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詐騙分子會通過網絡平台或拉攏本地人員聯系到你們,盯準你們服務客戶的心理,提出個性需求,如定制‘鮮花+現金’禮盒、‘特殊要求’蛋糕等訂單,并及時将‘預付款’打入你們的銀行卡賬戶内,又通過你們取出現金,其實,你們收到的錢很有可能是詐騙‘贓款’……”針對這種“洗錢”手段,連日來,普洱市警察局思茅分局積極開展宣傳,提醒商家警惕不合常情的訂單,避免成為“洗錢”工具。
“大家要警惕特殊‘訂單’背後,是詐騙分子‘洗錢’的不法勾當。”宣傳中,民警輔警深入轄區各花店、蛋糕店、金銀首飾店,采用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講解宣傳形式,結合身邊的真實案例,向負責人和員工詳細講解了詐騙分子使用的各種套路手段,提醒商戶在遇到類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時,不妨多個心眼,謹慎接收網絡訂單和大額線下訂單,避免成為“洗錢幫兇”,遠離禍端,并現場指導新入職員工下載下傳安裝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同時,動員大家要積極向同行、親朋好友進行宣傳,切實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接下來,思茅公安将繼續結合轄區實際,緊緊圍繞“防範為先、打防并舉”的原則,開展形式多樣的反詐宣傳教育, 提高群衆自我防騙意識和能力,形成共打共防的銅牆鐵壁。
全國已有多家花店、蛋糕店等中招
據統計
近兩年通過此類手法洗錢的案例
屢見不鮮
江蘇一花店老闆茆女士
收到一個訂單
要求制作一個52000元現金鮮花禮盒
用于向女友求婚
相同的套路
對方向茆女士轉賬後
讓茆女士取錢制作
就在花束送到顧客手上
一小時不到
茆女士收到
銀行卡被當機的消息
經警方核實
茆女士收到用于制作現金花束的資金
實際上是涉嫌詐騙犯罪的贓款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别以為隻有花束
陝西榆林
一蛋糕店老闆趙先生
收到了一條好友申請
該顧客聲稱
自己和妻子的結婚紀念日将至
希望定制一款蛋糕
将3.5萬元現金放入蛋糕中
(趙先生與該網友的聊天記錄)
趙先生将“定制”的蛋糕
交給買家後
還以為接了一筆“大單”
沒想到第二天
他的銀行卡就因
涉詐資金的流入被當機
警方提示
一是廣大商戶要謹慎接收網絡訂單和大額線下訂單,規範收款流程,拒絕來曆不明的貨款,盡量通過對公轉賬,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二是不要随意提供自己的銀行賬戶或收款二維碼過賬,莫因一時的小利,成為詐騙分子“洗錢”的工具。
三是個體商戶若發現銀行賬戶出現異常狀況,應第一時間到銀行卡開戶行查明原因,如被警方依法處置,請積極收集交易資料配合警方調查處置。
(來源:思茅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