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發出一個驚人預測。

3月27日,比亞迪舉行2023年财報投資人溝通會。在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抛出一個觀點:他認為,目前新能源行業已進入淘汰賽,2024-2026年是規模、成本和技術的決戰。中國車企新能源産品加速投放将會蠶食合資品牌市場,未來3-5年,合資品牌份額将從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國品牌未來增長的空間。

這個預測吓壞了不少合資車企。那麼,這個30%份額的減少,對現在的中國車市到底意味着什麼?

從2023年的車市來看,全面乘用車銷售2169萬台,同比去年增長5.4%;與去年同期相比有84個細分品牌實作累計增長。按照零售資料來看,排名前十名的細分品牌依次為:比亞迪、上汽大衆、一汽大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廣汽豐田、一汽豐田、華晨寶馬、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日産;前十名總計銷售1018.8萬台,銷量占比47%;同比去年前十名中有一半品牌實作增長。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而處于銷冠地位的比亞迪,在2023年累計銷售超238.8萬台,同比增長近49%,在狹義乘用車市場市占率11%。而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持續攀升,2023年累計銷售1459.6萬輛,同比增長24.1%,年度市場佔有率達到56%,比上年攀升6.1個百分點。而在2023年,進口車為79.9萬輛,占比基本是3.6%,而剩下的合資占比約40%,準确的說是40.4%。

是以可以看出,王傳福所說的合資40%的份額是包括了普通合資和在中國國産的豪華品牌,包括華晨寶馬這種外資占比75%的品牌。按照未來3-5年合資車占比從40%下降到10%的最大時間限度來計算,則是在2030年之前完成這一結構性改變。在市場端會出現什麼變化?

如果整個汽車市場不再增長,能保持目前的規模,即2100萬輛水準。那麼,10%的市占率意味着僅有210萬輛的銷量。進口車保持不變,依舊為76萬輛,那麼整個外資品牌的銷量規模是290萬輛左右。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首先來看國内豪華車市場(含特斯拉,不含國産高端)在2023年銷售374萬輛,同比增長7.9%,市場佔有率為17.3%(如果不含特斯拉銷量為313萬輛,同比增長3.5%,市場佔有率14.4%),銷量創八年新高;其中燃油車型銷量為278萬輛,同比下滑1.4%,占豪華車市場佔有率74%;純電車型銷量為83萬輛,同比增長60%,新增31萬輛新車,占豪華車市場佔有率22%,去年同期為15%。

這個統計資料中,當然可以剔除路特斯、極星、沃爾沃這三個品牌,因為這三家為吉利集團控股,可算做中國自主品牌。其中,沃爾沃銷量為16.4萬輛,而路特斯約0.36萬輛,極星約0.1萬輛。由此來看,豪華車市場在2023年的純外資品牌銷量規模在357.1萬輛。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另一方面,在豪華車市場中占主要的是BBA。2023年,寶馬銷量82.49萬輛,奔馳為76.50萬輛,奧迪為72.86萬輛。三個規模是232.26萬輛,豪華車市場占比62.1%。同樣是乘聯會資料,2023年在進口車中,寶馬2023年共賣出進口汽車18.7231萬台,增速23%;奔馳2023年共賣出進口汽車17.4273萬台,增速11%;奧迪2023年共賣出進口汽車6.2212萬台,增速41%。以此,可以推算出在國産車上,寶馬、奔馳、奧迪三家的數量分别是:63.76萬輛、59萬輛和66.4607萬輛,三者在國産車上的銷量為189.29萬輛。

在剔除豪華車之後,剩下的就是普通合資品牌,去年的整體銷量約為876.276萬-374萬,即502.2萬輛。按照銷量規模來看,大衆、通用、豐田、本田、日産等為合資品牌中銷量規模最大的企業。其中,大衆乘用車品牌擁有最大的份額。資料顯示,2023年大衆和捷達合計在華傳遞車輛239.86萬台,同比增長0.1%。

在厘清這些資料之後,再來看看5年後合資品牌隻剩下10%的預測。在包含進口車的290萬輛銷量中,如果同比例壓縮市場,外資豪華車整體規模隻有93.5萬輛的規模,而按照同比例也就是62.1%的市占率來計算,BBA就隻剩下58萬輛。平均每一家大概隻有19萬輛的市場規模,如果再剔除進口車,這意味着BBA在本土生産的産品,總規模隻有47.3萬輛,平均15.7萬輛的規模。BBA三家年銷量都要暴跌超過50萬輛以上!

而按照合資隻剩下10%的生存空間來計算,普通合資将更慘烈。同樣是同比例縮小市場。目前普通合資502.2萬輛,将市場規模縮小75%,則得到一個125.55萬輛的數字。即便是現在規模最大的大衆汽車,在2029年大概也隻能有60萬輛的規模,南北大衆各隻有30萬輛的空間。去年,南北大衆銷量均在百萬輛以上,如果跌到年30萬輛,将重制福特和現代的悲情一幕!這種縮減規模将帶來令人恐怖的産業鍊變化。

當然,市場不可能完全按照同比例變化進行,未來的變量太多,比如豪華車可能繼續在某個規模上停止增長,維持一定的市占率或者是下降一定幅度。而在普通合資上,也可能某些品牌繼續下滑,甚至退出中國市場。但如果BBA能夠保持200萬輛的年銷售規模,王傳福這一預測都難以實作。

3-5年後合資占比僅10%!王傳福的“神預測”下:大衆也隻能年銷30萬|明鏡Pro

就全球市場來看,在各個國家本土品牌确實占有優勢地位。在南韓,現代起亞集團在南韓本土市場一家獨大,2022年市占率86.5%。在日本,德國,這些國家中本土品牌的占比長期在70%以上。但是,在規模更大的美國市場,情況略微不同,美國本土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外國汽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為基本持平,保持相對平衡的态勢。

當然本土品牌要實作市占率高,本土汽車品牌必定要十分強大。比如日本的豐田、本田、日産,南韓現代起亞、德國大衆、保時捷、奔馳、寶馬、奧迪等,都是世界名企業,市場也不僅僅是在本土,這點需要注意。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合資品牌市場被壓縮到10%,那麼不僅是整車市場,包括零部件市場都将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全球汽車市場的話語權将被中國全面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