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作者:河北新聞廣播

清明QING MING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清明之時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清明節氣因為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花盛開,自然界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點選下方圖檔

···

清明三候

春分後十五日,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是表征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一候桐始華

清明時節,陽氣旺盛,桐花開始綻放,象征着春天的到來和萬物的複蘇。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二候田鼠化為鹌

随着陽氣的逐漸增強,田鼠躲回洞穴,而喜愛陽光的鳥類開始活躍,這反映了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的自然現象。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三候虹始見

清明期間雨量增加,雷電活動頻繁,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這是陰陽交會之氣的表現,古人視之為祥瑞。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清明習俗

祭祀掃墓

清明掃墓,即為“墓祭”,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其習俗由來久遠。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蕩秋千

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的品質,至今為人們特别是兒童所喜愛。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踏青

清明時節春光明媚、草木吐綠,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清明節祭祖活動往往在郊外進行,人們把祭祖掃墓和郊遊踏青結合起來,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放風筝

放風筝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筝下或風穩拉線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筝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插柳

插柳是清明節的一種民間風俗,意在驅邪避兇。人們把新折的柳枝插在門楣、屋檐或帽子上,認為柳枝能辟邪保平安。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吃青團

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是清明節最有節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種清明節前後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進糯米粉裡,然後做成團子,因為做出的團子呈碧綠色,是以取名青團。

詩情話節氣 |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創意 :河北新聞廣播新媒體部

策劃統籌:安倩

設計制作:小馬

圖檔來源:千庫網

河北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