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比起4月3日的傳遞,2024年3月30日、3月31日,這會是雷軍印象更深刻的2個日期數字。

因為這2天,真正決定了小米SU7是爆款,還是遭遇退單,泯然衆人。周四上市,周五開始大定數與傳播不斷發酵,上市之後的第一個周末,是所有下定使用者到店驗證自己猜想,通過試駕決定是否真正鎖單的視窗期。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是以,4分鐘1萬台大定不可怕,27分鐘5萬台大定不可怕,24小時大定88898台,這都不可怕。因為,在這2個日子之前,經我們在北京的體驗店了解到銷售顧問們的成交資料,以及衆多網絡管道類部落客的爆料,米粉所帶來的消息,資料結果都是相同。即,大定轉化鎖單的比例,在30%。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當然,這之中也出現了衆多的風波。比如,雷軍重新對汽車行業中,多數車企對大定的解釋,進行了重新定義。以往,大定一詞,指的是相對小訂的購車确認。小訂指看好一輛車後,繳納500-2000元的意向金,如果不滿意随時可退,如果确認購車,則繳納5000元以上的确定金,最終最多有72小時的猶豫期,猶豫期過後,完成鎖單再進行車輛的排産。

而雷軍和小米汽車所說的大定,是繳納5000元意向金之後,有7天的猶豫期。不過,一旦進行了鎖單操作,不管是誤觸還是真正确認,車輛的定金都無法退還。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随着周末的2天時間過去,對雷軍來說,好消息是,小米的鎖單轉化率從工作日的30%,一路向上蹿升至40%以上。而随着小米的銷量攀升,包括極氪、特斯拉、小鵬等明面競争對手的客流量和銷量開始受到影響,于是商戰開始,極氪007指導價下探2萬元推出指導價20.99萬元的後驅增強版,标配了價值2萬元的2個套裝,配置上多出了AR-HUD、15.05英寸OLED中控屏、前排座椅通風/按摩等,卡住了小米SU7的軟肋。小鵬G9最近全系最高降2萬元,選裝折扣8000元。而比較讓消費市場費解的是,4月1日開始,AITO問界M7開始了2萬元的官降,這并不是因為感受到了小米SU7對它的銷量争搶,而是盯住了退訂小米SU7的幾萬人客群,想通過擴大優惠,拉入自己的銷量數字裡。

華為和小米兩家老對手之間的PK,也從手機圈來到汽車圈,從之前的暗戰,變為明戰。

造車第一戰,小米比華為更漂亮?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如今,在小米汽車熱門新聞的評論區裡,必有華為元素出現,對小米SU7針砭缺點,而在問界、智界的熱門新聞評論區裡,也一樣充斥着高比例的評論,帶着小米更好的節奏。手機圈當年的種種樣貌,在汽車圈裡實作了超過1:1的複制。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評論區裡的輿論戰,很明顯的分成2個主流派系,一種是正常的好評流,屬于購物軟體裡最常見的那種一眼假支援,另一種是愛國流或者智駕流,支援華為5G手機的、支援華為研發能力的、支援華為NCA無圖智能駕駛能力的。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總之,評論區裡能提供的有效資訊越來越少,一如智能手機、智能平闆多年來的評論區那樣。另外,事件還有進一步的反轉,小米在進軍汽車領域後,顯示出了比當年華為問界、智界更加兇猛的狀态,小米SU7上市至今的幾天裡,大量同價位競品車型的直播間被小米攻占,登上熱搜。

