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育秧” 助力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作者:長甯釋出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好時節,長甯縣各地搶抓農時,積極推廣機械化流水線育秧、暗化育秧等現代農業新技術,緊鑼密鼓開展水稻集中育秧。進一步提高育苗效率,培育優質秧苗,助力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科技“育秧” 助力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放盤、填裝基質、灑水、播種、覆土……。3月27日,在竹海鎮鑫海農機專業合作社,一條水稻育秧自動化流水線正開足馬力緊張作業。短短十幾秒鐘,播種完成的育秧盤随即下線,被勞工們整齊的“疊放”在一起,進行疊盤暗化升溫出苗。

長甯縣鑫海農機專業合作社成員李炳偉告訴記者:這個暗化一體機它一個小時能裝500盤的秧苗,能栽20畝左右的水田。一天就能育500畝左右的秧苗,隻需要5個人工。正常的機插秧育苗,育出500畝就需要40—50個人工,這個暗化一體育秧極大的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水稻育秧,“科技”助力。在借力機械化流水作業,提高育苗效率的同時,水稻暗化育秧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培育優質秧苗“賦能”。

科技“育秧” 助力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據了解,水稻暗化育秧是将已完成播種的秧盤進行疊盤暗化,通過減弱光合作用,降低光合産物的合成和代謝,使營養物質逐漸積累在葉片和根部,增強水稻分蘖力、抗逆性和适應,并縮短育苗時間,為水稻早播早栽豐産打好基礎。

縣農業農村局農技站站長徐強介紹:水稻暗化育秧的優點就是在黑暗的條件下,能夠促進種子發芽整齊,提升水稻苗的抗逆性,實作水稻高産栽培。

科技“育秧” 助力糧食生産提質增效

近年來,長甯縣大力實施科技強農,着力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五良”融合,以種糧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為育秧主體,積極推進水稻播栽全程機械化。截至目前,全縣水稻、玉米、高粱、蕃薯等主要糧食作物已開始進行覆膜育秧,已育苗可栽面積達35萬畝,占大春糧食計劃栽播面積的72%。其中水稻已育秧可栽面積20萬畝以上,預計4月初水稻将開始移栽。

繼續閱讀