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劉邦,作為漢朝的開國皇帝,其光輝曆史和傳奇故事被曆代傳頌。然而,他的長子劉肥卻似乎成為了曆史中的一個謎團,一個與其父親迥異的人物。

劉邦一生英勇果敢,但他的長子劉肥卻被曆史記載為一個與世無争的人,生性溫和,不喜争鬥。。那麼劉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又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下來的?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一、劉肥的出身與成長

劉邦是一個風流成性的人,留下了好幾個兒子。而劉肥就是其中的長子,但他的母親隻是劉邦所在村子裡的一個寡婦曹氏。在當時的社會中,通常都是立長不立嫡,也就是說,劉肥作為長子,應該是皇位的繼承人。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劉肥由于出身問題,并沒有獲得皇位的機會。他的父親劉邦,當時還隻是一個混不吝的亭長,而曹氏也隻是一個普通的寡婦。這樣的出身,注定了劉肥的命運并不順遂。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即使後來劉邦成為了皇帝,但對于劉肥來說,這種榮耀也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劉肥小時候,就經曆了許多艱難。他的父親劉邦,雖然後來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但在劉肥成長的時候,還隻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人。

劉邦常常訓斥劉肥,讓他不要遊手好閑,但自己卻是個标準的混吃等死。這種沖突的言行,必然會給劉肥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而劉肥的母親曹氏,也很快就被劉邦抛棄了。一個孩子,在失去母愛的同時,也失去了父愛。

這種雙重打擊,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緻命的。劉肥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也讓他變得更加膽小和謹慎。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二、呂後的權力鬥争

當劉邦病逝之後,整個大漢王朝就落入了呂後的手中。作為劉邦的遺孀,呂後手握大權,她的目标就是要扶持自己的兒子劉盈登上皇位。但是,在她的面前,還有一大堆阻礙需要清除。

為了達成這個目标,呂後不惜采取殘酷的手段。她先是把劉邦的其他兒子們一個個清理掉,包括劉如意、劉友和劉恢等人。這些人都是劉邦的親生兒子,在别人眼中,他們理應繼承皇位。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但在呂後的眼中,他們都是阻礙自己兒子登基的障礙,必須予以清除。呂後的手段可謂是毒辣至極。她先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權力,對這些兒子們進行打壓。有的被囚禁,有的被餓死,有的則是被迫自殺。

即使是劉邦最寵愛的兒子,在呂後的眼中也毫不留情。她的目标隻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的兒子劉盈登上皇位,成為漢朝的新君主。而對于劉肥來說,他雖然也是劉邦的兒子,但由于出身問題,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呂後雖然也想除掉他,但又擔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于是,她采取了一種更加巧妙的手段,那就是利用聯姻的方式,将劉肥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呂後的這種手段,也是很高明的。她不僅清除了所有的障礙,還将劉肥這個潛在的威脅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以說,她是一個睿智而又殘酷的女人,她的目标就是要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皇位,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三、劉肥的生存之道

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劉肥意識到自己必須要想辦法讨好呂後,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他主動獻出了自己最大的封地給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這個舉動,讓呂後和劉盈都感到非常高興。

因為這意味着,劉肥已經沒有了反叛的能力,他們可以放心地把他排除在外。但是,劉肥并沒有就此止步。他還主動尊呂後的女兒魯元公主為王太後,徹底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和身份。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這種行為,是一種極大的自我犧牲。劉肥本來是劉邦的長子,理應繼承皇位,但為了活命,他不得不放棄一切。

通過這種方式,劉肥最終成功活了下來,成為了呂後的"孫子"。雖然這樣做讓他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權力,但至少保住了性命。可以說,劉肥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深知自己的處境,也清楚自己的實力有多薄弱。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面對呂後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他選擇了臣服和妥協,而不是英勇就義。這種生存智慧,不僅讓他保住了性命,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物。

在那個動蕩的時代,生存往往比榮譽更加重要。劉肥的做法,或許在别人看來是卑微的,但實際上,這正是他活下來的關鍵所在。一個人,如果連生存都無法保證,又怎麼談得上榮譽呢?劉肥的做法,雖然看似卑微,但卻是最明智的選擇。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四、劉肥的性格與内心世界

劉肥作為劉邦的長子,卻并非是一個英勇善戰的人。相反,他是一個非常膽小怕事的人。這或許與他的成長經曆有關。從小,劉肥就經曆了許多艱難。

他的父親劉邦,雖然後來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但在劉肥成長的時候,還隻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人。這種環境,必然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性格。劉邦常常訓斥劉肥,讓他不要遊手好閑,但自己卻是個标準的混吃等死。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這種沖突的言行,必然會給劉肥帶來巨大的心理陰影。他會覺得,自己即使努力了,也無法獲得父親的認可。而且,劉肥的母親曹氏,也很快就被劉邦抛棄了。一個孩子,在失去母愛的同時,也失去了父愛。

這種雙重打擊,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無疑是緻命的。劉肥從小就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這也讓他變得更加膽小和謹慎。即使在後來,當劉邦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劉肥也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和重視。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相反,他的後母呂後,卻成為了漢朝的實際掌權者。這種處境,更加強化了劉肥的膽小和謹慎。他深知,自己的地位是多麼的渺小,一不小心就會被呂後所除之而後快。

但是,劉肥并非是一個完全沒有智慧的人。在面對呂後的權力鬥争時,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必須要想辦法讨好呂後,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他主動獻出了自己最大的封地。

劉邦的長子劉肥,膽小怕事,他是如何在呂後的權力鬥争中生存的?

結語

劉肥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弱勢群體在面對強大權力時的生存智慧。他雖然出身卑微,但卻憑借自己的智慧,最終活了下來。這種生存智慧,不僅讓他保住了性命,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物。

權力、地位、生存,這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在動蕩的時代,弱小者往往要依附強者才能活下去。劉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出身卑微,又遭受了命運的無情打擊,但最終憑借智慧活了下來。而他的兒子們,或許正是看到了父親的遭遇,才選擇了一條野心勃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