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光燈效應”:一個人頂級的智慧,不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系

作者:何所歡出品
“聚光燈效應”:一個人頂級的智慧,不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系

在網上看過一個熱搜;

21歲,去快遞點取了15個快遞感到羞恥。

羞恥的原因是什麼?

害怕周圍人看自己的眼神,害怕被人在背後議論,擔心自己“社死”。

對于這類人來說,有一些典型的特征。

比如:

穿錯了襪子出門,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無意間說錯了一句話,瞬間面紅耳赤,認為所有人都在心裡面笑話自己;

走在路上放了個屁,警惕地看着周圍,總覺得别人在嘲笑。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聚光燈效應。

一個人總是過度放大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尤其是出醜時,就覺得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當成圈子的核心。

其實這就是一種錯覺。

事實是什麼?

根本沒有人在乎你,人們的注意力并沒有放在你身上。

-01

你以為的出醜,隻是放大了内心的“怯弱”

想到一個故事。

男人去參加聚餐,早早來到餐廳裡。

在包廂裡,他藏在櫃子裡面,想跟大家開個玩笑,并且試探有沒有人在意他。

結果呢?

大家有說有笑吃了一半,才有個人念叨着:

“哎那誰怎麼沒來?他是不是忘了今天有個聚餐?”

接着,大家給他打電話,鈴聲響起,他狼狽地從櫃子裡鑽出來。

心中的情緒五味雜陳,委屈、憤怒、羞恥……

大家開了句玩笑話,飯局繼續吃下去。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幻想自己是“核心”,是最重要的;

但閱曆增加,年齡增長才明白:真的沒有幾個人在乎你。

沒人在意你做了什麼,沒人在意你是誰,更沒有人會一直記得你出醜的瞬間。

大家在看到的瞬間,或許會笑笑,但事後很快就會忘記。

就像你在路上看到有個人衣服穿反了,這件事你能記住多久?

很快就會被别的事情擠占了記憶。

所有害怕出醜,過度在意外界看法的心理,主要源于内在的匮乏與怯弱。

“聚光燈效應”:一個人頂級的智慧,不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系

-02

外界的評價=内心的枷鎖

當你過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評價,你整個人就變了。

變成什麼樣子?

活在面具之下,活在人設之中,為了迎合TA人活着,如同傀儡;

沒有主見,沒有定力,沒有你真實的生命力綻放的狀态;

你做的大多數事情,都不是你發自内心喜歡的,而是為了迎合。

舉個例子:

别人說:“你這樣做不對”

于是,你就改變了自己的決定。

别人說:“你這身衣服好醜”

于是,你把櫃子裡同類型的衣服全都丢了。

别人說:“你聲音不好聽”

于是,你越來越沉默,質疑自己的聲音。

……

别人的評價,眼光,質疑,甚至是玩笑,都會成為你心中的枷鎖。

無形之中的負擔,阻礙,都會給你的人生設限;

你如履薄冰,你焦慮不安,你的生活被你搞得一塌糊塗。

這樣的狀态,是你想要的嗎?

别人的期待,評價,質疑,就是對你最準确的評價嗎?

當然不是。

換個角度想:

人們隻在意你過得好,不在意你過得差。

當你過得好,别人的質疑和嘲諷是帶有攻擊性的;

當你過得差,沒人會盯着你看。

一種是嫉妒,一種是漠視。

“聚光燈效應”:一個人頂級的智慧,不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系

-03

永遠别高估自己

人最大的智慧是什麼?

不高估你與任何人的關系,不高估你在任何人心中的地位。

除了你的至親和摯愛,沒有人會在意你。

你與任何人的關系,隻取決于一件事:

你的價值。

當你有價值的時候,不需要你努力,别人就會主動維系關系;

當你沒有價值的時候,就算你摔得再慘,别人也隻會出于同情的心态,說一句寬慰你的話。

你之是以痛苦内耗,是因為你太在意外界的看法;

渴求認同,渴望被贊美,渴望一切好的聲音。

但這些,都會成為傷害你的利劍。

當你毫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會傷害到你。

也許你微不足道,但在愛你的人眼裡,你熠熠生輝;

也許你一無所有,但明天的你,依舊是充滿可能的。

幹掉羞恥心,幹掉窘迫感,你的心态就是無敵的。

話題:

你會很在意外界的評價看法嗎?

作者何所歡:

專注兩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長,原生家庭等分析,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