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值管理需要股價管理

作者:創值報告

郭昀

近期,國資委提出:将“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務考核中”;證監會提出: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内外部考核評價體系;這些新舉措使市值管理成為近期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也引發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讨論。

其中,某大報發表的《勿将市值管理等同于股價管理》一文,使得市值管理與股價管理的關系蒙上了迷霧,似乎市值管理不需要股價管理。其實,市值管理不等于股價管理,但不是不需要股價管理,而是需要合規的股價管理,不需要的是弄虛作假、内幕交易、市場操縱等不合規的股價管理。

一、為什麼市值管理需要股價管理?

市值管理最大的特點是基于股票市場的強烈信号,通過主動管理影響市值的相關因素,使上市公司的市值與公司的内在價值相對平衡。其過程中,無論是市場信号,還是與内在價值的平衡,都離不開股價。

1、從産生看,股價是因,市值是果。

市值是因股價而形成的總股本的市場價格,即:市值=股價X股本(股份總數)。例如:2023年12月29日,貴州茅台的收盤價為1726元,12.56億股,其市值為21681.97億。股價是股票市場的強烈信号,直接傳導市場波動,展現市場的價格發現能力;股價比較活躍,變動較大,在股本不變的情況下,市值因股價的漲跌而增減;股本一般比較穩定,股本增長主要來自公司分紅股或增資擴股、增發新股等;是以,股價在先,市值在後。

2、從作用看,股價是實,市值是虛。

股價是已經發揮交易作用的市場實際價格,以此價格交易的股份往往隻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百分之幾,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是由發生交易的少數股份的股價推算出來的,即市值=少數股份交易價格X公司股份總額;是以,市值實質上是一個虛拟的數字概念,不能代表二級市場中股份總額實際交易的真實所得,隻是所有股東虛拟的紙上财富。例如,2023年12月29日,貴州茅台1726元股價,成交率僅為總股份的0.22%,但以此推算的市值則是:0.22%股份的價格1726元X全部股份=21681.97億市值;實際上以1726元股價成交而獲得真實所得是極少數投資者,而不是所有股份持有者。是以,股價能夠顯示少數股份的實際的财富收益,市值則是虛拟的紙上财富。

是以,市值管理離不開股價管理,市值管理需要股價管理。

二、市值管理的股價管理怎樣做?

股價管理是市值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怎麼做?我們以為是知、報、行。

1、知,是知曉股價的形成動因,監測投資者的動向。

一般來說,影響股價變動的有市場外的宏觀、中觀、微觀等因素,市場内的資金動向、證券政策等因素:但這些因素都是通過影響參與者的認知、心态、能力而使得股價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價變動的最直接影響因素是投資者的參與性;是以,必須知曉投資者的參與性,方能監測投資者的動向。

監測的主要内容為:

(1)知曉投資者的價值認識,看股價與内在價值相比,是高估還是低估;例如,2023年12月29日,貴州茅台1726元股價的内在價值支援率為:1.20,大于1,意味内在價值大于股價,股價較為低估了内在價值。

(2)知曉投資者的參與心态,看交易量的換手率和價的振幅,判斷交易量價是熱還是冷;例如,2023年12月29日,貴州茅台的投資者參與值0.0465,為冷,其中量很低(換手率0.22%),很不活躍;價較低(振幅1.72%),較不活躍。

(3)知曉投資者的競争能力,看外内盤比的量的競争和漲跌幅的價的競争,判斷多方競争力強還是空方競争力強?例如,2023年12月29日,貴州茅台的多空雙方競争值0.2323,意味着多方競争力微強,其中多方買盤量微大(外内盤比為1.11),多方用力較強(漲跌幅1.55%)。

2、報,是報告創值動态,以幫助投資者認知和認同創造價值的實情。

在嚴格執行監管部門要求,披露規定的資訊報告以外,還可以根據創造價值的情況,優選創值資訊,與投資者交流溝通。

(1)内容:以企業創造價值為核心,定期釋出創值業績報告、創值過程報告、創值關鍵報告等等;

(2)報告人:與創值有關的人員,不僅有企業人士(董事長、企業高層、創值關鍵人物)、還應該有企業外人士(專家、分析師、投資者)等等。

(3)時間:一是規定時間節點,二是可以在重大進展時點、關鍵時點。

(4)方式:以投資者便利為前提,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實地、實物,也可以虛拟仿真,讓投資者滿意、放心。

3、行,是采取行動,以股價波動為條件,實施适應市場的相應政策。

應該以市值的穩健性和增長性為導向,審時度勢,根據股價的超常情況,實施不同的政策,有的放矢市值管理。

(1)股價高漲時的政策:

股價高漲,意味着股票的溢價很高,應該利用“高”的優勢進行市值管理。

●公開增發與定向增發股票

在股票被市場高估的情況下,通過增發股票可以擴大公司股本規模,稀釋公司股權,平抑公司股票價格;同時由于增發所獲得的資金又可支援公司的業務發展戰略,進一步強化公司的核心競争力,提升盈利能力,最終使公司股價處于一個新的價值估值水準。

●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可轉換公司債券是股票期權的一個變種,近似于股票看漲期權,屬于一種混合金融産品,兼具股票與債券的特征。股價高時,可以确定較高的轉換價格,發行可轉換債券風險是較低的,相比股價低時的可轉換債券的發行可以大大降低融資成本。

●并購收購

當公司股價被高估時,可以在不動用公司資金的情況下,順利實作業務和規模的擴張,一是可以與業務相關企業進行并購換股;二是利用手中的現金或者較高股價的優勢發行新股購買,或者并購其他優質資産,為公司價值的不斷提升創造空間。

●股份減持

當股價高時,上市公司的股東可選擇性、有計劃地減持部分股份,在資金回籠的同時提高股權資産的配置與利用效率。

(2)股價低估時的政策

股價偏低,意味着股票的購買成本低,投資者信心低。是以,可以以“低”為條件,實作低迷中的市值管理。主要有:

●股份增持

股份增持是股價被嚴重低估時,向市場傳遞出管理層認為股價已被低估的信号,可以提振投資者情緒,提振投資者信心,有利于穩定股價。

●股票回購

股份回購是上市公司以一定價格回購公司本身已經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票,以達到減資或調整股本結構的目的。這不僅有利于規範和改善股權結構、提振投資者信心、提高股東的回報,更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

●實施分紅

分紅是上市公司增強價值實作和市場認同的重要方式。分紅可優化股東回報,與投資者們共享公司高品質發展的成果,提高投資者獲得感,有利于增強投資者信心。

●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的本質是解決委托代理問題,将管理層和核心骨幹與公司和股東的利益綁定,向外部投資者傳遞他們長期看好公司未來的顯著信号,進而幫助公司獲得更多溢價。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市值研究首席專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