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作者:小羊故事會

娛樂圈中有一位老戲骨,他的名字或許不那麼響亮,但他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了無數觀衆的腦海裡。他就是馬衛軍,被稱為"鬼子專業戶"。這個外号聽起來有些怪異,但恰恰道出了他一生演繹日軍角色的專注與執着。從平凡的出身到戲路的意外開啟,再到對角色的全身心投入,馬衛軍用自己的一生诠釋了這個特殊的角色,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人生舞台。

1956年,馬衛軍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出生地位于甘肅酒泉。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境十分貧寒。在那個年代,對于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來說,能吃飽肚子就是最大的奢望了,更不用提上學讀書。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馬衛軍自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和對藝術的濃厚熱愛。盡管家裡拮據,他還是癡迷于農村裡流傳的曲藝和地方戲,總是模仿着大人們的表演。長大後,為了養家糊口,他隻能放棄夢想,在一家小制藥廠打工。

然而,馬衛軍對戲劇的熱愛之火從未熄滅。工廠裡也有一些同僚跟他一樣對戲劇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鼓勵和支援下,馬衛軍下定決心要把夢想變為現實。他拿出全部的積蓄,專門請了老師給他補習基礎功底。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就這樣,經過一番艱辛的努力,馬衛軍最終如願以償,在1980年考入了蘭州話劇團,正式開啟了他的演員生涯。雖然起步很晚,但他對事業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執着,讓他在戲劇舞台上很快脫穎而出,赢得了廣泛贊譽。

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全面準确地塑造好一個角色,是至關重要的。馬衛軍深知這一點,為了更好地诠釋日軍這個特殊的角色,他下定決心要付出别人無法企及的艱辛努力。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就在1980年代初期,一部反映抗日戰争的影視劇提出要找一個能駕馭日語、了解日軍言行舉止的演員來飾演一個重要的日軍角色。馬衛軍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雖然當時他對日語一竅不通,對日軍的了解也僅限于書本和老一輩人的口述。

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日語,從最基礎的發音和單詞開始,逐漸掌握文法和日常會話。同時,他又廣泛搜集各種關于日軍的資料,鑽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但僅憑書本和視訊的學習,馬衛軍感覺還遠遠不夠,他必須親自去感受一下。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就這樣,馬衛軍毅然放下國内的一切工作,自費前往日本。在那裡,他不僅繼續熟練掌握日語,更是泡進當地人的生活,觀察和學習他們的言行習慣。有時,他甚至會去一些日軍的舊址實地考察,試圖更深刻地了解日軍士兵的内心世界。

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馬衛軍終于有了淵博的日語知識和紮實的日軍文化儲備。這為他日後的表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國後,他立刻被人才濟濟的影視劇導演看中,開始頻繁出演日軍的角色。每每出現在熒幕上,他那标準的日語口音和入木三分的表演,總能讓觀衆如臨其境、歎為觀止。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從此,馬衛軍就被譽為"鬼子專業戶"。但他對此卻沒有絲毫介懷,他熱愛自己的角色,願意為之付出一切努力。正是這種執着的專注和對藝術的虔誠追求,讓馬衛軍成為當之無愧的實力派演員。他對每一個角色都懷着敬畏之心,從不馬虎對待。

對于馬衛軍來說,每一個角色都是神聖的,無論是主角還是龍套,他都會全身心投入,力求完美呈現。這份對事業的執着追求,讓他在無數影視作品中留下了難能可貴的精彩演繹。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回顧馬衛軍的演藝生涯,我們不難發現,他出演過的絕大多數角色都與日軍有關。從上世紀80年代他開始演藝之路,到如今年過花甲的他,無論是大制作的主角,還是小配角的龍套,馬衛軍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

從馬衛軍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演員對事業的執着追求。他從一個普通勞工,靠着自身的努力成為了實力派演員,而且專注于一個特殊的角色,用自己的表演讓這個角色變得豐滿立體。他全身心投入每一個角色,展現出一個演員應有的職業操守。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在當今這個娛樂至上、追名逐利的大環境下,馬衛軍這個老戲骨用自己的一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敬佩的職業操守畫卷。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一個優秀的演員,不應隻是追求名利,而是要對角色懷有無比的敬畏之心,對事業有執着的追求。

說實話,在如今的娛樂圈,能像馬衛軍這樣對一個角色如此執着的演員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大多數演員為了能更快獲得名利雙收,常常對角色的塑造不夠用心,甚至出現了很多走馬觀花的現象。但馬衛軍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盡管他從一開始就被觀衆認定為"鬼子專業戶",但他從未對此有絲毫不滿。相反,馬衛軍對于日軍這個特殊的角色懷有無比的敬畏之心,他願意付出常人難以企及的努力,隻為了更準确地诠釋好這個角色。

然而他卻在去年9月因病去世,年僅67歲。這位曾多次出演日軍角色并将之诠釋得淋漓盡緻的實力派演員,終因病魔無情的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作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馬衛軍是無數經典抗戰影視劇中日軍形象的締造者和代言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就一直專注于塑造日軍這一特殊角色,用自己紮實的演技和對角色的獨到了解,讓觀衆如臨其境、歎為觀止。

不知有多少人的腦海中,曾被馬衛軍出色的演繹所深深震撼過。他那标準的日語口音、入木三分的表演,狠毒中透着一絲殺伐之氣,給人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象。每每出現在熒幕上,他就像是從曆史畫卷中走出的鮮活日軍官兵,栩栩如生。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正是憑借着這種高度的專注和執着,馬衛軍才得以在無數部影視劇中書寫屬于自己的傳奇。不論是大制作的主角,還是小成本的龍套,隻要一涉及到日軍的角色,他就會全力以赴、盡顯所長。對于馬衛軍來說,每一個角色都是神聖的,值得他用心雕琢和珍視。

也許,正是出于這種對角色的敬畏,馬衛軍才會不遠萬裡專門去日本學習日語和日軍文化,他要做到完全融入角色。沒有這番孜孜不倦的努力,他的演技也難以達到如此高的水準。

他演了大半輩子“日本大佐”,和妻兒定居日本,67歲又死在了日本

如今,這位曾被譽為"鬼子專業戶"的老戲骨離開了我們,但他對角色的獨特诠釋和對職業操守的堅守,必将永遠留存在觀衆的記憶中。馬衛軍的一生就是對演員這個職業最好的注腳,他用行動诠釋了一個優秀演員應該具備的虔誠與責任心。讓我們用親切的懷念,永遠銘記這位為中國演藝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