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作者:兵說

作者:武陟東旭

聲明:兵說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抄襲洗稿搬運必究

1946年2月,遼甯鳳城,東北民主聯軍正在開會,突然闖進了一群蘇軍。

“你們要幹什麼?”正在主持會議的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東滿軍區司令員周保中看到來人,大聲問道。

随行的蘇軍翻譯走上前,指着7縱司令員說:“他是土匪,還是張宗援發展的日本特務,我們要将他帶走!”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到會人員的目光齊刷刷投向這名縱隊司令員。

司令員的警衛員也沖了過來,擋在衆人前面,會場的空氣頓時凝固了。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周保中】

衆所周知,解放前的東北土匪橫行,東北王張作霖就是土匪起家,他的手下很多人是都是土匪出身。

這個縱隊司令員姓萬,曾經是張作霖的手下。

1907年,他出生于遼甯省大連市金州區,從小喜歡軍事,1925年入讀東北軍講武堂學習軍事。

兩年後,他到東北軍陸軍軍士教導隊第4期步兵科深造。

擔任隊長的不是别人,正是少帥張學良。

近水樓台先得月,他的人生從此走上了快車道。

畢業之後,他成為張學良的最信任的下屬之一,擔任張的貼身副官。

到了1929年,張學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又跟他進行了一席長談,将他送到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九期學習。

這時候,張作霖已經被日本人炸死一年了。

張作霖是靠着日本人的幫助,成為東北無冕之王的,沒有關東軍就沒有他的地位。

日本人給張作霖先進武器,又為他教育訓練軍隊,讓張大帥将東北群雄一一擺平,成為東北王。

張作霖也讓日本人如願以償,在東北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為侵略中國創造了條件。

1925年冬天,郭松齡帶着部下發動兵變,高舉起了反奉大旗,矛頭直指老東家張作霖。

奉軍不是郭松齡的對手,很快被打得潰不成軍,眼看大帥就要玩完。

張作霖無奈,向日本人求助。

日本人說,這忙不能白幫。

張大帥說,隻要能救俺,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

日本人要的就是這個話,關東軍直接上陣,張作霖鹹魚翻身,打敗了郭松齡,将其槍殺。

這時候張作霖反悔了,因為日本人的條件太苛刻了。

如果答應的話,将來東北就成了他們的天下,俺老張往哪擱?遲早會被他們搞死。

張作霖反悔之後,日本人覺得被耍了,在皇姑屯安放了炸彈。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張作霖】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少帥發誓要為自己的父親報仇。

但日本關東軍戰鬥力強,奉軍打不過人家,張學良隻能暗中備戰,培養人才,等時機成熟了再複仇。

在這一背景下,張學良将自己的心腹萬副官送到了著名的軍校——東北陸軍講武堂第九期深造。

1930年6月,萬副官在東北陸軍講武堂以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

張學良得知大喜,給了他懷表一塊、指揮刀一把,以示獎勵。

這時候,張學良統治下的東北已經易幟,他擔任陸海空軍副總司令。

張學良把萬副官提拔為中校團長,開始為老蔣打天下。

轉眼之間,時間來到1935年。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東北軍資料照】

這時候,日本人已經入侵東北四年,張學良的東北軍不但沒有跟日軍開戰,反而成為老蔣的馬前卒,到陝甘地區“圍剿”紅軍。

其實,張學良對此并不情願。

東北軍打不過日軍,更打不過紅軍,不斷損兵折将。

用不了多久,東北軍就被打沒了,将來必定要被老蔣取消番号。

對軍閥來說,部隊就是自己的命根子,張學良不會傻到自取滅亡的地步。

他決定跟紅軍接觸,雙方達成默契,演出一場戲,假裝開戰,糊弄老蔣。

既然接觸,那就必須是親信,否則的話就會洩密。

一旦走漏了消息,可不是好玩的,老蔣肯定要跟少帥翻臉。

作為少帥的親信,萬團長成了聯絡官,在張學良和紅軍之間來回奔波。

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張學良和楊虎城在1936年12月扣留了老蔣,不希望他再跟紅軍同室操戈,要求攜起手來共同抗戰。

在各界的努力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張學良為表誠意,不顧衆人反對,“負荊請罪”送老回南京,結果被對方扣留。

張學良被扣之後,東北軍一下沒有了主心骨,出現了群龍無首的局面,發生了内讧。

1937年2月2日,“少壯派”荷槍實彈來到軍部,将67軍軍長王以哲槍殺。

第57軍軍長缪澄流懷疑萬團長跟此事有關,将其逮捕,關押到了高陵縣監獄,進行嚴刑拷打。

1937年7月7日,日軍全面侵華戰争爆發,血氣方剛的萬團長呆不住了,他問獄卒要來了筆,在獄中給自己的老上司、軍長缪澄流寫信,希望能出獄奔赴抗日前線。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張學良】

