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壩州松潘縣:駐村更“助村” 傾心幫扶促振興

作者:源點新聞

“來村裡,我們就要切實擔當起強一方、富一方、美一方、穩一方的使命。”

“要做好駐村第一書記,必須融入村裡,與鄉親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阿壩州松潘縣:駐村更“助村” 傾心幫扶促振興

2023年8月以來,松潘縣委組織部先後向56個脫貧村、鄉村振興重點村選派158名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他們投身鄉村振興主戰場,紮實駐村開展幫扶工作,時刻緊盯群衆“急難愁盼”,從“駐村人”向“助村人”轉變,全力以赴解群衆之所憂、纾群衆之所困,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回群衆的幸福指數。

阿壩州松潘縣:駐村更“助村” 傾心幫扶促振興

用心為民辦實事。今年,是松潘縣十裡回族鄉火燒屯村第一書記蒙穎智駐村的第三個年頭了,作為年輕幹部,擔任第一書記還是頭一回,放眼望去,一切都是陌生的,為了盡快熟悉村情,在包村幹部的帶領下,她和工作隊的同僚們深入每家每戶中訪寒問暖。由于火燒屯村以往分組較為混亂,同一個組的成員可能在村頭、村尾均有分布,很不利于平時工作的開展,是以,蒙穎智駐村的第一件事便是統籌村民小組重新分組。她請人拍攝并繪制了火燒屯村住房分布平面圖,同時,根據平時工作開展的重點,制作了詳細表格,按照群衆住房分布,逐戶入戶走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通過一次次的深入走訪,我們才能真正全面傾聽百姓心聲和問題,把好事辦得更好、實事辦得更實,讓群衆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蒙穎智說。

阿壩州松潘縣:駐村更“助村” 傾心幫扶促振興

真抓實幹謀發展。如何為鄉村培養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這是駐村工作隊日常工作中思考的重要内容。“要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支部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蒙穎智狠抓支部建設,常态化組織開展“碑園緬懷先烈黨史學習活動”“塔坪山追憶紅色足迹”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以建強村黨支部為抓手,發展鄉村旅遊經濟,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通過采取“支部+公司+農戶+基地”發展模式,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投資1100餘萬元打造集停車休息、旅遊咨詢、餐飲、特色農牧産品及旅遊休閑食品銷售、新能源汽車充電等服務功能于一體的民族特色“十裡拾光服務區”,2022年收益達37萬元,戶均分紅1100餘元,并将部分資金用于“日間托老”的養老服務,設立專項獎學金。火燒屯村被評為2021年度省鄉村振興幫扶優秀村、州鄉村振興示範村,2022年度阿壩州三家園示範村。

阿壩州松潘縣:駐村更“助村” 傾心幫扶促振興

推動環境優美化。“自從駐村幹部們來了村上,帶着群衆收運垃圾、整治環境衛生,還美化了庭院環境,打造庭院經濟,不僅村子變得越來越漂亮,大家的錢包也是越來越鼓了。”火燒屯群衆馬大爺感歎道。通過前期大量走訪了解到的資訊,蒙穎智帶領駐村工作隊制定了詳細的村莊庭院梳理方案,動員群衆拆除有礙觀瞻構築物,同時開展牆體改造、洗滌設施與畜禽養殖整治等行動,使庭院内外與周邊景緻、環境協調一緻。駐村工作隊還購買三千餘元的月季花苗、劍蘭種、百日草、蜀葵等适宜在松潘栽種的花種子免費發放給村民,并組織廣大群衆積極投身到生态宜居村的建設中,引領“庭院美、家庭美、村莊美”的美麗風尚,把“小庭院”打造成“小景點”,借助川青鐵路開通的東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讓各族群衆腰包鼓起來,生活水準逐漸提高。

蘇玥 西南商報源點新聞記者 高明山 張俊華(中共松潘縣委組織部供稿)

編輯丨張天一 責編丨陶岚 馮丹

校對丨王林馨 稽核丨李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