵人一個師。四保臨江作戰,與三縱聯合作戰,取得一次次勝利。

盡管這幾次作戰都是以韓先楚為主導,并非胡奇才不能夠勝任,而是他身體情況不佳。時不時需要到後方休養治療,是以4縱部隊都是在韓先楚主持下作戰。

1947年秋,上級準備發起秋季攻勢,對縱隊司令員進行調整,韓先楚調去3縱當司令,将在遼東軍區擔任參謀長的吳克華派來擔任4縱司令,而胡奇才改為副司令。這樣的指令,怎麼能讓人沒有想法。

胡奇才不是因為指揮失誤而降職,而是因身體原因改降。

他的戰鬥力被低估?從縱隊司令調整為副司令,并非作戰能力不行

從大局出發來說,這樣的調整有利于部隊作戰,畢竟作為軍事指揮員,長期缺位是不妥的。尤其東北部隊要發起大規模秋季攻勢,目的就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每個縱隊都有殲敵任務。胡奇才如果不允許,如何完成作戰任務呢?而且以後的大規模作戰指揮越來越多。

是以上級再次調吳克華擔任司令員,不僅因為熟悉這支部隊,而且身體很健康。這樣一來,胡奇才真是需要到後方休養,縱隊指揮工作不會耽誤,對部隊,對自己都是積極的。可畢竟從司令改為副司令這樣的舉動一時還是難接受的。

不了解情況的人或許認為他戰鬥力不行,或者被處分了等等。

1948年遼沈戰役第一階段錦州攻堅戰打響,4縱11縱等部被派往塔山前線打阻擊,這顯然是一場激烈的戰鬥。敵人要增兵錦州隻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從沈陽方向過來,一個從海上方向。塔山就是敵人增兵的必經之路,接下來的戰鬥多慘烈是可預見的。

為了確定錦州攻堅戰取得勝利,上級直接讓胡奇才坐鎮塔山前線指揮,部隊在塔山就在。他視察塔山陣地,對防禦工事進行調整。塔山的正面阻擊由12師擔負,敵人調兩個軍一個師進行輪番上陣,阻擊部隊在敵衆我寡的條件下,英勇頑強拼殺六天六夜,為攻城部隊争取時間。

他的戰鬥力被低估?從縱隊司令調整為副司令,并非作戰能力不行

實際上,上級調1縱主力作為總預備隊,在高橋一帶待命,随時準備增援錦州或者塔山,而胡奇才沒有給預備隊機會,完成阻擊任務,12師第34團,戰後被授予“塔山英雄團”;12師36團被授予“白台山英雄團”。

此戰結束後,胡奇才就因身體情況轉移到後方治療,部隊入關後,他還留在東北休養。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後,去了北平。

在整個解放戰争時,胡奇才打的兩次戰役都非常硬,盡管沒有像其他指揮員參與大大小小的作戰,從東北打到中南,可他的戰績已經非常耀眼了,如果身體允許,或許戰績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