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說到GoPro這個名字,即便是那些不喜歡出門的數位愛好者,應該也不會感到陌生。

作為可能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運動相機品牌,GoPro曾無處不在,從雙闆滑雪到越野單車,從極限沖浪到其他戶外運動,GoPro曾一度撐起了極限運動的半壁江山,成為了這些充滿腎上腺素的運動項目的代名詞,甚至一度出現了「沒有GoPro,你還拍什麼Vlog」這樣的說法。除了戶外場景外,在一些專業影視場景,GoPro身影也曾無處不在,就連雷科技旗下的視訊團隊,也配置了GoPro來拍攝駕駛、運動等特别場景。

不過如今的GoPro,過得可能遠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滋潤。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WSJ)

近日,運動相機廠商GoPro在送出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檔案中披露,公司計劃将全球員勞工數裁減約4%,預計從目前的930人規模削減至870人左右,業務重組預計将産生約750萬美元總成本,但是這次裁員預計會在未來帶來比較可觀的成本縮減。

從2016年巅峰期的1500+員工,到今天希望能縮減至870+員工,運動相機一哥的員工規模在八年時間裡整整縮水了一半。

一方面,我們可以認為這是GoPro“精益管理”能力的展現,如此知名的品牌隻有幾百名員工,這是一種能力。但另一方面,不斷裁員也表明GoPro“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那麼,是什麼造就了如此難以掩蓋的頹勢,讓GoPro從他們自己想象中的英雄(其最知名的産品系列名為Hero),變成了為美化财務資料不斷裁員的凡人呢?

昔日一哥,日子也不好過?

要說GoPro曾經定義了運動相機,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會反對。

根據Wikipedia介紹,GoPro公司由尼克.伍德曼在2002年成立的。當時的他因為首家初創公司Funbug的倒閉而悶悶不樂,是以決定前往澳洲和印度尼西亞進行五個月的沖浪之旅,在消解郁悶情緒的同時,也把這當做自己向年輕時代告别的最後一次冒險。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WIKIPEDIA)

正是在這次沖浪之旅中,伍德曼産生了對GoPro最初的設想。當時的攝影機普遍很大很重,即便是相對小巧的DV也沒辦法滿足伍德曼對POV拍攝沖浪視訊的要求,他心想,「如果我能把相機的尺寸盡量縮小,然後用一條精巧的腕帶把相機固定在手腕上,不就可以拍攝完美的沖浪過程了嗎」。

在這個設想的推動下,伍德曼在當年成立GoPro公司,取「成為Pro運動員」之意。

兩年之後,GoPro研制的第一款運動相機Hero 35mm相機正式誕生了。

最初的GoPro,實際上是一款非常粗糙的産品,它使用了來自神秘東方的35mm膠卷ODM相機,并加上了伍德曼自己設計的防水殼與電池。但就是這麼粗糙的産品,卻為一衆極限運動愛好者打開了全新的視野,也促使了我們今天稱之為Vlog的視訊品類的誕生。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PeatPixel)

在随後數年裡,GoPro始終在運動相機這個方向上耕耘。2006年,初代Digital Hero帶來了最高10秒240P視訊錄制;2008年,GoPro推出了第一款搭載170°廣角鏡頭的Wide Hero,并于次年開始在Youtube上做營銷推廣,讓一衆極限運動明星拍攝的酷炫視訊成為了最好的宣傳廣告。

精準的産品定位、合适的宣發途徑,共同促成了二十一世紀前十年最有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到2014年,GoPro已然成了運動相機的代名詞。當時GoPro公司的市值曾一度高達130億美元,前三個月股價就飙升了140%,俨然成為了整個矽谷乃至整個科技行業的新星。

然後,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在GoPro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将會成為下一個蘋果的時候,意外還是發生了。

對手雲集,市場競争日趨激烈

自2015年以來,GoPro可以說是一路陷入陰霾,且一直沒翻身。

出現這個問題,有三層的原因。

首先是産品定位問題。為了應對競争危機,GoPro一度祭出機海戰術,不僅讓消費者在當時變得非常困惑,而且其中主打中低端的甚至連螢幕都砍了,是以慘遭整個網際網路的吐槽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GoPro)

