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作者:永不消逝的電波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作 者 | 亓衛卿、羅滔、魏鏡洋

在川渝大地上的一個山溝裡,地處深山、交通不便,這裡的連隊官兵平時手機使用也并不友善。

“哇這期戰報我登上頭版頭條了”“你的稿子寫的也很不錯啊”……近日,一份記錄着官兵日常點滴的報紙,引來了大夥兒的熱評,誰的稿子上了頭條,誰的事迹得到了報道,誰的這周表現好。

這份不經意間火出圈的報紙,仿佛是一種特殊的“朋友圈”,一度成為了深山官兵閑暇之餘,樂此不疲讨論唠嗑的熱搜話題。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戰報創辦于2023年夏天,當時連隊的宣傳骨幹張雷,看到連隊正規化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時,覺得應該把這些變化記錄下來,打造出屬于連隊的特色,讓官兵們更好傳承“紮根山溝、無私奉獻”的内涵精神。用什麼記錄呢?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在張雷的心裡,呼之不去。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一天上午,張雷在圖書室看着《解放軍報》,看着看着,突然靈光一閃:“對啊,報紙,可以創作一個連隊自己的報紙啊。”萌生出這個想法後,張雷當即找到連隊指導員羅滔彙報,“創辦一份我們自己的報紙,不僅可以激發同志們練兵備戰的熱情,也能很好記錄大家的成長進步,放手去幹。”指導員肯定道。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指導員的支援,猶如一劑強心針,給足了張雷信心,随後,他就找來幾個人,開始創作起來。

創刊之初,遇到了不少困難,因為圖檔處理、文字排版等方面沒有任何基礎,一切隻能靠自己鑽研摸索,幾個人不懂的就查閱資料,模仿各大報紙的式樣,一次又一次實驗……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報紙版面設計好了,名字如何取呢?連隊召開會議集體讨論,“尖兵戰報”“山底洞人”“霧都金盾”等一個個題目讓人眼花缭亂,不知道選擇哪一個,“我們堅守在深山老林裡面,更要人人當先鋒,鑄盾先鋒報怎麼樣?”有官兵提議道,最終,這個題目憑借簡短的語言和深刻的寓意脫穎而出,得到了大家的一緻認可。

星光不問趕路人,在大家的努力下,連隊的《鑄盾先鋒報》終于問世了。

在一次總結過程中,羅滔發現,報紙上面,基本都是新聞報道員的稿件,其他的官兵參與度卻不高,如何激發大家的投稿積極性呢?他就與張雷商議,關鍵點在于提高大家的主人翁意識和成就感,輪流擔任報紙編輯,讓每個人都參與投稿編稿中去。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核對編輯報紙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很多人看到自己的稿件登上了報紙,自己編輯的報紙發到了戰友們手中,投稿的積極性一下子就上來了,有的戰友為了更容易上稿,一到休息時間就去圖書室讀報,争取早日在連隊報紙上大展身手。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此外,戰報還将當月突出的優秀個人、先進事迹、優秀攝影作品等進行刊登,闆塊越來越新穎,在青春勵志文學、每月先進典型、龍虎榜、書香班排等十幾個闆塊上,幾乎涵蓋了連隊建設的方方面面,戰報也逐漸成為了官兵學習進步的好載體、好平台。

談及戰報的創作,指導員羅滔深有感觸地表示,“戰報的創辦,雖然版面不多,卻能把官兵們的心緊緊的連起來,大家練兵備戰的信心更足了,以隊為家的主人翁意識越來越強了。”

山溝溝連隊辦報紙,出色也“出圈”

列兵雷曉剛剛下連的時候很迷茫,不曉得自己目标是什麼,宿舍裡一份小報吸引了他的注意,班長告訴他這是連隊自己創辦的戰報,于是他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看着身邊戰友成長進步的故事,看着龍虎榜上的一張張照片,一個個成才進步的身邊故事,讓他找到了前進的動力,從那天起他幹勁十足、刻苦訓練,通過自己努力成為了當月的先進個人。用他的話來說:“是戰報給了我前進的目标和力量。”

張雷對小編分享道,這份報紙不單單是記錄連隊官兵難忘的軍旅生活,更多的是一份情懷,他将繼續把報紙傳承下去。不管連隊換了多少茬人,這份回憶永遠會镌刻在連史上,因為這是他們曾經奮鬥過的青春!

編 審 | 張大鵬

主 編 | 陳一凡

校 對 | 張修山

編 輯 | 竹 官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投稿電話 | 010-66-89605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