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脫胎”華東醫藥,搶“減肥神藥”首仿,上演同業競争?

作者: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馮堯

減重市場之龐大,引衆多藥企“競折腰”,與華東醫藥有着“隐秘”關系的IPO公司似乎要“拔得頭籌”。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今年一月剛申請IPO的九源基因遞交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吉優泰”上市申請獲得受理,這也是中國内地第一家申報上市的司美格魯肽生物仿制藥。

在業内看來,全球減肥藥巨頭諾和諾德在中國的司美格魯肽專利将于2026年到期,“吉優泰”的商業化苗頭勢必會對諾和諾德形成挑戰。同時,九源基因背後的華東醫藥也是國内減肥藥重要玩家,未來“内部人”如何競争,也将引起市場關注。

隻不過,九源基因過去業績難言樂觀,而其現金流也面臨持續承壓。在這一背景下,“羽翼尚未豐滿”的九源基因要“押注”減肥藥、與巨頭們針鋒相對競争,結果會如何猶未可知。

對諾和諾德形成挑戰?

在4月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顯示,九源基因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吉優泰”上市申請獲得受理,這也是中國内地第一家申報上市的司美格魯肽生物仿制藥,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

在此之前,國内的減肥藥市場幾乎是全球巨頭諾和諾德一家獨大。

諾和諾德目前共有三款司美格魯肽産品在售,分别是Ozempic(注射用降糖藥),Wegovy(注射用減重藥)和Rybelsus(口服降糖藥)。其中銷量最佳的藥物,莫過于馬斯克“帶貨”的Wegovy。

在2021年4月和今年1月,Ozempic和Rybelsus分别在中國獲批上市。諾和諾德透露,預計Wegovy今年将在中國獲批上市,這款産品最開始将以自費選擇為主,并且有數量限制。

由于全球減肥市場需求火爆,上述“減肥神藥”也給諾和諾德帶來了豐厚回報。

諾和諾德财報顯示,在2023年全年,Ozempic實作營收957.18億丹麥克朗;口服片劑Rybelsus銷售額達187.5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66%;而明星産品Wegovy更是一飛沖天,其銷售業績達313.43億丹麥克朗,同比增長407%。司美格魯肽三款産品合計在2023年為諾和諾德貢獻了1458.11億丹麥克朗。

此前,一衆國内藥企早已垂涎這一龐大市場,但諾和諾德此一直沒有對手。司美格魯肽的核心化合物專利“酰化的GLP-1化合物”要等到2026年3月20日到期,這也是國内GLP-1産品商業化最大的障礙。

直到華東醫藥對諾和諾德發起挑戰。

2021年6月,華東醫藥旗下的中美華東醫藥有限公司(中美華東)向國家知識産權局遞交了司美格魯肽核心專利的無效申請。2022年9月,原研司美格魯肽GLP-1化合物專利被國家知識産權局宣告全部無效,理由是諾和諾德“未公開司美格魯肽核心化合物的實驗結果資料”。

不過,按照諾和諾德方面說法,司美格魯肽專利仍懸而未決。

但這并不妨礙相關仿制藥廠商申報藥物上市審批。是以,國内首個仿制藥的出現,對于諾和諾德而言,将構成潛在挑戰。

脫胎于華東醫藥

此次申報“吉優泰”上市的九源基因又有何來頭?

九源基因并不是從減肥藥起家,該公司成立于1993年,專注于四大快速增長的治療領域,包括骨科、代謝疾病、惡性良性腫瘤及血液。目前,該公司圍繞上述治療領域建立了一個多元化的産品組合,包括8款已上市産品和超過10款在研産品。

在今年1月份,九源基因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值得關注的是,這家公司與向諾和諾德發起挑戰的華東醫藥有着“隐秘”關系。

從九源基因的管理層來看,這是一家有着深刻的華東醫藥烙印的公司。

目前,九源基因董事長兼總經理傅航便是一位“老華東人”。早在1988年,傅航進入華東醫藥前身杭州華東醫藥廠工作。自進廠算起,傅航在華東醫藥工作三十多年,曾擔任過華東醫藥綜合辦公室主任、董事及副總經理。自2014年起,傅航開始擔任九源基因總經理一職。

另外,不得不提九源基因的前董事李邦良,其有着華東醫藥“開山人”之稱。1992年,李邦良被任命為杭州華東醫藥廠廠長。次年,李邦良對杭州華東醫藥廠進行股份制改革,成立華東醫藥。那時起,李邦良擔任華東醫藥董事長一職長達27年,直至2019年6月卸任。

