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記者寒冰報道 中超賽罷3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境不在球場内,而是在看台上。新賽季前3輪觀衆總數51.76萬,比去年同期淨增3.2萬。場均觀衆21566人,比去年同期增長6.5%。要知道,這可是在中超“票房之王”新工體前3輪沒有比賽的前提下獲得的資料!

新賽季中超票房的爆發遍布全國:成都蓉城前3輪2個主場比賽觀衆都在4萬以上,第2輪山東泰山對北京國安主場觀衆4.84萬,是前3輪單場最高,也是山東泰山主場觀衆人數自有統計以來最高紀錄。回到杭州黃龍體育場的浙江隊,第2輪觀衆達3.2萬,創隊史中超最高主場上座率。前3輪主場觀衆超過2萬觀衆的比賽多達13場,達到這個資料的俱樂部,除了上述3家還有天津津門虎、上海申花、上海海港、青島海牛、南通支雲5家。

橫向對比,本賽季前4輪K1聯賽觀衆人數創2018年以來新高。但24場比賽觀衆總數34.18萬,隻有中超前3輪24場比賽的66%。J1聯賽前3輪30場比賽觀衆61.87萬,場均觀衆20624人,比中超少了近1400人。J1聯賽前3輪30場比賽隻有15場觀衆超過2萬,中超24場就有13場超過2萬。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而在即将開始的聯賽第4輪,國安将回歸工體迎來新賽季主場首秀——中超“票房之王”的魔力令人咋舌:4月5日第4輪北京國安新賽季首個主場比賽,開售不到半小時所有散票售罄,本賽季2.7萬張年票亦早早售罄。中超觀衆人數随着中超“票房之王”加入,第4輪必将有更大幅度飙升。僅從場均觀衆人數而言,中超是當之無愧的“亞洲第一聯賽”。

中超票房持續複蘇,對球迷、俱樂部乃至所在城市的經濟而言,都是令人振奮的利好。中超票房火爆,既是球迷向心儀主隊釋放熱情的結果,也讓俱樂部看到回歸大衆、紮根社群的巨大回報。中超賽事因人氣爆棚成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嘉年華”,圍繞中超俱樂部主場的商業活力也會被充分開發,形成三赢局面。中國職業足球進入2024年度,更實在更立體的“主場”,成為了俱樂部、球迷以及所在城市的剛需。

為何新賽季中超票房如此火爆?球迷角度而言,觀看比賽本身就是沉浸式感受歸屬感的身體力行。而大多數中超俱樂部都在人口上千萬或數百萬的一線超巨城市或二線超大城市,一場可讓數萬人入場觀看的中超比賽,本身就是難得的頂級大衆體娛活動。相比主角、時間不确定的演唱會等其他大型文體活動,中超比賽天然優勢就是定期且擁有穩定球迷群體。主場比賽對球迷而言,也就是定期且穩定的情感釋放活動。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從俱樂部角度而言,本賽季中超版權費1.5億,冠名費1.2億,但分攤到每家俱樂部收益不會超過1500萬。商業贊助收入非常有限情況下,票房就成為俱樂部最穩定的收益。而且,因為上座率的爆發還非常可觀。據估計,本賽季北京國安票房收入可達8000萬-1億人民币,這還是在新工體并沒有開放全部容量前提下。中超其他上座率穩定的俱樂部如成都蓉城、山東泰山、天津津門虎、上海申花、青島海牛等,賽季票房收入同樣都能達到數千萬人民币量級。

求生存求發展的背景下,本賽季中超俱樂部幾乎都在與球迷積極互動,吸引球迷進場。全靠母公司“輸血”的時代終将過去,真正融入大衆,紮根城市社群,才是俱樂部生存的根基和土壤。球迷與俱樂部之間的這種“雙向奔赴”,是中超從低谷複興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足球産業和都市圈經濟角度而言,中超票房的火爆,同樣讓歐美發達職業聯賽的“比賽日經濟”模式,可以成為中國足球産業和都市圈經濟的新增長點。以俱樂部主場為圓心,輻射周邊乃至更遠距離的地區,定期産生穩定的消費通道和商圈。比賽日經濟可以影響的産業不僅涉及俱樂部周邊産品、餐飲娛樂和旅遊,還能形成代際相傳的足球文化和球迷群體——而這些,就是對俱樂部和城市經濟都有長期利好的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值得俱樂部珍惜,也值得所在城市愛惜。

中超票房持續火爆的背後,足球産業可持續推動力的覺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