不同認知的消費群體,在不同的宣傳裡,形成不同認知。終端銷量裡,也快速顯示出不同的發酵結果。而打來打去,多數品牌承受壓力,多數品牌銷量被搶奪,隻有少數做出了反擊。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001和007都沒有優惠,價格其實比較到位了,現在007官降2萬以後的新款是絕對主力。”小米SU7上市之後,極氪确實承受了不小的壓力。3月初上市的2024款極氪001,指導價26.9-32.9萬元,和小米SU7價格針尖對麥芒的隻有29.9萬元的ME版,再加上産品力和熱度不錯,影響不大。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極氪007初期受到的影響不小,不過4月1日上市20.99萬元的後驅增強版扳回一城。在北京西紅門彙聚商超店裡,新款極氪007上市後的2天,單店訂單已經收到20台,有部分是從老客戶裡進行的轉化,而有部分則是看完小米SU7低配後不算滿意,最後在斜對面的極氪店完成了下單。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特斯拉。雷軍的全場釋出會無數次的CUE了Model 3,最後各種對比之下的結論是,比特斯拉便宜3萬,續航更好、配置更高、智能更好等。毫無疑問,這轉化到了銷量之中。進入4月,Model 3收緊了贈送車漆的活動,相當于貴了8000元。而因為小米SU7的上市,Model 3的銷量則有了高比例的下滑。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單店來看,Model Y和Model 3目前的訂單比例在3:1左右,而今年1-2月,自Model 3煥新版上市之後,這個比例長期處在3:2左右。另,進一步參考到4月初特斯拉最新釋出全球銷量後,銷量遭遇近4年來首次崩盤,股價迎來大跌。其被指出的典型問題就包括,之前特斯拉主動發起價格戰,但如今卻變成了畏懼價格戰。

截止目前,Model 3煥新版的成本和價格遲遲沒有完成下探,遠高于老款當時的表現。Model Y的煥新版則短期内不會登陸市場。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AITO問界M7的優惠幅度,從3月的全國贈送權益,直接在4月切換到直接優惠1-2萬元。在目前全國的鴻蒙智行4S店,聊優惠資訊,銷售顧問會十分抵觸。但提及小米SU7時,他們總會去詢問,如果不考慮小米,對問界M7的意向如何。

在幾萬個持币待購的人群裡,吸引一批,來購買問界M7,這是華為忽然給到優惠政策的核心。

從衆的話題不用讨論,新車終端銷量的快速增長,從燃油時代到如今的新能源,每每總能引發滾雪球效應。即,越賣越火,2023年的問界M7如此,Model 3和Model Y當年如此,比亞迪秦、比亞迪宋的冠軍版、榮耀版如此,眼前的小米SU7也大體如此。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和其他消費市場一樣,汽車也講求成王敗寇,盡管幾大汽車銷售管道部落客的小米SU7戰報都一緻的指向了退訂率40%,但大基數之下,它的首戰所取得的成績,實打實的超過了華為已是不争的事實。

但,事情總分兩面,一面是雷軍初戰告捷,拿下了比它人更好的成績,另一面則是挑戰,沒能特别好的完成普世性破圈,購買使用者年齡圈層站住了25-35萬元比較核心的米粉年輕群體。

站在汽車和消費的行業角度看,小米不如華為?

那麼,從普世性角度來看,進入汽車第一個成名戰,小米與華為兩家相比,其實華為相對更優。

2022年7月4日,懸挂AITO問界車标的問界M7上市,售價區間31.98-37.98萬元,宣傳亮點口徑是“舒适度超過百萬元級豪車”,後續官宣成績為4小時2萬訂單。

次月,AITO問界首次單月傳遞量破1萬,又過去2個月後,大量搶奪訂單,最終逼迫當年30萬元細分市場SUV銷量冠軍理想ONE停産。而相比小米而言,華為的開局悲劇色彩更濃,2021年4-11月的時間裡,華為HI模式在賽力斯的試水産品SF5(一定程度上是問界M7的前身車型)累計銷量僅7000台,且盡管有華為賦能,車機卻卡到懷疑人生。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不過,截至目前,華為在汽車圈内卻成功的完成了更多年齡層的拓圈。2023年開始,華為熱度比較高的幾款汽車産品裡,按上市時間排序,人群畫像分别如下:

1.問界M7,年齡30-50歲左右,男性比例80%,地區為全國,華為粉絲比例較高;