其次是業務轉型失利。網際網路公司市盈率高,硬體相反,是以很多公司上市後會強化網際網路服務、内容等非硬體業務的價值,GoPro也不例外,但它真的被自己拿去吸引股民的「内容業務」前景所吸引,在一年内将公司規模擴招至1500人。然而這1500人不僅沒能帶來内容業務上的擴充,反而給GoPro自身業績帶來沉重負擔,并讓GoPro出現IPO以來的業績虧損。與此同時,當GoPro大力發展”内容業務”時,它也無法再聚焦産品,産品創新步伐跟不上市場需求,給對手留下大量可乘之機。

最重要的是,運動相機的火熱,自然而然地帶來了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除了知名企業索尼、HTC和小米以外,知名國産運動相機品牌影石Insta360也在同年誕生,後來者的産品更好用或者差不多好用,價格更低,比如當時小蟻運動相機的售價僅499元,而屢遭吐槽的GoPro Hero4 Session居然要399美元。競品往往能以1/3不到的價錢實作80%以上的功能。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小蟻)

盡管後續Hero 6憑借着自研晶片GP1,一度成功挽回了不少品牌聲譽,但是GoPro在其他領域投資的接連失敗和在Hero 7、Hero 8等疊代産品上的原地踏步,終究還是讓他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與此同時,國産運動相機正在飛速崛起,影石Insta360在2016年釋出了「Insta360 Nano」,借自身獨特的360度全景視訊拍攝,以及與手機直連進行拍攝的軟體功能,在成功降低了消費者的使用門檻,又避開了GoPro所在的細分賽道,成功培養了一批獨特的産品閱聽人。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影石)

2019年,大疆創新也進入了運動相機領域,于同年5月釋出了首款運動相機「DJI Osmo Action」。憑借着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的口碑和熱度,以及在定價上的優勢,這款産品也是一經推出便成功脫銷,為運動相機市場注入了更多的有生力量。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大疆)

如今,就在GoPro的新品——GoPro Hero12 Black依然還在配置上硬擠牙膏的時候,Osmo Action4已經用上了更強的360°防抖和出色的夜拍功能,而Insta360 AcePro則與徕卡聯名,用上了GoPro使用者饞了好些年的一英寸傳感器,可以是國産廠商在産品上已經和GoPro站在同一梯隊,甚至一定程度超越GoPro了。

GoPro遭遇危機,都怪中國廠商太猛了?

如今看來,GoPro的危機幾乎是注定的。

産品上的戰略短視、業務上的急功近利,讓GoPro早早失去了自己的先發優勢,不僅新的領域沒有擴充出來,自己的核心業務也受到了影響,當年為了擴張招進來的人直到今天依然沒有裁完,可謂是一個決策失誤導緻的巨大危機。

但是GoPro的危機,并不意味着整個市場的危機。根據市場機構調查,2023年國内運動相機市場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長勢頭。以電商平台京東為例,資料顯示,京東平台上運動相機的年度銷量為57萬+,同比增長約17%;年銷售額約8.5億元,同比增長約30%。另外,運動相機的市場均價也在增長,漲幅約11%。

運動相機鼻祖大裁員!隻因中國的大疆們太兇猛?

(圖源:鲸參謀)

如今在運動相機市場中,國産品牌大疆、Insta360已成為和GoPro并列的三巨頭,三家品牌的市占率之和接近90%。隻是GoPro的占比在穩定下滑,就像另外兩家國産廠商在穩定上升那樣。

如今,Go Pro依然在積極拓展着相機以外的業務。

今年1月,公司宣布将收購科技頭盔公司Forcite Helmet Systems。GoPro正在計劃開發自己的GoPro品牌頭盔系列,目标是「通過科技化的機車頭盔來提升各種類型頭盔的性能和安全性」。

但就像他們過去在無人機和内容領域的失敗那樣,如果GoPro再找不到破局之法,那麼他們引以為傲的四色方塊Logo,在未來很可能就隻能以「GoPro聯名」的形式出現在其他家裝置上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