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五)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現在的人,如醫生說你得了癌症,個個都會如五雷轟頂,家家都會像大禍臨門。因為現代醫學在長時間的宣傳上,把癌症說成是絕症,得了癌症無異于被判了死刑。

于是大家一聽得了癌症,立即手軟腳酸,臉色蒼白,據說,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

當然很多時候是被醫生吓的。其實癌症古已有之,隻是我們的叫法不一樣而已,如息贲、伏梁、乳岩、翻花等古今中醫病名,會腐爛化膿的,一般稱之為癰瘍;聚成為塊,按之不散的,一般稱之為癥積。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五)

和西醫不同,中醫從不認為這些是絕症。癰瘍多生于體表,托毒排膿,逐邪外出即可;癥積常生于體内,“養正積自除”,可以緩消之。

這是中醫曆久相傳之經驗,可經西醫取了個癌症的新名後,又成必死、不治之症了!

中醫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現在,癌的恐吓,已成為了一把立即可将病人精神意識摧垮的殺人刀。

據統計,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患有抑郁症,10%患有精神衰弱症,還有8%患有強迫症,這說明至少84%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惡性良性腫瘤專家何裕民說工作中遇到很多病人,他說沒查出癌症之前一切都好好的,當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身體反而一天不如一天。前幾年,我接診了一個上海著名中學的德育老師,患了胃病,3年間治療、護理的都不錯,年前去做複查,自我感覺良好,各項名額均正常。

但他去B超室檢查時,做B超的年輕醫師,一邊做一邊說“你這個病很容易複發轉移”。之後這位醫師在肝内發現了有異常回聲,就直截了當地告訴患者:“你肝内可能轉移了。”這位老師愣了一愣,一聲不響地走了。回到家後,沒過幾周就走了。其實,許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本身,而是被癌症吓死的。對這樣的事例,我們不禁反思,這檢查對癌症患者到底有沒有用?

一位為癌症患者進行深度咨詢的心理醫生講述自己的經曆:很多年前,一個被查出來罹患晚期胰腺癌,醫生預計隻能活半年的患者找到她哭訴,查出癌症的那天,這位患者一夜沒睡,第二天,之前還能系上的褲子就要松開一個扣子了,到了第三天竟然完全系不上了。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五)

這是這位心理醫生第一次知道,心理上的崩潰竟然會如此明顯地展現在病情上。

心理痛苦是第六項生命體征 早在1999年,美國國家癌症網絡(NCCN)就釋出了《NCCN癌症臨床指南:心理痛苦的管理》,研究并制定了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心理痛苦處理标準和臨床實踐指南。 2010年,國際惡性良性腫瘤心理協會(IPOS)更是将心理痛苦作為第六生命體征,與體溫、血壓、呼吸、脈搏同樣重要,并把心理痛苦的評估作為臨床護理路徑的正常項目。

所謂心理痛苦,是指由各種原因導緻的情緒體驗,包括心理(認知、行為、情感)、社會和/或精神體驗等方面,表現為脆弱、悲傷、害怕等情緒反應或抑郁、焦慮、恐懼、社會孤立感、精神危機等嚴重心理問題。心理痛苦會導緻治療效果欠佳,住院費用增加,降低患者生活品質甚至縮短患者壽命。

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宣稱癌症是慢性病,它和高血壓、糖尿病、心髒病一樣,是緩慢發生的過程。

美國也已公開承認了三法治癌的失敗,他們放棄這種錯誤療法後便開始了癌症是慢性病的宣傳。

而大陸于上世紀70年代,許多醫學專家到美國學習化療,回國後廣泛傳播這種治癌方法,至今仍然樂此不疲!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五)

于是便出現了這截然不同的一幕:美國放棄三法後,癌症死亡率不斷下降;大陸開展三法後,癌症死亡率不斷上升。但是我們依舊崇拜西方,相信“科學”。

《廣州日報》曾刊出一則《各科室為何特愛癌症病人》的報道:“明明是醫院治不好的病,但各個科室卻争着要。是各科室認為自己有能力治療嗎?但事實是誰也治不好,豈不可笑!

當然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癌症治療費用昂貴,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元。是以,癌症患者一直是各大醫院争相奪取的‘肥肉’,甚至醫院内部各科室之間也展開搶奪癌症病人的争鬥。其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掙錢。

癌症早發現、早治療,也許就是早死亡(五)

外科賺了錢,就把患者轉到化療科化療,然後再轉到放療科放療,等到這些科室的錢都賺夠了,再把病人扔到中醫科去。”真是細思極恐!

對于醫院來說,癌症是世界上唯一治死人不用負任何責任的疾病,不管是什麼癌症,上來就是慣用三把刀——手術切除、射線燒死、藥物殺死。

不管有沒有療效,醫院最終都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而患者沒有幾個能夠活下來的,可他們卻一點責任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