2.智界S7,年齡25-40歲左右,男性比例70%,地區涉及一二線城市與南方多城市,華為粉絲比較不高;

3.問界M9,年齡40-55歲左右,男性比例90%,地區為全國,華為粉絲比例适中。

盡管智界S7因産能、管道試駕車不足等原因沒有銷量爆紅,但問界和智界,共同完成了25-55歲最主力中高收入人群的覆寫。主力銷售地區呈現出一二線為主,并逐漸覆寫紅遍全國的趨勢。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汽車業務因手機業務翻紅而崛起,不過後續其确實完成了破圈。公開調研資料顯示,華為手機的客群特征為,60%以上為男性,70%以上年齡在25-45歲,50%以上月收入超過1萬元,同時身居一二線城市。

簡言之,華為除了在汽車闆塊拿下了自己該有的多數基本盤之外,還成功的破了更高收入,且年齡大于50歲的多金群體。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小米當今也基本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盤,消費群體在店端呈現出的特征是,年齡在25-35歲,對汽車有一定了解,米粉比例極高,且女性使用者的占比不低。這意味着,小米SU7比較優秀的拿下了米粉群體中的基本盤。不過,這也意味着,手機領域的相關認知,可能會傳遞至汽車消費。

比如,“用小米的沒什麼錢,用華為的是有錢人。”在手機圈,小米确實比較好的掌握了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從财報上看,2023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6億台,智能手機業務收入達人民币1575億元,官方資料裡,在中國市場的平均手機售價增長了19%,創曆史新高,不過折算下來其智能手機業務的均價剛剛接近1100元人民币。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市場分層上,在中國4000-6000元價位段,小米市場佔有率16.9%,3000元以上市場,小米市場佔有率20%。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确實會慢慢改變,但在現狀之下,小米在手機業務的基本盤并沒有明顯變化。意味着跨界到汽車方面的消費認知,至少僅通過SU7一款車,也不會快速變化。

當然,手機業務全世界包括蘋果在内的,其實已經都遇上了玻璃天花闆。想給品牌找未來的發展空間和認知變化,這自然也是雷軍,乃至李斌、李想、何小鵬、餘承東等造車的出發點。關于雷軍,破圈的機會和華為一樣,在第二款車身上。小米SU7上市之後,第二款車型的消息也已逐漸放出,将是SUV,動力形式沒有确定。

優惠2萬為了搶小米退訂,造車第一戰,小米不如華為?

而按照小米汽車在2023年開始的招聘資訊,以及市場如今的銷量趨勢不難看出,雷軍帶來插混或者是增程技術的SUV,其實并不讓人十分意外。AITO問界和理想已經分别排在了新能源月銷榜單第二第三的位置,插混為主純電為輔的比亞迪單月銷量已經超過30萬台,以及從吉利再到長安,再到新勢力裡的零跑和哪吒都在技術端開始相容或轉向增程,消費者需要什麼,答案很清晰。

寫在最後:

機會自然是有的,不過擺在雷軍面前的難題也繼續存在。因為在目前的市場裡,消費者站隊情緒很嚴重,不止是燃油車和新能源的PK,而是燃油、增程、插混、純電之間的争鬥。具體的鄙視鍊是,增程鄙視插混,插混鄙視純電,純電鄙視燃油。

要知道,現狀裡,還沒有一家車企能同時做好兩種不同動力組合的同款車型。理想的MEGA銷量未達預期後,消費者的認知結論是,還是好好造增程吧;即便是如今風頭最盛的華為,同時提供純電和增程的問界M5,不溫不火,手握大量訂單創造中國品牌豪華車銷量新高的問界M9,增程與純電的銷量占比在9:1。

第二款SUV,雷軍要繼續做主打年輕的運動性,還是像華為和理想一樣擁抱增程,或者是像蔚來或者小鵬那樣,堅持隻做純電。

不同的選擇,可預期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是以,初步站穩了的小米,一切隻是剛剛開始。汽車脈絡太長了,包括風頭正盛的華為也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