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作者:格鬥備忘錄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有人說如今的重量級拳擊似乎有點“溫柔有餘,兇猛不足”,仿佛失去了邁克·泰森那個時代的狂野風采?是不是真的如此呢?今天,咱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泰森時代”的猛男群像,其實也就泰森和弗雷澤兩位大佬視覺沖擊力爆棚,其餘同時代的選手,哪怕像是福爾曼這樣的重型炮彈,看起來都有點“輕舞飛揚”。想象一下,就像揮舞一把隐形的大錘,雖然視覺上顯得輕松自如,但實際上你察覺不到那錘子有多沉,隻能通過兩種方式感受它的威力:一是瞅瞅地上那個被打癱的人,二是自行腦補他們手臂化身為家用小錘的場景。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論視覺震撼,弗雷澤就像是泰森的更新版——半身出擊,卻更具原始野性,站着不動也能打出一片天。而泰森同學呢,由于身材略矮,手臂長度欠佳,難以直搗黃龍。于是乎,他獨創了一招“身随步動”,借力使力,找準時機黏住對手,左右開弓,這打法自帶一種“瘋狂模式”,加上泰森的噸位,一旦啟動,其視覺沖擊力猶如動能爆炸,是以在衆多拳手中,泰森無疑是最猛的那個視覺焦點。

再透露個小秘密,泰森這一身絕技其實是他的恩師達馬托精心調教的成果,這位傳奇教練可是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手,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泰森和他的大師兄弗洛伊德·帕特森。這套打法傳承下來,就被大家稱為“達馬托風格”。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是以,隻要你在網上搜尋“達馬托風格”的相關視訊,無論是過去的經典戰役,還是當今依然沿用此風格的現役拳手,絕對能滿足你對猛烈對抗的需求。

不過,這個風格在拳壇上堪稱異類中的戰鬥機,拳迷們戲稱它為“被主流逼瘋的小個子們的逆襲大法”。它需要特殊的天賦支撐,而且極度消耗體力。

不得不贊歎達馬托教練确實牛掰,除了獨具慧眼,更重要的是他的體能訓練法讓泰森這樣的拳手能夠在6回合後依舊保持戰鬥力。而現在那些擁有維爾德或泰森·富裡那樣身高臂長優勢的拳手,大概不會舍近求遠去練達馬托風格。

這裡插播一段關于泰森天賦和張志磊拳法特點的小科普。

達馬托風格有個洋氣的名字——Peek a Boo,翻譯過來就是“躲貓貓”。這個風格的特點在于正面剛對手,靠近後用“身随步動”變換攻擊角度,開啟連續高強度輸出模式。

正面剛的優點是可以從各種刁鑽角度發起攻擊,缺點是暴露的受擊面比攻擊面還大,相比之下,側身對敵安全系數更高。是以,使用此風格的拳手必須擅長搖閃、下潛等技巧,将腦袋變成一顆靈活的移動靶,避免被對手擊中。

不斷搖閃、下潛,再加上實戰中的“身随步動”和強力輸出,這對體能消耗巨大,是以達馬托風格格外考驗耐力和爆發力。而在運動生理學上,耐力和爆發力往往互相沖突,你看長跑運動員和百米飛人的腿型就知道了。

泰森無疑是身體素質的奇才,他的力量和爆發力原本可能無法持久施展這種風格,但在1988年前,他卻能在達馬托版本的指引下,硬生生搖晃6回合。試想一下,如果他一開始就擁有高個長臂,幹嘛還要挑戰運動學原理去做個拼命三郎呢?

換種說法,泰森在戰士的世界裡扮演了高爆發刺客角色,同時還努力追求戰士般的持久力。你說他天賦異禀吧,他成了刺客;你說他天賦不足吧,兼具這種攻擊力和續航力的刺客,泰森真是獨步天下。

總而言之,Peek a Boo就是這樣一種獨特風格,泰森的大師兄帕特森其實也是同一路數,隻不過他在技術上顯得更為“機智”和“科學”,擅長僞裝成戰士,等到近身時突然切換成刺客模式。帕特森的火力來源更偏向速度,關于他和阿裡誰更快的話題至今仍有争議,我個人覺得帕特森還真有可能比阿裡更快,像電動螺旋槳一樣在擂台上穿梭。理論上,帕特森的Peek a Boo更為合理高效,但晚年他同樣遭遇了體能瓶頸,這也反映出該風格本身的局限性。

如今,Peek a Boo風格幾乎無人問津,并非僅僅因為它怕摟抱戰術,實際上,優秀的Peek a Boo選手并不懼怕摟抱。比如泰森當年對陣霍利菲爾德時顯得束手無策,是因為那個時期的泰森已經轉型了。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現如今,拳擊技術思維再次進化,許多人将基礎紮根于“運動”而非“搏擊”,這意味着必須按照規則優化技術,否則即使意志再堅定、素質再優秀,也無法打破規則壁壘取得勝利。就像大家所見,世紀對決中,帕奎奧全力追逐老梅,但老梅的技術層次更勝一籌,猶如馬拉松比賽,你無法逾越,現代拳擊正是沿着這條路不斷前行,逐漸與“生死較量”形成了技術代差,以至于後來的選手即使實力強大,也很難在比賽中占得上風。

現在的比賽更像是兩位程式員互黑,你找我漏洞,我抓你bug,一旦發現破綻,那就是單方面碾壓;要是雙方勢均力敵,那就像是憋着一口氣攢經驗值,直到一方撐不住掉線為止。

比起曾經看拳手們咬牙切齒拼意志,現在的比賽少了點直覺的火爆場面,多了些細緻入微的技術博弈。

現在的重量級真的沒有邁克泰森時代猛了嗎?

是以,當你懷念泰森時代的那種震撼,不妨也了解一下現代社會的變遷。泰森猶如那個時代的孤品,而現在,每場比賽都像是一部精密運作的機器,也許少了份原始野性,卻多了份科技含量。這就是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不論籃球、拳擊還是電競,都在不斷進化,變得越來越“高深莫測”。哎呀,社會發展太快,有時候我們都跟不上趟兒,但這就是進步,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