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上市就破産?柔宇科技讓段子成了現實,曾經估值超500億

不上市就破産?柔宇科技讓段子成了現實,曾經估值超500億

3月29日,曾經估值超500億的“獨角獸”企業柔宇科技已被申請破産審查。

據天眼查,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産審查案件,申請人分别為自然人張某、王某某、郭某某。

對此,柔宇創始人劉自鴻回應媒體采訪時稱,“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

天眼查顯示,自2012年成立以來,柔宇在一級市場先後完成了13輪融資,而參與的機構陣容也相當強大,包括中信資本、深創投、IDG資本、松禾資本、工銀投資、中國銀行、平安銀行以及越秀産業資本等一系列各種屬性的投資平台。

不上市就破産?柔宇科技讓段子成了現實,曾經估值超500億

2020年12月31日,柔宇科技釋出招股書,沖刺科創闆,計劃募資144億元,整體估值577億元。從當時其遞交的招股書可以看到,中信資本是僅次于劉自鴻的第二大股東,持有柔宇6.05%的股份。

2021年1月31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了最新一批受理的科創闆及創業闆企業抽檢名單,柔宇和其餘19家企業被抽中。2021年2月9日,柔宇和保薦人中信證券主動撤回了上市申請檔案。

不上市就破産?柔宇科技讓段子成了現實,曾經估值超500億

彼時,柔宇科技表示,基于公司股東存在直接層面的“三類股東”等适格性的情況尚待進一步論證,考慮到公司發展戰略,決定暫緩本次科創闆上市申請。這一決定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産、經營構成重大影響。

不過,2021年IPO受阻後,柔宇資金鍊越繃越緊。2021年11月底,柔宇首次大規模暫停發薪。自2022年以來,藍色光标、昆山鐳泰克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柔宇的供應商紛紛将其告上法庭,索要服務賬款。

2022年4月,中央财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曾公開呼籲“拯救柔宇”,其于2020年6月開始擔任柔宇的獨立董事。她在相關文章中表示,柔宇科技已經出現資金短缺,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短缺,幫助柔宇科技引進戰略投資者,以便開拓大陸柔性技術的應用市場。

該文還細數了柔宇的資金情況,稱柔宇在2012年創立到2021年近10年間,獲得股權投資約61.97億元,債權融資約36.53億元,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7.17億元,現金流入合計116.28億元。

不上市就破産?柔宇科技讓段子成了現實,曾經估值超500億

對于柔宇的失敗,投資機構此前亦曾有過一些表态。

有其中一家主要參投機構的相關人士表示,柔宇整體而言技術過關,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創始人市場判斷失誤,導緻商業化道路一直沒走通,沒法自我造血,最後資金亂斷裂。

據媒體報道,深創投高管曾在接受采訪時亦表達過反思,“柔宇對路線和模式的取舍以及在發展的時序上做了一些錯誤的選擇。他們雖然在專業上有足夠的能力,但對産業發展的模式方向,對具體的技術路線取舍,依然存在一些認識上的不足,這是核心。”

上述另一重要機構股東的投資人士則表示,柔宇自身的産品存在問題。“柔宇用一個好的概念融了不少錢,但創始人并沒有利用好這些資金認真做企業、做産品,習慣了大手大腳地燒錢,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

(來源:時間财經綜合天眼查、科創闆日報、北京商報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