3個月之後,失去自由半年之久的萬團長被釋放,回到了57軍。

帶着對日本人的仇恨,萬團長參加了多次戰鬥,屢立戰功。

到1941年,他的職務已經是旅長。

可是好景不長,在這一年春節,他因為反對自己的上司缪軍長,再次被抓了起來,被關在魯蘇戰區監獄。

不久,老蔣下令,秘密處決萬旅長。

萬旅長得知消息,心急如焚,他不能坐以待斃,決定想辦法越獄。

他雖然被關押在監獄,看押的都是東北軍的士兵,是以萬旅長比較自由,一沒有戴手铐和腳鐐,二沒有被看得太死,可以在監獄内較為自由地活動。

這天晚上,他以上廁所為借口,找了個機會偷偷爬上高牆,翻身過去,逃出了監獄。

天亮時分,萬旅長來到一個小鄉村,在老鄉的引導下,找到了八路軍部隊的駐地。

原來,當年在陝北跟紅軍聯絡的時候,萬旅長就受到紅軍的影響,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早在1938年,萬旅長就秘密加入了組織,成為一名特别黨員。

對于萬旅長的到來,八路軍表示熱烈歡迎。

1944年,萬旅長已經成長為八路軍的一名優秀将領,擔任山東軍區濱海支隊支隊長,1945年6月他還當選為候補。

3個月後,為了應對老蔣可能發動的戰争,他率東北挺進縱隊2支隊1200人,進軍東北。

1946年1月,他出任東北民主聯軍第7縱隊司令員。

這樣掌握重兵的将領,一旦真的像蘇軍所指的那樣是“土匪”,性質可就嚴重了。

在場的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呂正操和周保中一起站了起來,擋住了蘇軍,對他們說:“他是不是土匪,我們心裡有數。即使他有什麼事,也輪不到你們插手。”

這麼一說,蘇軍不好插手,帶着翻譯離開。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此事雖然暫時壓下,但對于蘇軍所指之事,調查還是必要的,這是對組織負責,也是對萬司令員負責。

因為在抗戰時期,張宗援确實在山東發展了不少特務,其中包括不少将領。

張宗援是個日本人,他原名伊達順之助,1892年生于日本岩手縣,日本浪人。

既然是個日本人,怎麼叫個中國名字呢?這跟軍閥張宗昌有關。

張宗昌是土匪出身,曾經在奉軍待過,是張作霖的小弟。

張作霖跟日本人關系密切,張宗昌自然也跟日本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1925年,張宗昌擔任山東督辦的時候,就充當日本人打手,對勞工大開殺戒,制造了駭人聽聞的青島紗廠慘案。

伊達順之助喜歡冒險,生性好殺,在20歲那年跑到中國東北當了土匪,跟張作霖挂上了鈎。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張宗援】

在張大帥的引薦下,伊達順之助和張宗昌結拜為兄弟。

從那之後,他改名張宗援,還認張宗昌的母親當幹媽。

1931年“9.18”事變,張宗援充當日軍侵略中國的急先鋒,到山東打着張宗昌的旗号,招降納叛。

張宗昌雖然死了好幾年,但是他在山東影響很大,有不少小弟。

他們一看張宗昌大哥的小弟來了,紛紛投奔。

張宗援用了半年時間,在山東糾集了一支5000人隊伍,取了一個名稱叫“山東自治聯軍”。

在山東期間,他作為日本在華特務機關“蘭機關”的骨幹,發展了很多喽啰,策反了不少人。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記述張宗援和張作霖經曆的書籍】

這些人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有土匪、國民黨将領,也有八路軍叛徒。

比如臭名昭著的東北軍将領劉桂棠(外号劉黑七),楊九洲、焦傳名、綦景陽,還有王祿九,白壁東等。

57軍軍長、張學良的老部下缪澄流也被他策反。該軍的另外一個将領李亞藩,則擔任了汪僞“興亞建國軍”魯蘇戰區總司令。

東北軍還有一個将領郭受天,被策反後擔任了僞32軍軍長。

同時被拉下水的,還有東北軍57軍李東海、李亞藩、李實輔,人稱“三李”。

八路軍115師團長楊步仁、冀魯邊軍區司令員邢仁甫也相繼被策反,成了漢奸。

楊步仁原名叫王宏鳴,也名王鳳鳴,是個老紅軍。

抗戰爆發後,他作為林彪手下的将領,參加過著名的平型關戰役。

他在戰鬥中成長很快,先後任八路軍686團團長、蘇魯豫支隊政治部主任兼4大隊政委。

張宗援利用他好色的弱點,派女特務潛伏到他身邊,将其拉下水。

1941年8月,王宏鳴逃到新浦投靠了日軍,當了可恥漢奸,改名楊步仁。

臨走的時候,他還拉走了115師政治部協理員羅保成、尹玉琢、李振東等一批人。

是以,當蘇軍翻譯說出張宗援的名字之後,在場的人為震動。

為了還萬司令員一個清白,也為了革命隊伍的純潔,調查随之展開 。

結果很快出來,蘇軍翻譯就是個特務,他故意陷害了萬司令員,企圖借刀殺人。

之是以要選擇萬司令員下手,主要是因為他在東北軍的經曆,這很容易讓人相信。

蘇軍翻譯忽然登門,指認縱隊司令員:他是土匪,還是日本特務

【萬毅将軍】

這位萬司令員,就是大名鼎鼎的萬毅将軍。

新中國成立後,萬毅成為我軍炮兵學校的創始人。

後來,萬毅又被調到了裝備部,為我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5年,萬毅被授予中将軍銜,成為了軍銜最高的滿族将軍。

參考資料:

1,《周保中傳》,趙俊清,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萬毅回憶錄》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