根據九源基因招股書描述,1993年,在李邦良的帶領下,中美華東與福士生物、台灣裕友建設、香港源裕投資共同設立九源基因。此後數年,經過多輪股權轉換和增資,福士生物、裕友建設、香港源裕投資等公司紛紛退出,唯中美華東留下。

在2023年8月,九源基因股權激勵平台杭州維泰将注冊資本7.82萬美元的股權轉讓予李邦良,以表揚其對公司增長和發展所作的貢獻,這份股份獎勵開支高達898.4萬元。

目前,中美華東持有九源基因21.06%股權,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李邦良為公司第十二大股東,持股1.17%。而李邦良妻子王志英間接持股的杭州華昇為九源基因第二大股東,持股16.25%,入股價格僅為0.21港元/股。

九源基因與華東醫藥的交集還展現在業務方面。自2011年起,九源基因與華東醫藥及其附屬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向其銷售醫藥産品、研發服務。

其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華東醫藥始終位列九源基因的前五大客戶之列,對華東醫藥各報告期貢獻收入的比例分别為7.4%、8.1%和9.9%。

九源基因也“投桃報李”,分别于2017年8月和2019年5月,先後将利拉魯肽糖尿病适應證、利拉魯肽肥胖症适應證的新藥技術轉讓給中美華東,合計獲得1.05億元的技術授權費。

此外,根據合同規定,利拉魯肽上市後的前6年中,中美華東需每年向九源基因支付3%銷售淨額的費用。2023年7月,中美華東開始銷售利拉魯肽産品,成為中國首個國産GLP-1減肥針。

國産版“減肥神藥”前路漫漫

如今,九源基因布局的為另一款GLP-1受體激動劑JY29-2,即為此次申報上市的“吉優泰”,是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該藥品以吉優泰作為品牌名稱的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以吉可親作為品牌名稱的用于治療肥胖症及超重。

在招股書中,九源基因也提及,吉優泰有潛力成為中國首款獲批商業化的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藥。該公司稱,2024年1月,JY29-2(吉可親)用于治療肥胖症及超重取得國家藥監局的IND準許。

不過,盡管有望在國産減肥藥賽道上“拔得頭籌”,但九源基因自身經營狀況卻難言樂觀。

招股書顯示,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分别實作營收13.07億元、11.25億元和10.22億元,上述三個報告期淨利潤分别為1.19億元、5986.7萬元和1.11億元。

其中,在2022年,公司營收利潤均出現下滑。其背後是多款藥品銷售額的全面下降。除核心産品骨優導外,公司已上市的産品還有五款惡性良性腫瘤藥品吉粒芬、吉巨芬、吉歐停、吉芙惟和吉坦蘇,以及兩款用于靜脈血栓栓塞症的血液藥品億喏佳、吉派林。

2022年吉歐停的收益暴跌72.4%,億喏佳、吉粒芬、吉巨芬、吉派林的收入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而吉芙惟、吉坦蘇因上市時間分别為2022年6和與2023年8月,尚未産生可比收入資料。

對此,九源基因解釋稱,2021年6月吉歐停中選第五批國家集采、2022年7月吉歐停中選第七批國家集采,被納入帶量采購計劃後,産品銷售量及銷售價格均有所下降。在2023年3月和11月,億喏佳和吉芙惟先後分别中選第八批、第九批國家集采,預計未來公司相關産品盈利能力将進一步下降。

在業績承壓的同時,九源基因的現金狀況也明顯承壓。在前述三個報告期内,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别為6753萬元、2256萬元及914萬元,持續減少。另外,其三個報告期末的現金分别為9483萬元、7154萬元和4938萬元。九源基因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現金餘額4938萬元,遠遠不能覆寫其短期借款1.5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九源基因還在IPO前還進行了一次分紅,派發股息1200萬元,分走了當年20%的淨利潤。

目前來看,九源基因似乎将希望押注在國産版“減肥神藥”上。不過,面對專利壁壘問題,九源基因稱,“除非有管轄權的法院最終裁定該專利無效,否則我們将無法在該專利到期之前将JY29-2(吉優泰)商業化。”

同時,該公司還表示,“由于中國的專利期延長制度相對較新,且其實施及诠釋仍在演變,我們無法排除諾和泰(諾和諾泰GLP-1藥品)等原研專利的到期日期被延長的可能性,這可能導緻我們在研産品吉優泰的計劃上市延遲。”

而且,其第一大股東中美華東背後的華東醫藥在研GLP-1産品中,除HDM1005注射液外,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HDM1002片已在中國和美國獲批臨床試驗,已獲得中國Ⅰa期臨床資料,中國Ⅰb期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預計于年内啟動Ⅱ期臨床。

目前看來,九源基因的國産版“減肥神藥”商業化,似乎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

編輯:艦長

稽核: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